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往的規律來看,理想汽車每一次出現在汽車圈“風口浪尖”位置的時間,間隔不會超過3個月。
上一次,理想汽車遭到“朝野內外”一番口誅筆伐,是在2020年11月,彼時,理想汽車企圖以“升級”偷換“召回”,掩蓋理想ONE前懸架下襬臂球銷脫銷力設計的“硬傷”。
時間來到2021年2月,剛剛好3個月時長,理想汽車踐行“規律”來了。
近日,在理想汽車掌門人李想釋出的一封內部郵件中提到,到2025年,理想汽車要做中國智慧電動車企第一名,並拿到該市場20%以上的份額。
更確切地說,李想認為,到2025年,國內市場將會有超過800萬輛智慧電動車的銷量產生,而理想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160萬輛。
為此,理想汽車還進行了“詳細”的規劃。
其一,升級形成第二代以城市純電、長途發電為使用者價值的增程式電動平臺;
其二,2023年之前,打造兩個400千瓦超快充高壓純電平臺,可實現充電10分鐘,補充300—500公里續航;
其三,擴大使用者群體的覆蓋,堅持豪華智慧電動車的品牌定位,廣泛覆蓋15—50萬元的價格區間。
一石激起千層浪。
理想汽車的“超級5年規劃”,不可避免的形成了“超級話題”。
當我們見識了諸多媒體用萬語千言,對理想汽車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到底能不能實現?”展開的“靈魂拷問”之後,狗尾續貂、拾人牙慧的事情,咱就不幹了。
只談一點,大家就能明白,理想汽車的“理想”有多麼的不靠譜。
暫不論5年之後,國內市場800萬輛智慧電動車年銷量這一基本面能不能成立。我們僅看理想汽車的160萬輛。
既然理想汽車有那麼多“周詳”的規劃。我們姑且認為,5年時間,理想汽車可以發展到由5款新車組成的產品矩陣,這真的是很“過分”的一個估算了。
5款車型,對標160萬輛的年銷量,就意味著理想汽車的每一款車都是“絕對爆款”,月銷量必須保證在2.6萬輛以上。
參照2021年1月乘聯會資料,無論是轎車還是SUV,但凡銷量破2.6萬輛的車型,售價幾乎都在15萬元以內。不要忘記,理想汽車的價格區間是在15—50萬元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整個國內市場,能夠將年銷資料做到160萬輛以上的,只有一家車企,那就是一汽大眾。
而促成這一“偉業”的是,大眾、奧迪,甚至包括捷達,三個品牌數十款車型共同努力的結果。
所以,理想汽車的“理想”根本就是“妄想”。
既然我等局外人都能釐清的道理,想必李想作為資深從業人員,更能夠看得通透,更遑論李想身邊還有一大堆專業級人士輔佐。
明明就是“吹牛皮”,跟鬧著玩似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在李想的引領之下,理想汽車幹得“有板有眼”?
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在哪裡?所以,“捉妖”才是接下來該乾的正事。
▍蜜汁自信
猶記得,2020年4月,李想在一次直播中明確了理想汽車的後續規劃,3年內無任何新車規劃,只做理想ONE的升級。
彼時,疫情的陰霾尚未徹底消散,中國汽車市場剛剛開始破冰。
艱難中的理想汽車用這樣“無奈”的規劃來詮釋自己對“踏踏實實造車”的理解,著實帶著幾分“悲壯”。
這才不到1年時間,理想汽車完成了“從奴隸到將軍”的華麗轉身。
據官方資料顯示,2020年理想ONE全年總計交付32624輛,在年度新能源SUV銷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名,超越蔚來ES6;
面對理想ONE在2020年的業績,想必李想做夢都會笑醒——當初決定走增程式技術路線,是多麼英明的決策。
當然,真正讓李想“還魂”的是,2020年8月,理想汽車納斯達克上市。
從此,理想汽車踏上了“錢多量足”的康莊大道。這一路走來,本該理想ONE高度重視的,所有斷軸、自燃的負面訊息,似乎都因此被盪滌得一乾二淨。
從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關於理想汽車第二款新車的訊息開始在坊間流傳,其代號為X01,基於第二代增程式平臺打造,直接對標寶馬X7和賓士GLS,預計起售價為40萬元。
誠然,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
“家裡”的情況確實發生了鉅變,即便李想食言也無可厚非。
只是,飯本可以一口一口吃,路本可以一步一步走,在突如其來的“暴富”面前,理想汽車卻沒有守住初心。
“蜜汁自信”的理想汽車,把未來5年關乎於技術、產品、使用者的方方面面都規劃好了,但卻選擇性的忽略了對手。
比如特斯拉,其2025年全球計劃銷量將超300萬輛,而中國市場佔比接近二分之一,又是一個百萬級的大戶。還有豐田、大眾、比亞迪,以及吉利沃爾沃等,這些資本與技術儲備都足夠豐厚的傳統車企,真的不應該被小覷。
“蜜汁自信”,真是害人不淺啊!
