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汪帆
上週,豐田在日本靜岡縣裾野市的東富士工廠舊址舉行了“編織之城”奠基儀式。
在2020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豐田釋出了Woven City(編織之城)計劃,要建立一個以未來智慧城市為主題的試驗區,作為豐田未來連線人工智慧和新型移動業務的真實驗證平臺,縮短開發論證與開發週期。
這座未來之城就坐落在富士山下,也被人稱為富士山下的科技烏托邦。
一座沒有私家車的城市編織之城佔地面積約為71萬平方米,叫“編織之城”,是因為這座城市是由各種智慧街道編織一體而成。
包括居民、建築物、車輛,整個城市生態系統也都“編織”在一個數字化系統中,透過感測器和資料傳輸相互互動。
在豐田構想下,編織之城的道路系統分三層。
首先,這座城市沒有私家車,所有車輛都將是零排放的自動駕駛車輛,且主要街道都針對自動駕駛進行了最佳化。
豐田e-Palette將負責全部公共交通,這是一款可定製的自動駕駛汽車,最初是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設計,內部佈局平坦,可允許使用者根據特定需求更改安裝。
除了滿足公共出行需求,e-Palette甚至可以改造成街頭的流動餐飲車。
其次,在休閒步行街上,遍佈如腳踏車、小型電動摩托車和豐田i-Walk等共享交通工具。
最後,有一條專為行人、植物和動物設計的道路,被稱為線性公園。
私密小徑為人們提供了安全舒適的環境,人們可以悠閒散步,靜靜感受這條將富士山與裾野谷連通的自然步道。
三種街道編織成3×3的城市街區,每個街區都有透過長廊或線性公園進入的庭院。
更厲害的是,這個街區網路並非一成不變,可以靈活調節。
編織網格可以透過擴充套件和收縮適應各種規模,比如,它可以將一個院落迅速膨脹成一個大廣場,或者變成中央公園。
以可持續發展和智慧化為特色能源方面,整座城市主要由豐田自研的氫燃料電池供電,遍佈建築屋頂的光伏發電系統也會提供部分電力供應,包括能源製取儲存裝置等城市基礎設施,全部安裝在地下。
在建築風格和材料方面,編織之城也秉持了可持續原則。
建築主要由木材製成,以儘量減少碳足跡,使用傳統日本細木工,結合機器人生產方法。
住宅內將配備最新的家庭機器人技術,以協助日常生活,同時這些家庭將使用人工智慧透過感測器來檢查居住者的健康狀況、照顧人們的基本需求、改善日常生活。
在城市裡,辦公、餐飲、娛樂、鍛鍊……甚至醫院資料都可以全部打通。
比如醫院就可以提前獲取病人的身體狀況資料並預約掛號,為獨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生活、就醫等方面的生活便利,更好地迎接老齡化社會的挑戰。
作為世界首座AI智慧城市,預計有超過2000名豐田員工及其家屬,將成為第一批入住居民。
豐田公司社長豐田章男表示,編織之城專案是他“個人的夢想”,也進一步證明豐田轉型“移動出行服務供應商”的決心。
豐田社長豐田章男與“編織之城”設計師
知名諮詢公司埃森哲曾預測:到2030年,汽車製造的銷售利潤將會小幅萎縮至1220億歐元,而出行服務的利潤將快速增長到2200億歐元。
日本在智慧城市探索了20年早在2002年,日本政府就開始佈局智慧城市,從汽車交通和基礎資訊網路兩方面入手,建立智慧城市雛形,再向其他方面擴充套件。
2010年,日本率先選定豐田市、橫濱市、京都府及北九州市4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對相關技術、結構、商業模式等進行驗證。
2012年,豐田開始為豐田市提供互聯交通系統,支援汽車導航、可用P&R(停車換乘)停車場檢索、公共交通檢索等多項互聯交通功能。
此後,豐田市將能源資料管理系統接入,智慧電網和智慧交通形成聯動。
2016年,豐田成立了“Connected Company”(關聯公司),提出三大戰略:
所有車輛都將智慧互聯,構建聯網平臺;
豐田車輛聯網平臺
推進大資料應用,為消費者和社會作出貢獻同時,推進豐田自身業務變革;
與各種不同行業、IT企業展開合作,創造新的移動出行服務。
2018年,豐田正式提出從“汽車製造公司”轉型為“移動出行服務公司”。
去年7月,日本《國家戰略特區法》在日本參院全體會議上獲得透過,正式成為法律。
法案中提到的“超級城市”就是“智慧城市”中的一種,透過統一放寬跨多個領域管制建立的新型城市,可實現汽車自動駕駛、小型無人機送貨、無現金結算、線上診療等生活服務。
豐田此番造個小城的先行之舉,或許也將為未來“超級城市”提供借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