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到2015年間,這10年間中國市場最火的三個合資車型,分別是日系車、德系車和韓系車,市場銷量呈現三國鼎立現象。但是近年來,韓系車銷量日漸式微,每年的前10銷量裡面,都不見韓系車影子!市場邊緣化非常明顯,到底是什麼原因?今天煙九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其銷量嚴重下滑的原因!
第一點,優勢不突出。如日系車,優勢非常明顯:省油、保值及耐用;德系車優勢也非常突出:造車工藝成熟,動力強勁有力,車身紮實穩定;反觀韓系車,除了外觀高顏值外,質量沒日系車過硬,省油也沒日系車突出,駕駛感受沒德系車突出。隨著工業設計水平提升,各車系外觀顏值越來越高,韓國車的高顏值優勢就不香了。在各大車系群雄逐鹿的激烈競爭下,韓系車核心技術不過硬,宣傳起來沒那麼大底氣,自然受關注度就不高,銷量也就自然下滑了。
第二點,減配厲害,打價格戰。以現代車為例,為了更低的價格推向市場,靠價格戰搶佔市場!羊毛出在羊身上,韓系車為了每年更低的價格不得不進行減配,而且還在安全配置進行減配,國人生活條件好了,對安全意識更加強了,大家即使喜歡優美外觀的現代,也會猶豫。加上國產車的配置數不勝數,價效比非常高,對比起來優劣非常明顯。很多韓系粉絲,基本都會半路掉頭考慮其他車系了。
第三點,保值率低下。保值率一直是品牌認可度的一把尺。韓系車的起亞和現代這兩大品牌的保值率沒有哪一款是高的,國內換車頻率從以前的10年一換,到現在的3年一換,換車時的打折扣對消費者的打擊不是一般大,內心的失望唯有廣而告之,抒發自己親身體會。一邊是不斷降價搶市場,一邊是保值率基本墊底現狀,誰還敢輕易選擇,稍一考慮就買了其他品牌。
第四,國產車崛起。國產車的技術水平可以說在近幾年突飛猛進,不斷侵蝕合資車市場,特別是韓系車的衝擊非常大。雖然國產車技術實力和韓系車有一定距離,但國產車的超過價效比,技術和服務還在不斷提升,而且細分各消費群體,如麵包車王者五菱宏光,suv王者長城,電動車王者比亞迪等等,各領域都在搶佔合資車市場。
煙九總結
在汽車市場上,近10年來汽車廠家是倒下一片,又湧上來一波!國產車崛起,合資車優勝劣汰,要想在國內這片戰場殺出一條血路,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優勢,同時又要與時俱進,關注重點消費人群的變化!得人心者得天下,只要抓得住消費者的心,就能立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