▍撩撥資本
2020年,風口上的新能源造車在資本市場根本就是在撿錢。特斯拉扛起了大旗,“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也搭著便車吃肉喝湯。
資本熱得有多快,涼得就有多快。
從2021年2月10日以來,特斯拉+蔚小理四家車企的股價已經連續兩週下滑。剛剛,特斯拉甚至失去了世界首富的頭銜。而理想汽車則直接蒸發近41億美元。理想汽車的市值約為230億美元,作為新勢力TOP3的最小隻,41億美元幾乎意味著五分之一個理想汽車。
如果說股市還有一個“潮起潮落”的迴圈,那麼2020年的最後一天,高瓴資本清倉了蔚來、理想的所有股票,轉而投向比亞迪,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高瓴資本不是不青睞於新能源產業鏈佈局,只是不信任造車新勢力而已。要知道,“具有全球視野的長期價值投資者和頂級投資機構”,是高瓴資本的固有標籤。
產能不足、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後續乏力、泡沫極度膨脹、盈利期難以預估,恐怕是高瓴資本回撤的主因。
因此,用“話術”描述出的美好未來,藉此撩撥資本,重新形成熱度,成了新勢力造車的必修課。
剛剛過去的1月,蔚來李斌用幾張PPT“造”出的“固態電池”,與理想汽車的160萬輛5年期目標在本質上是並無二致。但是,理想汽車的這張餅,畫得更大、更圓,也更誘人。
誰都知道,新勢力造車的過程,就是一部“燒錢史”。
所以,撩撥資本沒有任何問題,但千萬要注意“姿勢”,一旦姿勢太過於難看,不但不能獲得資本的青睞,還敗了大眾的胃口,不良影響可就數倍放大了。
▍挑逗市場
理想ONE作為一輛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國內絕大部分城市和地區都能獲得政策的加持,可以上綠牌。與此同時,在純電車的發展期,確實規避了充電難、續航短的問題。
這就如同斯諾克開局之後,面對15只凌亂的紅球,理想汽車找到了有些隱蔽,卻是最便捷的進攻路線,並開啟了連續落袋的節奏。
好運一時有,不能常相伴。
關於純電車發展期的種種問題,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攢著勁地去解決。當續航和充電的問題不是那麼突出時,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優勢也就不再那麼明顯。
事實上,從2021年1月的交付量來看。
“蔚小理”三家中,只有理想汽車1月的銷量沒有超過去年12月份。並且與蔚來的差距拉大到了1846輛,而去年12月,這一資料僅僅只有881輛。
當然,在1月,上述三家的環比增速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理想汽車的下滑幅度是最大的,達到了12%。
頹勢已經初現。
理想汽車是新勢力造車中,唯一一家不涉及純電車的企業。
純電車才是政策和市場的主要導向。理想汽車入市時的“絕佳”路線,當初佔了多大的便宜,後續就得吃多大的虧。
蔚來也罷,小鵬也罷,甚至包括威馬,跌跌撞撞,幾年下來,怎麼樣都會積攢一批忠實的純電車粉絲。
但理想一個都沒有,沒有人知道理想的純電車造成啥樣。
不過,在理想看來,這或許並不重要,不過是像理想ONE那樣再來一次就可以了。
理想160萬輛目標任務中,純電車至少佔據兩款車型。在理想的邏輯中,這兩款車未來都會分別達到32萬輛以上年銷量。
這該是被賦予怎樣強勢產品力的純電車呢?讓理想有如此信心。理想用超強的“自信”在“挑逗”使用者的好奇心,為自家的純電車造勢。當然,透露一點點超高壓快充資訊,可以讓使用者的好奇心更盛。
講真,理想已經失去了純電車製造最黃金的試錯時機,無論怎樣造勢,留給理想犯錯的機會幾乎不會再有。
“假大空”的方式談未來,只會讓這件事變得更糟。
▍寫在最後:
或許,當李想丟擲160萬輛年銷目標的那一刻,就早已料到會有被口水淹沒的那一天;或許,李想此刻也正在冷眼旁觀,靜等著5年之期到來,打臉如我等“口惡者”。
倘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們當心甘情願的接受。畢竟,我們由此見證了中國製造的強大。但臨了,還是要善意提醒,造車是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不是燈光絢麗的舞臺上,一段“忽悠”觀眾的魔術表演。
-
1 #扳著手指數日子等股權解禁
-
2 #理想才出幾年銷量比比亞迪唐dm高那麼多,我想知道比亞迪怎麼了?技術累積多少年了?加油吧!
-
3 #特斯拉也還沒賣到一年160w臺吧
-
4 #現在一群理想車主叫的歡四年後想看看他們是否還能這樣維護他們的理想
-
5 #“造車是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不是燈光絢麗的舞臺上,一段“忽悠”觀眾的魔術表演。”
-
6 #還記得寶沃麼?現在的理想和他本質是一樣
-
7 #和其他純電動比 落後太多了
-
8 #不吹不行啊!不吹股價掉了,它就完蛋了。
-
9 #吹了才能從風投那裡忽悠到錢,不然哪來的錢?
-
10 #竊聽風雲裡面有一句臺詞就是:那你自己買張經濟艙,去跟那幫南美毒梟談吧[66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