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風吹得更猛了,火燒得更旺了。

2月24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出臺。綱要明確提出:加強智慧化載運工具和關鍵專用裝備研發,推進智慧網聯汽車(智慧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慧化通用航空器應用。

這份最高規格的綱要,洋洋灑灑數千字,如同一股春日暖風,攪得相關行業從業者內心蕩漾。

就如同魯迅在《狂人日記》裡寫的那樣,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造車”。

是的,是造車,造新能源車。

畢竟,造車現在太香了。

這股香氣早已超越行業侷限,從車企瀰漫到以恆大為代表的房企,令以許家印、姚振華為代表的地產大佬為之痴狂,然後再如風過境,吹至蘋果、華為、三星等手機巨頭,紛紛入局,再到阿里、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大廠,也都以各種方式切入了造車賽道。

風越大,火就愈發熱烈,競相入局者讓造車這條賽道上的空氣猛烈升溫,如同烤架上的肉,滋滋冒油,香氣撩人。

以前講“風口上的豬”,現在分明是“風口上的烤豬”,更吸引人來一口。

這年頭,你不造車,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1

最新入局的是手機巨頭小米。

2月19日,據科技自媒體“晚點LatePost”訊息稱小米已確定造車。有訊息人士稱,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

當天“小米造車”衝上微博熱搜,而小米集團股價也是直線拉昇,漲幅一度擴大至10%。

可小米隨即否認,說“等等看看,暫時沒有”。

小米的否認聽上去閃爍其詞,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早在8年之前,即2013年,小米創始人雷軍陸續多次前往矽谷,登門拜訪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

當面取經之後,小米和雷軍就開始了有關智慧汽車的一系列投資。從牽手何小鵬投資小鵬汽車到合作賓士SUV,小米旗下語音助手小愛得以進入汽車的人機互動系統,再到申請與汽車相關的專利和商標。據公開資料顯示,小米與多家關聯公司申請的車用相關專利數量已達到134件,可以說,小米一直在行動。

可有意思的是,小米一邊動作不斷,一邊不斷否認造車。

與小米的遮掩不同,蘋果對於造車顯得勢在必得。實際上,近年來,蘋果造車動作頻繁。

整車方面,蘋果先後和現代、日產企業商討蘋果組裝汽車,甚至投資現代集團旗下的起亞汽車36億美元,用於生產設施建設和汽車開發等工作。

專利方面,蘋果2019年申請30多項專利,2020年斬獲40項專利。這些專利大致包括充電系統、無線充電校準系統、車輛熱管理系統、可伸縮汽車保險槓系統等。從這些專利中不難看出,蘋果造車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自動駕駛系統、汽車設計和人機互動、環境互動等方面,還有充電技術、電控技術。

硬體方面,蘋果和多個硬體廠商溝通合作。例如顯示器方面,蘋果和臺積電合作開發micro OLED 顯示器,直接內置於晶片晶圓上,更薄更小,更加省電。

以上種種動作,讓外界普遍認為蘋果掌舵人庫克的造車計劃一上來就是頂峰——首款汽車將是瞄準個人消費領域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為使用者解決最後一英里的問題。

除了小米與蘋果,三星、VIVO和OPPO,也都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展開徐徐佈局。

甚至連與手機行業深度繫結的富士康,也入局造車:左手投資拜騰,右手聯合吉利,向新能源汽車代工企業發起轉型。

國內外手機巨頭們紛紛躬身入局造車,是手機不香了嗎?答案是造車太香了。

2

這種香,在許家印的恆大汽車身上展露得淋漓盡致。

2月17日,恆大汽車市值再創新高。當天,恆大汽車報收每股72.25港元,總市值達6369.98億港元,一度超過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躍登國內車企總市值排名“探花”,同時劍指比亞迪和蔚來的狀元、榜眼之位。

即便後來恆大股價回撥,可最新的4500億港元市值,仍舊超過以地產為主業的中國恆大(2084+億)和以物業服務為主業的恆大物業(1800+億)的市值之和。

從恆大汽車可以看出,造車不但比手機香,也比地產香,甚至比物業都香。

必須要指出的是,恆大汽車贏得資本市場青眼有加的背景,是迄今為止一輛車未正式開售。

是許家印許老闆有什麼魔力嗎?要知道,從恆大健康更名為恆大汽車,也不過才短短5個月時間。

資本市場更看重規劃、進展與預期。

去年11月,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除錯,全面達產後預計可實現每分鐘生產1輛車。同月,恆大汽車宣佈擬在上海新建零部件工廠年產能10萬件套。在實現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及品質大幅提升的同時,也確保了恆馳擁有巨大的成本優勢。

今年1月24日,恆大汽車成功引資260億港元,完成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股權融資之一,也是在去年9月配股融資40億港元后又一次牽手戰略投資者。

