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元合資SUV,對於各家車廠來說,既是塊肥美可人的寶藏,也是道頗有難度的考題。
首先,這個級別的競爭者實在太多,而且各個都不是善茬。其次,口味愈發刁鑽的消費者,也越發會對車廠提出些非分無理的要求,不但外形、動力、配置樣樣不能拉胯,動輒數萬的終端優惠也漸成標配。
立足這一市場,作為廣汽豐田首款緊湊級SUV的威蘭達則堪稱一股清流,少得可憐的終端優惠配搭上時常破萬的月銷,都說明了這款車被認可的強勢。這款車有著怎樣的特質?緣何取得這樣的強勢?我這兩天就試駕了一把威蘭達,寫了一些想法,打算與你分享。
硬朗、野趣,我的第一印象外形設計上,雖然相比同門RAV4榮放,威蘭達櫻桃小口的進氣格柵,多少會摻雜進那麼一些些城市感。但廓形挺硬的黑色輪拱、直上直下的車頂線條、富有稜角的門板稜線,都打下威蘭達野趣、硬朗的風格基底。立足同級,這款車有著名列前茅的視覺存在。
內飾設計上,威蘭達還是堅持著豐田一以貫之實用主義風格,T形雙層中控風格簡潔明快,嚴絲合縫的雙色軟質包覆,也給到這套中控十分相當不錯的質感與觸感。醒目碩大的按鍵旋鈕也都被安排在最觸手可及的位置,手感雖不算特別緊緻,但也毫無鬆散。
車機系統上,我所試駕的“E-CVT四驅豪華版”車型搭載一塊10.1寸中央觸控大屏。立足同級,這塊螢幕的清晰度與點按響應完全沒問題,內建的原廠導航、道路救援呼叫、手機對映、語音控制等功能也挺完備,但UI設計不算很精美,很厚很大的螢幕樣式,與整套內飾的融合也不算十分妥當。
一輛豐田很重要的實用作為主打家用的城市SUV,儲物及乘坐是不少潛在消費者十分關切的問題。我們今天就從儲物與乘坐兩件事上,來看看威蘭達的表現究竟如何。儲物方面,就前排來說,威蘭達方向盤左下方的儲物槽、檔把前方的儲物格、副駕駛前方的儲物長條,都能很好地容納進手機、高速卡、零食這些物件。
威蘭達後排的儲物能力則要略遜於前排一些,後門板儲物格的開口、進深都不算可觀,只能放下短款錢包這樣的小物件,整合在後排中央扶手上的杯架,也只算中規中矩那種。
來到尾箱,後排椅背不放倒時,威蘭達580L的後備箱容積放在同級並不算很有優勢,但方正規整的空間設定,卻讓它有著很強的實際裝載能力,應付三個以上標準登機箱毫無問題,相對較低的尾箱開口,也能讓大件行李不費勁兒地搬運。
乘坐方面,也是得益於直上直下的車身線條,威蘭達總體表現還算不錯。身高181cm的我坐在前排,頭部空間還有兩拳左右餘量,完全沒有壓抑的感覺。來到後排,我頭部的活動空間和視覺開揚感都很不錯,高矮適中的椅墊高度,也能讓我的大腿比較舒服地放著。但較為明顯的後排中央凸起,確實會讓“關鍵第五人”有些不太舒服。
就座椅表現來說,威蘭達則將“虛張聲勢”這個詞彙頗為褒義地擺弄,也就是說,威蘭達的座椅風格挺時尚、看著很運動,十分符合當下消費者們的口味。但實際質地卻非常舒適柔軟,身高181cm,體重80KG,體態尚算魁梧的我坐在前後排,都感覺不到運動座椅常見的“硌人”,反倒有著十分舒適的陷落。
車,還是要開的動力層面,就我試駕的“ E-CVT四驅豪華版”車型來說,這臺車搭載有一臺最大功率178馬力的2.5L自然吸氣發動機、一臺最大功率120馬力的前驅動電機與一臺最大功率54馬力的後橋驅動電機,整套動力系統總功率高達222馬力。
而在實際開下來之後,“有底氣的平順”是我對這套動力架構最最直觀的印象。就最日常的起步加速來說,當我踩下第一腳油時,能感覺到這款車動力儲備十分豐厚,輸出調性也被設定得相當舒爽,起步那一下毫無拉扯,是那種汽油車無法模仿的輕盈。
而在後段,隨著我油門踩踏力度的不斷加深,能感覺到這款車動力的增長很迅猛,但也很線性,我幾乎覺察不到混動系統工作的痕跡,速度表指標上揚的勢頭也毫不遜色同價位那些2.0T。但實話實說,威蘭達雙擎加速過程中所能傳達給身體的刺激,相比同價位那些2.0T對手,確實會遜色一些。
另外需要重點提及的,就是威蘭達所採用的風琴式油門踏板,它能讓我以腳跟為圓心,輕鬆細膩地控制好車輛的動力輸出,就算長途駕駛也不會很疲勞。
而在操控性上,得益與雷克薩斯ES一致的TNGA-K中型平臺與E-FOUR電動四驅系統的加持,威蘭達確實是輛相當好開舒服的車。就底盤設定來說,威蘭達整體質感頗為厚實,懸掛阻尼軟硬適中,彈跳動作也十分高效,能夠十分果斷地化解掉路面顛簸,日常駕駛有著不錯的隔絕感。轉向手感則與一臺家用SUV的定位十分相符,手感不算很重,傳達到手心的路感也不算很多,日常駕駛調性很輕鬆。再配合上混動車型NVH能力上的先天優勢,車廂氛圍穩健也很舒服。
E-FOUR電動四驅系統的加持,則賦予了威蘭達較高的動態極限和不錯的駕駛樂趣,首先,基於後橋電機的存在,威蘭達雙擎四驅這款車的尾巴相比傳統城市SUV會重上那麼一點,自然也要更服帖、安穩那麼一些。而就這套四驅系統的實際效能來說,54馬力的後軸最大輸出確實讓它成為不了越野穿越的利器,但立足增加溼滑路面可控性、提升駕駛樂趣這兩件事而言,確是個十分有用的Buff。
具體來說,當我以較快速度拐進一個彎道的時候,我能明顯感到,這款車的車尾不像傳統燃油車那樣被動地拖入彎內,而是主動迎合你的節奏,靈活配合著車頭動態,調整著自己的狀態,甚至是在藉助車尾的指向幫助車頭入彎,整臺車對於我的指令,有著相當高的配合度。仔細想來,這樣的動態表現倒也實屬正常,畢竟基於電動機先天特性,這套四驅系統的工作主動性與響應靈敏度,確實遠非傳統燃油四驅車型所能夠比擬。
而在主動安全配備上,我所試駕的這臺“四驅豪華版”車型的硬體配置包括有全速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等,已具備L2級自動駕駛能力。就我實際駕駛體驗來說,這套系統在直線或相對舒緩的彎道上完全有能力實現自動跟車、車道居中等動作,但無法支援長距離脫手行駛,應對急彎時,也會指令我人工接管。
總結TNGA平臺的加持,確實讓威蘭達相比之前的豐田,要明顯好開上許多。但這種“好開”帶來的,還是輕鬆的駕駛與舒適的日常,和運動真沒啥緊密的關聯。
對於計劃購買威蘭達的消費者,如果預算夠,我真的十分推薦我所試駕的雙擎四驅車型,它在動力與操控這兩件事上與傳統汽油車的截然不同,確實很能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