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國內車市“優勝劣汰”的大環境下,上汽通用成了眾多“被最佳化”的其中一個。

乘聯會的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上汽通用的全年批售量僅140.7萬輛,同比下跌了5.1%。這已經是上汽通用連續第三年銷量下滑。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初爆發的疫情給絕大多數車企都造成了一定影響。上汽通用的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多少有些扎心的是,榜首的一汽-大眾仍小幅增長了1.9%。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銷量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

此消彼長之間,上汽通用與一騎絕塵的一汽-大眾差距越來越遠。與此同時,吉利汽車和東風日產正在逐步逼近上汽通用。三年後,上汽通用的銷量“蒸發”了30%,從高高在上的第一集團跌倒了第二集團。

盡人皆知的是,上汽通用“冒進”的三缸機戰略導致旗下熱銷車型的銷量銳減。

2017年10月,上汽通用開始大力推廣全新一代1.0T/ 1.3T三缸機。到2019年9月,上汽通用的三缸機市場佔有率達到了42%。別克和雪佛蘭旗下多款車型都搭載了三缸機。

雖然上汽通用竭力“遊說”,淡化三缸機的缺點,但仍難以打消使用者的顧慮。搭載三缸機的別克英朗,2018年和2019年的銷量分別為26.2萬輛和27.9萬輛,相比此前的動輒40萬輛跌了三成以上。搭載三缸機後,雪佛蘭科沃茲的銷量由月均2萬陡降到了4千輛。

銷量支柱被三缸機“扼殺”,上汽通用卻沒有“替補”車型及時堵住銷量缺口。

近年來,一汽-大眾相繼投放了T-ROC探歌、探嶽、探影三款SUV和寶來、速騰、CC、高爾夫四款換代車型。上汽大眾投放了途嶽、途昂、途凱、威然、柯米克、柯洛克等SUV的同時完成了朗逸和POLO的垂直換代。上汽通用近兩年來的新品投放雖然不少,但規模還是略顯遜色。

更無奈的是,當探嶽、探歌、途嶽等新品紛紛成為“南北大眾”的新增長點時,上汽通用投放的別克昂科旗、雪佛蘭探界者、雪佛蘭開拓者等新品無一例外都吃了“閉門羹”。雖然上汽通用的幾款新品並未搭載三缸機,但消費者並不買賬。

種種跡象表明,上汽通用正在失去競爭力。

要知道,上汽通用銷量下滑的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遭遇了28年來的首次下滑。此後的兩年裡,中國乘用車市場一直處於下滑之勢。恰是在這三年裡,上汽通用同樣迎來了“三連降”。中國車市大環境的變化,不可避免地衝擊了上汽通用的市場表現。

高速飛奔了20年後,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增長紅利逐漸消失,正在由曾經的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而且存量市場的增購和換購使用者居於主導地位,使用者的消費需求也比首購使用者更高,消費也更為理性。品牌和產品力的“短兵相接”將成為市場競爭的主旋律。

市場增長空間更小的同時,時下的國內車市競爭者日趨增多。尤其是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突飛猛進,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觀望者”。哈弗H6、吉利博越、長安CS75等賣相極佳的爆款車型層出不窮,不斷蠶食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

時至今日,“南北豐田”、“南北本田”和一汽-大眾市場業績仍然扶搖直上。吉利、長安和長城目前都已達百萬體量。而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一直在節節敗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愈發成熟理性的國內乘用車市場開啟了“優勝劣汰”程序。

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直言不諱地表示,“市場給上汽通用上了生動的一課”。但這也只能怪上汽通用自己。入華20年來,上汽通用始終未拿出與其市場地位相匹配的產品和技術投入。

早期,上汽通用將韓國大宇旗下多款車型貼牌雪佛蘭樂騁、雪佛蘭景程和別克凱越“應付”消費者。上汽通用後期推出的全新別克君威和別克英朗雖有歐寶英速亞(Isignia)和歐寶雅特(Astra)的底子,但孱弱的自吸發動機和不給力的6AT變速箱拖了後腿,油耗高、換擋慢的口碑而敗下陣來。同期的豐田、本田動力系統換了幾茬,而且普遍都賺得了好口碑。上汽通用這邊,三缸機、動力虛標成了為數不多的“熱點”。

近幾年來,上汽通用的市場競爭力不足還可以被掩蓋。如今市場逐漸“退潮”,上汽通用的產品力不足日益明顯。失去了歐寶支援的上汽通用技術更新略顯緩慢。除了歐寶“遺產”別克君威外,上汽通用真正拿得出手的“硬通貨”只剩下別克GL8、英朗和昂科威。

產品力下降的同時,上汽通用也嚐到了技術投入敷衍了事的“苦果”,投訴指數多年來一直居高不下。

在國內媒體做的一份調查中,別克在消費者眼裡是這樣:售後服務質量一般,問題處理速度慢。電瓶太差,售價較高。油耗過高。雙離合變速箱,頓挫,異響、闖檔,大燈嚴重起霧。雪佛蘭則是這樣:新車問題不斷,雪弗蘭把我變成了修理工,售後較差。外觀設計不美觀。變速箱掛檔卡頓 異響。轉向系統存在嚴重缺陷。

2020年,上汽通用(凱迪拉克品牌除外)的綜合投訴指數達到了4808,高居第三位。上汽通用旗下的英朗、凱越、君威都榜上有名。其中,凱越的車身電氣投訴指數高居同級第三,英朗的發動機投訴指數排名同級第六,君威發動機和變速箱排名中型車榜單的第八。

從投訴問題來看,別克凱越的儀表臺開裂投訴佔比達到了90%,老車型的儀表臺開裂成了集中問題。別克英朗的轉向卡滯/異響的投訴佔比達到了21%,發動機抖動和漏油的投訴率也達到了20%。發動機問題排名同級第八的別克君威發動機熄火以及由此導致的動力消失功率不足問題投訴率超過了11%,另外10%的發動機故障燈亮也多為該問題引起。

問題頻發的產品質量直接拉低了上汽通用的品牌忠誠度。易車研究院釋出的《乘用車主流品牌“訂單忠誠度”排行》中,上汽通用別克的訂單忠誠度只有12.42%,僅高於路虎、哈弗和上汽通用旗下的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如此低的資料表明,上汽通用的使用者留存率已經遠低於其他主流品牌。

時下,國內乘用車市場日益成熟和理性,“優勝劣汰”愈演愈烈。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汽通用銷量三年“蒸發”30%成了“被最佳化”的真實寫照。可以預期的是,隨著頭部合資品牌的日益強勢和自主品牌的不斷向上蠶食,上汽通用的處境也會日益艱難。

而這,也是上汽通用早該補上的一課。連續三年銷量下滑後,上汽通用該補課了。

5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公認的MPV之王,誰還能說不是別克GL8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