2月3日,恆大發布了一段影片,影片顯示恆馳汽車冬季測試在零下35度的內蒙古牙克石正式啟動,許家印赴現場親自督戰。

2月10日,恆馳汽車官方在線上釋出了恆馳7、恆馳8、恆馳9三款全新車型。自去年8月3日,恆馳首期6款車全球釋出,時隔半年,又有3款車型亮相。當日,恆大汽車股價飆升19.07%。

好風憑藉力,送“車”上青雲。恆大汽車這樣的表現,顯然令資本市場折服。

風是一樣的風,可吹在不同的臉上,有的感受是春風拂面,有的感受則是悽風苦雨。

比如寶能。

“寶萬之爭”讓寶能系和姚振華一夜成名,進入公眾視野。隨著媒體對於寶能的關注日益深入,“大老闆”姚振華與“二老闆”、同父異母弟弟姚建輝的二人傳也浮出水面。出身潮汕的姚家兄弟,家族歷來從商,有著潮汕人家庭觀念重、為家族而奮鬥的濃厚傳統,一時也是傳為美談。

而最近寶能再度引人關注,不是兄弟同心的臺本,卻是兄弟分家的戲碼。

今年年初,姚建輝在公司內部公開宣稱,他將徹底退出寶能集團,原因是與姚振華“經營理念不合”。姚建輝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姚振華後,將主營地產的寶能控股帶走,並更名為萊華控股。

讓姚家兄弟鬩牆的核心原因正是造車,是姚振華執意進軍造車業務。

2017年3月,寶能汽車正式成立,註冊資金10億元,姚振華親自掛帥。同年12月,寶能從奇瑞手中購買觀致51%股份,以資本獲得相對成熟造車平臺。爾後,寶能先後在廣州、西安、昆明、杭州、崑山等地簽約新能源汽車投資專案,總投資額近千億元。

到目前,姚振華旗下擁有兩大車企,分別是長安PSA、觀致汽車。就連孫宏斌都看不懂的樂視汽車,姚振華也動過真感情。

據資料顯示,迄今寶能投資持股超過60%企業有56家,當中投資額超過40億隻有寶能汽車、鉅盛華兩家公司。顯而易見,汽車在寶能集團龐大版圖頗為重要。

大哥姚振華對造車一往情深,而弟弟姚建輝牢牢遵守著潮汕商幫低調的傳統,希望腳踏實地做好手頭的業務,尤其對房地產業務情有獨鍾。

姚振華一往情深的造車真的香嗎?可以如恆大汽車那樣香嗎?

3

至少從目前看,寶能造車並不香。

寶能接盤的長安PSA,成立於2011年,據可查詢到的銷量資料顯示,其在2018年全年銷量僅為0.39萬輛,2019年則僅為0.2萬輛。低迷的銷量使得長安PSA陷入持續虧損,長安汽車釋出的一份資產評估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9年9月,其累計虧損近60億元。

觀致企業也並未因為寶能的出現,而扭轉頹勢。2019年,寶能觀致賣了2萬多輛,同比2018年的6.32萬輛驟降65%,而2020年累計銷量不及1.4萬臺,依然處在危險邊緣。

既然造車這麼不“香”,姚振華為何不顧弟弟反對,執意造車?

可能是別的“香”吸引了姚振華。

據公開資料顯示,收購長安PSA之後,寶能除了獲得深圳工廠的控制權、整車生產資質外,還有大片可利用的工業用地,僅整車、研發和物流三塊就有約2055畝。

除此之外,很快有人發現,與雄心勃勃的造車規劃相比,寶能多個汽車基地建造和新車型研發進度緩慢。與此同時,其周邊地產開發的行動卻不慢,進度甚至超過了汽車基地的建設進度。

比如,2018年3月,寶能公開宣稱一期產能50萬輛,投資400億元,實際一期落地僅為50億元,整個專案也變為98億元,生產基地投資縮水75%,產能縮水一半。

而在西安,寶能的汽車生產基地還沒見影,緊挨著的寶能汽車小鎮售樓處就已開始售賣房屋。

去年11月,發改委釋出檔案要求各地發改委上報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其中重點點名了寶能汽車。

寶能汽車回函承認虛假宣傳、產能注水。

這不禁讓人懷疑,難道寶能造車是假,借新能源汽車的旗號大肆圈地才是真?是圈地的“香”吸引了寶能?

紅玫瑰與白玫瑰,各有各的好。造車的“香”,地產大佬與手機巨頭也是各有各的理解。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2020年,特斯拉市值上漲了7倍,估值超過7000億美元,登頂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車公司,該公司CEO馬斯克也憑藉大漲的股票,一度成為世界首富。2020年上市的小鵬和理想,市值與IPO時相比最高漲幅達300%。在2019年跌入谷底的蔚來,2020年內最高股價漲幅達14倍,市值一度超過小米。

你看,多香。

- End -

6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全新“嘉華”上市,8AT+V6引擎,3種座椅佈局,26.3萬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