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大利車廠菲亞特接手後的克萊斯勒道奇,Challenger(挑戰者)與Charger成為道奇的效能圖騰,繼續發揚美國肌肉跑車精神。其中,挑戰者散發的復古氣息,與Charger呈現各自表述的立場,因此在美國也贏得一票忠實車迷擁護。而且在Pony Car領域,一直保持類似Muscle Car設計風格的挑戰者比起野馬和科邁羅更有內味兒。那麼今天這臺最入門版本的二手道奇挑戰者有什麼魔力呢?
推出已有時日的挑戰者,和Charger共享開發平臺,同樣採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計,也飽含昔日賓士E級的優越體質,是沾有德國血統的當代美國跑車。挑戰者之所以能在野馬和科邁羅的重壓之下成功,離不開這個長相Muscle Car的外觀。即便是當時最入門的挑戰者6缸,都要在氣勢上力壓同時期的野馬。
1971年,排量超過7L的發動機被滿滿當當地裝進R/T車型身上,這也讓它跟野馬一樣,成為了一個以Pony Car身份入市,頂級車型達到Muscle Car水準的標準美國肌肉車。而這道美國菜在感官上確確實實要“硬”於福特野馬不少。那麼它究竟好不好“嚼”則是另外一回事兒。畢竟,在美國汽車市場蓬勃的6、70年代,想要有個留住腳的車型,實在不易。
如今眼前所見的道奇挑戰者屬於第3代車型,挑戰者在2008年之前的25年間杳無音信,被人遺忘也再所難免,以至於當年保留完好的初代車型可以拍出天價。而且這臺車至今未換代,雖然確實老了點兒吧,但是他就和賓士G級一樣,是憑著經典設計賣貨的,所以反而越老越有美式肌肉車內味兒。
外觀上出乎意料地成功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內飾則有點讓我不知所云。說實話,我並不認為這樣的內部設計很符合挑戰者車型的定位,反而看起來更像是一臺質感不錯的SUV。好在,寬大且側翼具有支撐的座椅還可以烘托出那麼一點點的駕駛慾望,黑紅撞色的搭配也是氛圍烘托的慣用手法,只是,寬大的有點過頭了,好像更適合標準的美國佬。
挑戰者更能代表如今Pony Car車型的原因之二便是動力總成方面了。縱觀此市場,Mustang的2.3T發動機和科邁羅的2.0T發動機或多或少讓人打不起什麼精神。這麼來看,道奇仍在挑戰者入門車型身上“堅守”V6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做法算是一種“人道主義”了。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在平行進口車的新車端售價超過了50萬!這對於一臺美國不到20萬人民幣起售的車來說,確實是溢價太多了。
所以,玩挑戰者這車可能還真得玩改裝和姿態,畢竟SRT8和Demon這種大排量版本落地至少120萬以上了還真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所以面對這臺入門級的SXT車型還需要些效能配件妝點下才能發揮這臺車的全部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