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還有比“碳中和”更熱的話題嗎?
鋰電池正極材料中的“價效比之王”磷酸鐵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是“漲漲不休”,一直到本月仍沒有絲毫停下的跡象。
根據行業監測資料顯示,截止3月3日國內動力型優等品磷酸鐵鋰均價在43000元/噸,相比1月同期價格已經上漲了16.22%。
此外,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將目光投向了磷酸鐵鋰。繼特斯拉、比亞迪,以及蓄勢待發的蘋果汽車之後,造車新勢力小鵬在昨日推出的“小鵬P7後驅標準續航”車型中,也裝載了磷酸鐵鋰電池。
更多廠家的選擇,就代表著更高的裝機量,資料最有說服力。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1月份中國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為5.2GWh,佔總產量的43.1%,同比增長493.6%;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為3.3GWh,同比增長349.8%。
昔日一度沉寂的磷酸鐵鋰,現在已經幾乎可以和曾經在動力電池市場叱詫風雲的三元電池平分秋色,並且在產量和裝機量的增速方面已經遠超三元電池。
而現在“碳中和”已經逐漸成為國際準則,動力電池市場勢必還有不少故事可講,而磷酸鐵鋰身處其中則更是大機率要大放異彩。
所以我們可以先來說說碳中和,以及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01
什麼是“碳中和”?
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吸收,這就叫碳中和。
複雜點來說,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後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而想要實現“碳中和”呢,則有多種途徑,可從有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上、中、下游分別著手。
02
為什麼“碳中和”之下,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夠受到力捧?
新能源汽車明顯屬於交通領域,屬於實現“碳中和”的中游環節,自然受到力捧。
但我們還是先從實現“碳中和”的上游開始講起。
想要實現“碳中和”,首先就要使用清潔能源發電、替代掉火力(煤炭)發電。
可再生能源與不可能再生能源各自的優缺點已經不必贅述,總之為了在目標日期之前實現“碳中和”,就要首先從源頭上解決溫室氣體產生的問題。
而再想將“碳中和”往前推進一步,那就要將中游環節“脫碳”。
準確來說就是,實現工業、建築、交運等行業的“脫碳”,直接對應電動車產業鏈、充電樁產業鏈,石墨電極、氫能-燃料電池等終端領域。
中游環節的“脫碳”是為了更好地承接上游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模式。就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如果汽車廠商們始終堅決推行燃油車,那麼動力電池即使效能再優越,也沒有用武之地。只有當新能源汽車市場真的顯現大量需求,才會促使上游有動力進行科學研發、產能拓展及產品升級。
而最終想要實現“碳中和”,還少不了最後的“碳收集”環節。
包括但不限於碳捕捉、碳利用與封存技術、塑膠回收、生物可降解塑膠等方式,但這個又是另外一篇長文了,我們下次再慢慢說,現在還是將重點先回到動力電池。
以及雖不是橫空出世,但才終於大放異彩的磷酸鐵鋰。
03
磷酸鐵鋰電池憑什麼開始受到下游的青睞?
首先就是由於不含鈷鎳等貴金屬,磷酸鐵鋰電池得以控制成本。
和三元電池的正極和電芯價格比較,磷酸鐵鋰的成本分別低55%和22%。
隨著三元鋰電池的核心材料價格越來越昂貴,在補貼退潮之後,市場開始將注意力偏向磷酸鐵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從2014年到2019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下降約60%~70%。2020年,磷酸鐵鋰電池包的價格甚至比三元低15%左右,成本優勢不要太明顯。
同樣的,還是由於不含鈷鎳等貴金屬,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也明顯提高。
三元電池的能量密度確實更高,能讓車“開得更遠”,然而磷酸鐵鋰電池卻更加穩定,能讓車“開得安全”。
前者曾經是整車廠及車主最關心的問題,但是現在安全性可以說已經擺在了第一位。
磷酸鐵鋰化合物的分解溫度在700—800度左右,遠高於三元鋰化合物的200—300度,所以理論安全性高了很多。
同時三元鋰電池在發生“熱失控”時,會釋放氧氣,從而進一步加劇反應劇烈程度,而磷酸鐵鋰化合物中P-O鍵穩固,難以分解從而杜絕氧氣形成,能夠避免連鎖效應。
很多人對於新能源車的顧及大約都是來自於網上那些起火影片,但是磷酸鐵鋰電池大機率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故發生,解決很多人的後顧之憂。
此外,磷酸鐵鋰的高迴圈效能就更是重點。
隨著使用時間變長,鋰電池電量會不可避免地衰退,這其實和正極材料的分子結構有關。
相較於鎳鈷錳化合物,磷酸鐵鋰化合物的分子結構要穩定很多,直接表現出來的就是迴圈壽命的差異,三元鋰電池迴圈壽命在1500—2000次左右,但磷酸鐵鋰則可以達到4000次左右。
現在之所以會有一些聲音在反對新能源汽車,主要就是源於他們對電池迴圈壽命的擔憂。
畢竟當下電池成本如此高昂,對於一些價格較低的新能源車而言幾乎佔到了成本的一半(尤其在十萬級以下的車型中),而花費高昂的電池卻在使用幾年之後就開始出現新能源衰退,想要購置一塊新電池又要花上整車一半的錢。
曾經因為補貼政策對於能量密度的追捧,磷酸鐵鋰電池一度沉寂,但是它終於還是熬過來了,從一種過度技術逐漸成為了主流車企的選擇。
業內機構已經預測,在2020年—2022年,磷酸鐵鋰三年複合增速甚至可以高達56%,相關優質供應商值得投資者關注。
04
相關個股
德方奈米:公司研製奈米級鋰離子電池材料,其中包括奈米磷酸鐵鋰。公司是寧德時代的供應商,在奈米磷酸鐵鋰市場的份額為26.59%。
國軒高科:國內動力鋰電池領軍企業之一,磷酸鐵鋰電池龍頭。
以上由投資顧問:楊軍輝(執業編號:A0740619080002)進行編輯整理。內容僅做資料展示,不構成投資意見,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