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個汽車行業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軟體定義汽車”是今年的關鍵字,傳統車企,網際網路新貴,造車新勢力都紛紛踏入汽車行業,將徹底改變汽車行業過去百來年的格局。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華為在汽車行業的雄心壯志正式對外宣佈,他立志將成為智慧電動車時代的“博世”,正如博世在傳統汽車行業的霸主地位一樣。
華為汽車BU於2019年成立,不過早在2014年華為就開始在車聯網領域有所佈局。到目前短短几年時間,已經形成了五大領域產品佈局: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電動,智慧網聯,智慧車雲。用華為的話說,在ICT(資訊與通訊技術)領域的積累,現在轉移到汽車行業中並非難事,並且可以很快形成技術優勢。
智慧駕駛解決方案華為的智慧駕駛解決方案核心是智慧駕駛計算平臺MDC和雷達等硬體部分。
MDC(Mobile Data Center)移動資料中心定位為智慧駕駛的計算平臺,搭載智慧駕駛作業系統AOS,VOS以及MDC core,支援L2到L5級別智慧駕駛,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開發出不同的智慧駕駛應用。2020 年2 月,華為MDC 智慧駕駛計算平臺透過ISO 26262 車規功能安全管理認證,這意味著華為相關產品可以滿足汽車行業的高安全和高可靠需求。
華為MDC平臺
在智慧駕駛硬體部分,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目標是短期內開發出100線的鐳射雷達,未來有望將鐳射雷達的價格降低到100-200美元;同時華為在射頻領域有深厚底蘊,在毫米波雷達上也有望突破博世,大陸,海拉目前形成的壟斷。
智慧座艙解決方案華為智慧座艙的核心賣點在於鴻蒙車機OS軟體平臺和智慧硬體平臺。
鴻蒙作業系統OS主要面向車機應用,共包括語音,音效,視覺,AI等7大核心功能。OS介面支援3屏顯示,7攝像頭輸入。華為智慧座艙融合了出遊,通勤等出行場景,擁有多項互動功能如人臉識別,訊號燈提示,AR抬頭顯示等,可實現手機和車機的無縫對接,在未來,華為將為車企提供Hicar車機產品。
華為HICar
不同於CarPlay 現階段的“投屏功能”,華為Hicar將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了汽車,讓汽車和手機、其他IOT 裝置之間實現互聯。透過華為HiCar 功能,車主僅使用一部華為手機即可瞭解包括里程保險、車輛位置等車輛狀況資訊。
智慧電動解決方案智慧電動是與傳統供應商競爭最激烈的部分,包括電驅動系統和車載充電。
華為的電驅動系統包括兩款產品:一款是融合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的三合一電驅動系統,另一款是集成了電機、微控制單元MCU、電源分配單元PDU、車載充電機OBC、直流變換器DCDC、減速器、電池控制單元BCU 七大部件的多合一電驅動系統DriveONE,實現了機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整合。
華為七合一電驅
其中DriveOne系統可提供120kw或150kw的功率,重量輕,120kw系統只有65kg,體積比競品小15%。華為的DriveOne系統核心競爭力在於深度融合。在電驅動系統輕量化,平臺化,智慧化的背景下,深度融合模組化是大勢所趨。比如特斯拉旗下Mode3動力系統就已經向多合一演進:3+3的模式,即電機+電控+減速器和OBC+DCDC+PDU的模式,華為的七合一系統在這方面已經走在行業前列。
智慧網聯解決方案5G是華為的最大賣點,華為的智慧網聯絡統將基於5G,推出其V2X晶片,以及T-BOX。
華為在 2019 年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釋出了最新的 5G 多模終端晶片 Balong 5000,這款通訊基帶晶片體積小、整合度高,能夠同時實現 2G、3G、4G 和 5G 多種網路模式,同時也支援V2X。華為的T-BOX也依據5G的優勢,在多款車型上實現了量產,比如東風風神以及北汽新能源。
智慧車雲解決方案華為的智慧車雲與其智慧駕駛和智慧網聯一起構成了閉環的車路雲協同生態系統,將人,車,路,網路連結在一起。
華為的雲服務稱之為“華為八爪魚“,該平臺提供資料、訓練和模擬三大服務。包括自動化資料標註、場景挖掘、演算法訓練和最佳化等。在9月份華為釋出的車雲服務2.0版本上,華為智慧車雲包括四大服務:自動駕駛雲服務,高精地圖雲服務,車聯網雲服務和V2X雲服務。
雲服務這塊,國內以阿里雲和國外微軟雲從業較久,受眾比較廣泛。華為雲目前已經有了江淮,長安等客戶。
華為競爭力幾何?跟其他一線汽車供應商上百年的歷史相比,華為汽車只能算是新入局者,但是卻不會有車企將華為視為汽車行業的新人。華為究竟有哪些優勢,讓其他的競爭者都感嘆鯰魚來了?
