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新能源車發展是如火如荼,續航里程一路上漲,而合資車企則有點不緊不慢的意思,至今也沒有拿出什麼重磅產品。
但在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充電方面,自主品牌跟合資車企可就有著截然相反的考慮。中國產的充電樁大多為第三方公司建設,車企很少參與,而合資車企更傾向於自建充電樁,比如特斯拉,其在北美和國內都建設了星羅棋佈的充電站和充電樁,雖然特斯拉還未中國產,但你一看到這個圖就會感到震驚,特斯拉在中國經濟發達地區所建的充電樁,已經達到了數千個,這也為日後中國產特斯拉鋪平了道路,消費者再也不用為充電而擔心。
這也不僅是特斯拉一家車企的表演,上月剛剛釋出Taycan的保時捷,也早就在德國開始了充電樁的建設,未來將服務於旗下和奧迪的新能源車,在800V的電壓之下,充電20分鐘就能續航400公里,比目前的快充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反觀自主品牌,就沒有自建充電樁的想法,國內的大多數充電樁都來自第三方公司,比如特來電和國電南瑞等,也只是為了賺取服務費和運營費用,還有一些補貼,雖然適合大部分的新能源車使用,卻並沒有幫車企建立起護城河。
當然,這也有車企自身資金不足的因素,合資車企銷量冠軍福斯汽車一年就在國內銷售了超過400萬輛新車,利潤非常豐厚,但吉利作為自主品牌的銷量冠軍,巔峰年銷量僅有136萬,跟合資車企還不能相提並論,想走多遠還得看著自己的錢袋子,尤其是自建充電樁這個舉動,前期投入很大,資金迴流速度卻非常緩慢,特斯拉去年的汽車銷量已經達到了25萬左右,依然沒有實現盈利,有相當一部分的投入就是給了充電樁建設,。
再來看看蔚來汽車,在首款SUVES8釋出之時就宣佈要在2020年在全國範圍,建成1100座換電站,但伴隨著終端銷量不佳,蔚來已經把換電站變成了免費使用,也就是說,蔚來建設換電站會是純粹的投入,不會產生任何盈利,而且後期的維護和使用還需要高昂的成本。再看看蔚來最近釋出的財報,在大幅虧損之後,蔚來已經開始考慮放棄自身高階電動車的品牌形象,而是推出入門車型增加銷量,境況之窘迫不難想象,想必換電站的資金投入也會減少。
而其它的傳統車企,不管是吉利還是比亞迪,都沒有公佈過建設充電樁的計劃,只是會參與第三方公司的充電樁建設,更多的還是以資本方式而非技術,也無法幫助自家的新能源車創造技術壁壘,待日後合資車企佈局充電樁完善之後,恐會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