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10月7日,有訊息稱,吉利汽車(以下簡稱吉利)和富豪汽車(以下簡稱富豪)正在探討剝離各自發動機業務、並將它們合併為一個獨立部門的可能性。目前該計劃尚在接洽階段,後續包括富豪工會、雙方董事會及兩國監管部門都會參與其中。

對此,富豪汽車Quattroporte兼執行長漢肯 · 塞繆爾森(Hakan Samuelsson)給出的解釋是,業務合併後,雙方可通過規模化效應來削減成本,整合資源、團隊及技術,打造更加先進的動力系統,全力向電動化轉型。

收購富豪9年,吉利一直在極力表達其與富豪的關係,但外界始終不明白,富豪在技術層面到底給了吉利多少幫助?前兩年自主品牌還是吉利、長城、長安三分天下的局面。這兩年隨著市場大環境下行,自主品牌領域變成了吉利和長城雙雄爭霸的局面。現在吉利與富豪在技術業務上更進一步,是否意味著將來吉利會甩開長城,在自主品牌領域一枝獨秀?

收購9年,吉利汽車用了富豪多少技術?

“富豪技術加持”、“富豪全程參與”……消費者經常在吉利的產品宣傳中看到這樣的字樣,通過富豪給吉利技術和品牌雙背書,但消費者一直疑惑的是,被收購9年來,富豪到底給了吉利哪些幫助?

當年從福特集團手中收購富豪汽車(並非富豪集團)的主體單位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收購的內容包括富豪汽車10963項專利和專用智慧財產權,但併購協議中的條款中明確表示“吉利汽車不得直接使用富豪汽車的技術”,即富豪的技術只能用於富豪品牌汽車的生產。

此外,富豪在福特集團時雙方共同參與研發的技術,其智慧財產權只與福特共享,並且之前同福特簽訂的合作協議也仍繼續執行。也就意味著,這部分技術只能在福特同意的情況下,富豪才能夠使用,吉利就更無從說起。比如二者共同研發的SI6六缸發動機,富豪可以繼續使用,吉利則不行。

吉利與富豪之間的技術交流,更多的是其收購富豪之後二者展開的合作。比如吉利集團與富豪汽車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了中歐汽車技術研發中心(CEVT)、二者共研的CMA模組化平臺、吉利-富豪技術合資公司、領克汽車等。這些公司的技術成果才能完全被吉利汽車使用。

大體思路可以這麼理解,吉利集團只是購買了富豪汽車的股份,決定它的發展規劃走向以及部分專利的使用權。後來二者之間的技術交流,也就是二者的合資公司產出的技術才能被吉利汽車使用。(如果追求細節,這個說法依然不太準確)

所以,現在看來,吉利汽車在富豪汽車處獲得的技術支援有限,比如生產管理體系,海外運作經驗,品牌背書等,但在純技術領域的收穫仍沒有達到吉利的要求。這也就有了二者今天在技術領域更進一步的交流。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為什麼背靠富豪,吉利在技術水平高上依然與一線主流汽車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甚至是自主品牌的同期爭雄者長城汽車也難分伯仲。吉利博瑞衝高失利,領克與WEY難分高下皆是此結論的側面證明。

合併富豪動力業務之後,吉利能否就此甩開長城?

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吉利和長城一直針鋒相對,堪稱一時瑜亮。吉利汽車與富豪汽車合併動力業務的訊息傳出之後,很多人更關心的是,它是否就此甩開長城汽車,在自主品牌裡一騎絕塵?

目前看來,局勢尚不明朗,此話言之尚早。原因有三:

首先,根據雙方設想,吉利汽車和富豪汽車動力業務合併後將成為獨立的動力系統供應商,未來有望外銷。換言之,未來二者的合資公司很可能扮演博世、博格華納、麥格納等零部件供應商一樣的角色。若果真如此,那麼以長城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它們肯定不會放棄這個“大客戶”,如此“技術封鎖”就無從說起。

面對突如其來的汽車新四化,通過與其他廠商分享技術成果分擔成本壓力也是未來汽車廠商應對變局最安全的方式。在吉利與富豪動力業務合併的訊息之前。“福斯汽車將開放其PPE平臺技術”的訊息已經不脛而走,福斯集團正在與其它製造商進行談判,計劃向其它玩家分享其保時捷和奧迪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作為擴大規模、分攤研發成本的一部分。

而在更早之前,福斯牽手福特,賓士聯合BMW共研自動駕駛無一不在證明,面對未來更多的未知,尋找合作伙伴共擔風險的可行性。基於此,我們甚至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假設:未來吉利與富豪的動力業務可能會向新能源動力系統之外的自動駕駛、網聯化等更多領域延展。如果二者的合資公司能取得重大突破,其投入必然不菲,通過對外銷售來回收成本也在情理之中。

對此,奧迪聯合工程專案開發主管烏爾裡希 · 魏德曼的觀點一語中: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生態上,通過共享技術以產生規模效應是 “實現電動汽車轉型的唯一途徑”。如此看來,吉利和富豪的動力成果對外銷售的概率極大。

再者,長城汽車自身在新能源領域也佈局深遠。從地域來看,其新能源研發佈局遍佈中國、南韓、德國、印度等全球各地;從種類來看,長城汽車採取的是氫燃料和動力電池雙管齊下的套路;從全產業鏈來看,長城汽車從動力電池的原材料到中端的技術研發,再到最下游的產品組裝,全產業鏈均有涉及。即便有富豪助力,吉利也未必能輕易甩開它。

更重要的是,長城汽車手上還有BMW這張王牌。我們在此前的分析中就重點分析過這個問題,長城和BMW的合作絕不會停留在mini品牌上的淺嘗輒止。如果順利,甚至不排除二者也成立技術合資公司,分擔成本壓力,攜手進軍新能源產業的可能性。如果是這樣,二者在技術上的交流與吉利和富豪的合作本質上殊途同歸。並且BMW在新能源領域比富豪更有話語權。

綜上看來,即便吉利和富豪將動力部門剝離出來,技術回報短期內也難見成效,長期市場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完全甩開對手一枝獨秀現在言之尚早。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國內賣爆的10款豪車全在這,跟著買準沒錯,總有一款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