依我看,華為在汽車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華為核心競爭力之計算平臺
在智慧電動的浪潮下,汽車架構將從“電子+電氣”轉換為“通訊+計算”,汽車的重心將轉移到通訊架構和軟體演算法上,而這些恰好就是華為積累所在。華為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就體現在智慧駕駛MDC平臺,智慧座艙鴻蒙平臺,智慧車雲平臺上。
MDC架構
依託於這三大平臺,最有可能成為華為在汽車行業的核心業務的是車聯網和智慧座艙。
華為早在2014年就有了車聯網實驗室,利用其擅長的通訊裝置和技術跟長安,上汽,廣汽等本土車企展開合作,將自己的通訊模組,車機系統,車聯網TBOX搭載在一些車型上。
零部件層面的合作對於車企主要是看中效能和成本,華為可憑藉技術和製造優勢打破外資壟斷。華為在智慧座艙和車輛網主要瞄準增量部件,包括TBox、AR-HUD、HiCar等產品。以TBox 為例,憑藉華為在5G 優勢可以在下一代T-box 上實現快速推廣。
華為智慧座艙
對於智慧座艙來說,車載智慧屏,和AR-HUD決定了智慧座艙的最終模樣以及使用場景。華為的座艙解決方案優勢在於價效比高,華為方案目前可以讓汽車的擋風玻璃將成為顯示面積達到70寸的ARHUD高畫質大屏,7.1聲道環繞立體聲,使用者可以在車內開會,打遊戲看電影等。
華為核心競爭力之作業系統
軟體定義汽車背景下,作業系統是汽車生態發展的核心。華為目前在鴻蒙OS的基礎上形成了三大作業系統:AOS智慧駕駛作業系統,HOS智慧座艙作業系統,VOS智慧車控作業系統。之所以說,作業系統將是華為在汽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兩方面原因:
1, 汽車行業內的公司普遍重硬體,重生產,而輕軟體。大多數公司軟體能力偏低,既沒有成熟軟體團隊,更沒有自己的軟體系統。而網際網路公司華為則不缺軟體工程師,更有自己成熟的作業系統和軟體架構。
2, 生態。鴻蒙系統已經形成了生態,鴻蒙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全場景微核心的分散式OS,其初衷是為了提升作業系統的跨平臺能力,包括支援全場景、高實時和高安全性的能力。華為一直堅持“平臺+生態”戰略:華為既提供完整的作業系統軟體,也提供全套工具鏈。華為在MDC 平臺硬體上,有智慧作業系統AOS、VOS 及MDC CORE,還配套提供完善的開發工具鏈,如Mind Studio(支援AI 演算法開發)、MDC Manifest Configurator(基於AUTOSAR 規範ARXML 配置工具)及其他診斷、視覺化除錯工具等。
華為&博世誰更牛華為高調宣稱自己的對手為巨頭博世,兩家公司一家是百年傳統豪強,一家是跨行新秀。現在讓我們從多方面來觀察一下兩個“巨頭”在幾個領域的佈局和競爭力。
Ø 電驅動業務
博世在電驅動硬體的生產和製造方面一直是行業領頭羊,即使華為後來居上,但是製造這種東西,始終就是靠經驗積累,華為存在天然劣勢,敵不過博世百年積累。博世在電機,BMS系統,IGBT,充電技術,E-CVT等都有上十年經驗了,但是華為的電驅動業務,僅有電機和BMS系統,而且道行尚淺,產品種類和技術積累不如博世。
但是華為電驅的整合化和智慧化做的比博世好。華為七合一系統的整合程度是博世無法做到的,智慧化上,電驅動能實現雲控制,這在行業內都是創新舉動,目前博世沒有相關產品。
Ø 自動駕駛業務
自動駕駛硬體又是一片紅海。博世蘇州在國內已經佈局多年,有眾多的客戶資源以及量產經驗。產品線上,博世從雷達到攝像頭,超聲波感測器,感測器晶片都有,但是華為僅有雷達和攝像頭產品,且沒有太多量產經驗。
但是華為在自動駕駛處理器上優於博世,有自己的鴻蒙作業系統,而博世沒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在自動駕駛方案上,兩者難分伯仲,因為沒有成熟的產品能夠證明彼此實力。
Ø 智慧座艙和車聯網
智慧座艙與車聯網產品上,兩者差距不大。產品線上,T-BOX,車機系統,HUD,以及顯示屏技術兩者都有。但是華為基於在通訊領域的多年經驗,在“智慧化”上做的比博世好,尤其是在智慧語音和作業系統方面優於博世。
Ø 研發能力
說完了硬實力,說到軟實力。雙方在軟體工程師數量,量產經驗,客戶數量上差距明顯。
論軟體團隊實力,華為在博世之上,華為汽車BU有2000多軟體工程師,且網際網路工程師能力普遍比汽車行業軟體工程師強,博世還需要加大在研發能力的投入上。
量產經驗和客戶數量上,博世又是華為無法超越的大山。作為新人,華為客戶雖然慢慢再增多,但是量產經驗還太少,處於萌芽期。但是博世就不一樣了,多年的客戶資源積累,量產經驗,相比之下更容易取得客戶的認可與信賴。
綜合以上分析,華為在汽車行業入局較晚,有很多方面還需要追趕,但是憑藉ICT通訊領域的積累和技術口碑,也慢慢在某些方面已經形成了優勢。智慧電動車時代下,誰將是第一供應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