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動車的都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看續航里程,為什麼?
最根本的原因是顯示續航里程和實際巡航里程相差不少。
最近一個半月一直開一輛長城尤拉的電動車,行駛了1200公里,前天跑了一趟高速,大概180公里,說一下感受。
雖然從事汽車維修這個行業,對插電混動還了解一些,但純電動車的維修經驗是一點沒有。
以下是我開電動車之前最想知道的2個問題:
開暖風、大燈、音響對續航有沒有影響?
駕駛習慣對續航有沒有影響?
85%的電量
三元鋰電池,47KW,完全充滿電正常快充需要2個小時。下面是續航剩餘140公里時,充了1個半小時。續航410公里,如果使用慢充續航可以達到450公里。
充電電流最高可以達到160A.
直充快充的充電電流最高可以達到160A,電量到90%以後,降低到50A左右,慢充是220V交流充電,電流最大30A,慢充要8個小時才會充滿。
高速往返180公里,續航時速93KM/h.儀表可以顯示輸出電流大小,車高速巡航電流基本維持在47-53之間,因為上坡時電流會增加。
我選擇了一個平路測試,暖風開到最高檔,電流增加了20A,然後會逐步減少並穩定在13A。如果將暖風開到最低檔,電流基本穩定在1-2A之間。
音響將音量開到最大,電流在1-2A之間。大燈大約5A。
總結:
暖風如果開到最大,每小時耗電4.5度,大約可行駛20公里,音響和大燈可以忽略不計。
暖風建議不要一會開一會 關,可以開個低檔,風量調中等以下,這樣比較合適。
駕駛習慣不同,輕踩和重踩,電流相差非常大,所以電動車基本都有幾種駕駛模式可以選擇,節能模式、標準模式等,節能模式最高限速100KM/H,提速慢,標準模式不限速。市區行駛儘可能選擇節能模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