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首先小編要先承認今天的主角在國內改裝界絕對是個冷門車型,而且在改裝配件的選擇上更是少之又少。不過再冷門的問題也能有最熱鬧的答案,再冷門的車型也能有最驚豔的改裝。而這個冷門與驚豔的結合體就是今天的主角福特(Ford)S-MAX。它的出現又一次讓小編感受到改裝的魅力是多麼強大。

在進入正題前小編想和大家聊聊S-MAX,其實S-MAX最早在1995年就已經正式在歐洲市場上市,當時福特通過與福斯合作,採用同一平臺設懸掛不同品牌的MPV車型,分別是福斯的Sharan、西雅特的Alhambra以及今天主角的前身福特Galaxy。在車型初期動力方面三款車型共用福斯汽車引擎,2.8L VR6引擎、1.9L柴油增壓和一款福特自家的Escort(MKV)RS2000引擎,2.0L直列4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50匹馬力。而到了2006年,經過了11年的風雨福特Galaxy正式更名為S-MAX;並採用了福特全新中型房車運動底盤,讓S-MAX擺脫了福斯的影子獨立起來。

圖:第一代福特Galaxy。

圖:第一代福特Galaxy中期改款車型。

圖:國內生產的S-MAX。

看過了剛才簡短的歷史讓我們趕緊進入今天的主題,冷門與驚豔。說到冷門一般都會用來形容受關注度不高的事物。相比福特同門師兄弟FOCUS在改裝界的火熱程度,S-MAX的改裝作品可以用極其稀少來形容,改裝配件更是少之又少。不過再難也會有辦法解決,因為車主自己經營著一家碳纖維工廠,所以整臺車全部碳纖維製品都是出自自家工廠,通過車主對改裝的理解與不懈努力,從開模到成品經歷了多次修改,最終完成了這臺驚豔四座的S-MAX。

而小編在拍攝今天的主角之前,在路上也有過一次擦身而過的偶遇,瞬間眼神全部定格在它的身上。“改裝車”“S-MAX”“太少見了吧”“綠巨人”“綠燈俠”大腦不時檢索著各種詞語。它沒有撕心裂肺的排氣聲浪,只有車主為它設計的那套獨一無二的行頭便能吸引眾人的目光並且過目不忘。而這一點卻是很多車主所沒能意識到的,改裝過程中自己想法的重要性,絕對不是你有我也要的套路化、模式化這麼簡單。

圖:“改裝車”“S-MAX”“太少見了吧”“綠巨人”“綠燈俠”這就是我見到它的第一反應。你的反應呢?

圖:整車黑與綠的主色調非常協調的搭配在一起。你還認得出它是一臺福特S-MAX麼?

圖:乾淨利落的尾部。

圖:尾部的導流板設計能夠快速的排空底盤下的亂流,提高車輛穩定性。

圖:車主自己生產的碳纖維引擎蓋,不僅減輕車身重量同時為整體造型增色不少。

圖:前包圍同樣為自家碳纖維製品,不過為了整體效果進行一部分包裝。

圖:這可是經過“東瀛戰神”GT-R35修改而來的側裙。

圖:為了效果還是要犧牲一下實用性的。

圖:碳纖尾翼同樣是自家產品。

圖:原來乾淨利落的尾部其實是轉移了一下。

在動力方面車主並未做太大改動,因為S-MAX的動力改裝配件並不多,而且該車經常要遊走在擁堵的北京環路上;只是更換了一套K&N進氣套件來提高車輛進氣效率,發動機依舊是原廠2.3L Duratec-HE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60匹馬力,所以一切以實用性出發。而一套來自ISC的絞牙避震與20寸RUFFINO Luxury Alloy輪轂配合讓車身降低以達到更好的操控性以及視覺效果。

圖:引擎艙也被車主碳纖化並且搭配了相同的綠色。

圖:碳纖引擎罩。

圖:提高進氣效率的KN進氣套件。

圖:20寸RUFFINO Luxury Alloy輪轂與剎車卡鉗同樣被車主進行了綠色塗裝,細節決定成敗一點不假。

圖:藏在裡面的排氣尾段來自BMW X6,又是一個混搭的結果。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內飾方面同樣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碳纖化處理。在內飾個個地方都能找到碳纖維製品。除去大家能夠想到的地方更換了碳纖維,整車四個車門裝飾板也被更換為碳纖製品。減輕車重非常明顯。

圖:福特S-MAX內飾。

圖:車門飾板也被替換成碳纖維製品。

改裝清單:

全車碳纖維空力套件

全車內飾碳纖維配件

全車貼膜

ISC絞牙避震

KN進氣套件

BMW X6排氣尾段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號稱“小Lacrosse”,全新VERANO內外更豪華,還買什麼CORO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