首頁>汽車>

‘技術哪家強’這句話聽上去是不是有種朗朗上口似曾相識的感覺,是的,經過唐國強先生的千叮萬囑,它早已深入了人心。

在這裡我們不妨借用這句心靈之問,問問電動汽車行業技術哪家強?可能大家不假思索就給出答案,特斯拉和比亞迪。的確,在電動汽車領域她們都是頂尖的存在,是全能的高手。

縱觀百年汽車史,偌大的中國更多的時候只是默默無聞的觀眾,到了後來才慢慢成了陪跑,但從未有緣過主角,到了今日也只能說是大,而不能稱強。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刻骨銘心的不過於發動機技術落後的問題,而電動汽車的興起,給了中國彎道超車的希望,核心技術問題自然成了挑動人們神經的焦點。

電動汽車有哪些核心技術呢?通常的說法是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在傳統汽車裡其實也有這三種東西,但不是關鍵的存在,或沒引起關注,如蓄電池和啟動馬達(電機)雖然不可或缺,但也不是關鍵的部件,技術要求也不高,而電控技術非常重要(特別是高檔汽車),但長期掩蓋在發動機的光芒之下,並未引起關注,直到電動汽車的興起才走到了臺前。

讓我們來聊聊這些核心技術吧,先看看電池,作為這場汽車產業革命的發起者,無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動力電池就沒有電動汽車。而我們知道,在傳統的汽車領域,電池只是邊緣應用,與汽車製造並不屬於同一個工業分類,換句話說它實際上屬於其他的科學領域,一個傳統汽車製造業不擅長的領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真正掌握動力電池技術的寥寥無幾,基本上都是那些專業電池廠的天下,比亞迪只是個例外,因為比亞迪原來就是做電池的。因此可以看到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這種格局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大多的電池廠作為汽車廠之外獨立的存在,為後者提供公共產品(動力電池),這將是一種常態。電池行業的競爭是行業內廠家與廠家、研究機構與研究機構之間技術以及工藝的競爭。目前我國動力電池技術處於世界領先位置,而作為國家戰略中重中之重,未來也不可能在這個環節上掉鏈子。

儘管電機在燃油汽車裡用得並不多,但作為工業領域廣泛應用的技術,早已發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後來用到電動汽車的充其量只不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稍作些改進而已,也可以理解為:沒有哪家電動汽車廠在電機方面取得真正意義的領先,最多隻是先發幾年的優勢而已;任何汽車廠都可以得到相等或相近的技術,只要付出足夠大的代價;對於科研實力強大的廠家,就算起步晚些,造成了相對落後,也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追上,因為單一技術的攻關遠比系統性的容易得多。另外,電機技術的發展是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像資訊科技那樣日新月異,所以各大型汽車廠之間的電機技術勢必逐漸拉近。

在燃油汽車一統天下的年代,發動機技術好比一築高牆,牆的內外分別是汽車行業與非汽車行業,牆內是相對封閉的行業競爭,牆外的基本進不來。電控好比人體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透過對收集來的資訊進行分析計算,然後做出決策,其中對發動機的管理則是重中之重。作為核心機密,汽車廠斷然不會將發動機的電控技術假手於他人,只能是各家各戶關起門來自己搗鼓的不傳機密。汽車廠唯一需要的外援就是晶片(可以理解為計算器),其實也往往是廠家自己設計然後委託晶片廠生產的代工品。而牆外的高科技企業就算本事再大也沒有插手的機會,只能望洋興嘆了。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汽車電控技術,是電子計算技術與智慧化在汽車製造領域的應用,而不代表電子行業的最高水平。

然而,當失去發動機這個屏障以後,域內競爭演變成了開放性競爭,傳統車企多年來積累的電控技術在高科技企業面前蕩然無存。而在未來更為激烈的智慧化的競爭中恐怕更不是汽車廠的菜了。

高科技企業可以作為競爭主體廠家的身份進入,如特斯拉,還有傳說中的蘋果;也可以作為公共產品提供者的身份存在,如華為,身份超然,實則無冕之王。

由此可見,我們似乎不能用原來的經驗去斷定哪家車企技術強弱,而是需要用動態發展的眼光去觀察事態的發展。

總之,目前的情況非常複雜,是一個混沌未開的狀態,技術並不是影響車企發展的唯一因素,車企的競爭是體系化的競爭,資本、理念、組織能力等等同樣至關重要。

8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理想汽車計劃5年後市場佔比20%!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