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於華為要造車的傳言又甚囂塵上,有相關的訊息稱華為要推出自有品牌電動汽車,並可能最早在今年就會推出多款車型,該訊息還稱華為目前正在和長安汽車、北汽藍谷協商代工製造。結果華為第一時間就回應了,華為迴應稱:華為不是一家汽車製造商,但透過ICT技術,成為面向數字汽車和新增零部件的供應商,使汽車造商能夠製造出更好的汽車。也就是說,華為的策略不變,進軍汽車領域的初衷就是幫助車企造好車。
大家都知道,華為自從被老美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至今依然沒有走出“缺芯”的困境。原本市場份額排在全球第一的手機業務,因晶片和5G手機關鍵器件受限制後,大幅暴跌。雖然現在新機發售,但產能依然不足。
過去支撐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大頭始終是智慧手機這個版塊,現在手機業務嚴重跳水,接下來如何穩健地渡過2021年,目前依然是華為面臨的考驗。很多人說華為擁有絕對的造車優勢,比如曾經就公佈過不少關於汽車領域的相關專利,無論從技術還是知名度方面,華為都擁有造車的優勢,若現在進入造車領域,是不是就可以彌補正在走下波路的消費者業務版塊麼?
其實華為選擇不造整車,可能有這兩方面的考量。
第一,華為雖然申請了不少關於汽車領域的相關專利,但相比於國內傳統的汽車製造商還是有差距的,《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榜單》顯示,比亞迪就以9426件有效專利居於榜首,長安汽車、北汽和蔚來汽車分別以5243件、4005件、和1677件排在其後。華為若要進軍整車行業,還要考慮傳統汽車以往的專利。當然以華為的實力,即便以新手的資態進軍造車行業,相信也有可能超越這些車企。
但目前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從2020開始,全球各大汽車廠商,包括西方的老牌車企,都相繼承認部分車型的晶片供應緊缺,2月份,特拉斯在弗裡蒙特工廠出現停產,當時馬斯克出來證實:停產是因為零件供應出現問題。缺芯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華為的手機業務,如果華為進軍整車行業,也同樣會面臨這個問題。所以任正非堅定“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的定位其實更付合華為長遠的利益。
第二,華為公司最大的技術競爭力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5G、微波、IP等基礎網路領域。未來是物聯網的時代,在高階晶片緊缺的當下,傳統業務的智慧化和網路化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華為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利用網路基礎技術優勢,打造智慧汽車生態,構築車聯網。這個佈局其實與華為之前佈局“智慧煤礦”、“智慧養豬”、“智慧港口”的道理一樣。
物聯網的時代,未來的智慧汽車將會紮根無線和網路技術,提供管理平臺,打造生態,構築車聯網,才是華為的拓展方向。
所以,當時傳華為要造車,任正非說:誰再建華為造車,就調崗。現在再看任正非的這句話,表面上看似強硬,但往更深的看,就顯得高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