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國內汽車市場風雲變化莫測,跟不上步伐就要被淘汰,這幾年陸續有不少合資車企退出中國市場,而且大部分都是曾經有過高光時刻的優秀車企,真是應驗了那句俗語:好漢不提當年勇。眼下就有一位曾經的好漢放下自尊,面對現實,用降價的手段刺激消費,妄圖繼續活下去,它就是馬自達。
早年間一提到馬自達,市場上好評如潮,東瀛小寶馬的美名扛起了日系操縱感的大旗,但是現在的馬自達已經淪落成小眾品牌,那一抹獨特的紅在消費者心中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最近幾年,馬自達的銷量一直在走下坡路,呈現連續下降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車企無奈只有拋棄自我的面子和傲嬌,不得不開始降價力求衝量。
此前有媒體曝光,馬自達旗下阿特茲庫存數量大,新車降價至13萬開啟了大清倉的局面,一下子就降了將近五萬塊,對於價格一直堅挺的阿特茲來說真是有點打臉的意味。
阿特茲究竟為什麼會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歸根結底還是車子的品控問題,產品競爭力不足是最大的事情。去年馬自達阿特茲登上了投訴榜單的前列,大部分原因都是車輛異響。車門、中控臺、方向盤等等,各種異響不斷,讓消費者用起來非常糟心,嚴重影響用車體驗。雖然並不是三大件的核心問題,但是這種小毛病也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面對各種投訴和送修,馬自達官方表示會在短時間內解決,但是消費者表示車輛經過一番捯飭之後並沒有得到任何改善。有些人甚至一個月要跑幾次售後,買個車給自己找了不少麻煩事。
還有去年阿特茲在中保研中的表現簡直讓人觸目驚心,安全問題也成為另外一個讓人揪心的因素,這樣的車品質怎麼能讓消費者放心購買。除此之外,馬自達自身也存在著原因,產品力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好不容易2019年進行了一次換代,但也是小打小鬧,技術、硬體方面毫無提升,誠意不足。
綜合分析後,個人認為,以價保量的政策在馬自達阿特茲這裡可能不會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