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種交通工具定義我們這個時代,汽車再適合不過。
工業文明拉近了人類與“汽車社會”的距離,誕生僅百餘年,汽車早已超越它的工具價值,成為深入人類生活肌理的重要夥伴。可以預見的是,我們未來的活動將更頻繁地在車輪上發生,汽車也將逐步升級為移動的生活空間。
日益緊密的聯絡也向生產與使用環節提出了新的要求。共存的前提是傷害最小化,如何在規模化生產與使用汽車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汽車產業給出的答案無非四個字:綠色環保。
具體到企業,策略的不同又往往在細節處見真章。
日前,上汽大眾首款MEB中型純電SUV ID.4 X啟動全面預售,純電出行不僅意味著智慧與高效,也代表了面向未來的環保生活方式,使人、車、社會更為融洽和諧。除在新能源汽車工廠,上汽大眾踐行大眾汽車集團“goTOzero”理念、運用智慧管理系統與多項環保技術,以“零影響”工廠為消費者帶來“零排放”純電動車。
“綠色”的汽車,來自“綠色”的工廠
“goTOzero”,趨近於零,這意味著對環境“零影響”的理念,要在全產業鏈得到踐行。
這一全新的環保方法論不僅表現為將碳減排戰略往產業上游前移,更需要增加顆粒度,具體到更細化的環節與流程。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從規劃之初到建造落成,始終積極踐行綠色生產,確保節能技術投入、不斷最佳化環保措施,致力於實現“零影響”工廠的願景。
土地利用率是第一個難題。大規模的汽車工廠美則美矣,難免有鋪排之嫌,將重點從聲量與佔地面積中轉移出來,往往最考驗一個企業的自驅力。
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在設計規劃階段便特別關注土地的集約使用,其佔地面積僅佔其他同規模工廠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工廠還設定了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最大的120JPH油漆車間,生產能力是標準化油漆車間的2倍,在節省土地的同時還可節約10%的能源消耗。
節約能耗與提高生產力形成合力的充分必要條件,是技術。
新能源汽車工廠投入了包括揮發性有機物(VOC)淨化系統、100%直購水電、中水回用、熱電聯供在內共28項先進環保技術,使能源、水、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和廢棄物5項關鍵環境指標下降20%。
以熱電聯供技術為例,在使用天然氣供電的同時,利用其餘熱所產生的蒸汽進行供熱,實現對天然能源的階梯式利用,並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可減碳1.2萬噸;透過100%購買水電、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探索風能應用等措施,有效使單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0%。
憑藉在綠色環保領域的一系列實踐,新能源汽車工廠還獲得了由國家住建部頒發的最高級別綠色建築標識,成為權威認證的環保高質量建築。
在汽車無論從生產還是使用規模都不可同日而語的今天,上汽大眾轉向一種“小而精”的工廠哲學,為新技術時代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開啟方式。而讓這個“工廠新物種”實現良好運轉,則需要更智慧的決策與管理。
智慧管理,一個工廠的可能性
在上汽大眾“工業4.0”智慧製造標杆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數字化、智慧化技術不僅助力高效的生產製造,也早已植入節能減排領域的基因。
工廠擁有中央監控系統(SCADA)、智慧裝置管理系統(TPMS)、智慧生產管理系統(PMS)以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統(EMS)四大核心智慧管理系統,其中,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正是負責工廠綠色生產的“大管家”。
透過安裝在耗能裝置上的智慧表具,系統將對工廠5大能種的排放及能耗資料進行實時監控與分析,並設定耗能超標報警機制;同時,該系統還可利用大資料和雲計算手段不斷學習、主動出擊,不僅可預測車間能耗,對可能發生的超標能耗進行預警,還可對耗能和產能排程提供最佳化方案,助力工廠探索節能減排最優策略。
在生產線流程上,新能源汽車工廠同樣採用多項更為環保的工藝,讓節能減排水平更進一步。
例如,車間以電伺服焊槍取代傳統氣伺服焊槍,用電能替代12Bar壓縮空氣,可節省70%的能源消耗。在油漆車間,上汽大眾以文丘裡乾式漆霧吸收系統取代迴圈水系統,不僅減少了60%資源損耗,且不再使用化學藥劑,杜絕有害廢棄物的產生;智慧烘房技術則可根據烘房內車輛數量智慧調整燃燒爐功率,減少實際消耗的燃料。
除了實現製造與產品的環境友好之外,上汽大眾也重視生產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在衝壓車間,上汽大眾用整體隔音罩覆蓋壓機、在廢料回收間採用內部網孔板隔音技術,有效降低車間噪音,為員工創造更安靜、健康的工作環境。
將鏡頭拉遠,我們會發現,從工廠選址,到生產、物流、產品等各個環節,新能源工廠將綠色根植進每一個細胞,而智慧技術讓這一切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樣的工廠不僅在製造,更是在創造,創造未來工廠的一種可能性。
用更小的面積生產更多的汽車,用更環保的方式提升效率,讓汽車從一個零部件開始、一直到它上路飛馳的那一刻,都攜帶可持續發展的基因,這或許是汽車工廠作為上游陣地需要堅守的目標。
未來,新能源工廠將陸續駛出多個品牌、多款MEB平臺純電動產品,讓便捷、環保的純電出行真正惠及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