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的加持下,恆大汽車的發展可以說是出乎意料之外。根據官方資料,恆大汽車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佈局了10個生產基地,36個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銷售中心。在前不久,恆大旗下的恆馳汽車也已經進行了冬季實車路跑。
△恆馳汽車冬季測試
眾所周知,恆大是要對標特斯拉的。特斯拉目前有3個生產基地、4款車,市值高達6286億美元(約合4.89萬億港幣)。而市值一路上漲來到5000億港幣的恆大汽車,市值幾乎相當於特斯拉的1/9。在過去一年,市值這塊,恆大汽車已經超過了上汽、一汽,廣汽、東風、長安、吉利、小鵬、理想等等,在最新交易日截止後,僅落後於比亞迪、蔚來不到200億港幣,今年有希望衝擊中國市值第一汽車股。那麼,他們的造車進度本身進展怎樣?引用威馬汽車沈暉的一句話:恆大汽車,就差汽車了。
01
造車,手筆要大,
恆大自從決定進軍新能源汽車以來,每一個動作幾乎都以大手筆著稱。恆大首次想要造車的時候,並不是自己下場,而是選擇了投資,而這投資的物件是想要拉著大家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
當時的恆大對於賈躍亭可以說是投入了十分的信任。2018年6月,恆大以恆大健康的名義,對賈躍亭的FF汽車投資了8億美元,將FF香港和FF美國45%的股權收入囊中。巧合的是,FF當時也沒有一輛量產車開始售賣。
然而在這筆震驚業界的投資發生不到四個月,恆大健康就和賈躍亭對簿公堂。賈躍亭說恆大未履行承諾,恆大則是說FF提前花光了8億美元,還要求繼續提前出資。總之,兩者最後就是不歡而散。
△FF
但是,恆大也沒有因此放棄造車夢。由許家印親自出馬,帶著恆大汽車走上一條現在已廣為人知的十五字之路。2019年11月,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在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站臺時表示,恆大造車可以總結為“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同時,許家印還給恆大造車定下了一個不小的目標,希望恆大汽車能在3-5年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在於FF分手後的兩年半時間,恆大先後收購了瑞典電動汽車製造商NEVS、荷蘭e-Traction和英國輪轂電機提供商Protean等多家公司和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58%的股權,與德國hofer成了合資公司持股67%,從德國BENTELER、FEV公司引進了3.0底盤架構智慧財產權,與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聯手打造的新能源超跑,還與全球15位設計師簽訂了造型設計協議。
2020年7月,恆大健康因為主營業務的更改,直接更名變成恆大汽車。相對於其他公司總是想借殼上市,恆大汽車上市道路可以說來得順暢不少,並且在改名時,僅一天的時間,恆大汽車的股價就上漲了175%。這除了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之外,其實也依託於恆大和許家印這塊金字招牌。
在產品方面,2020年8月3日,恆大一口氣對外發布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恆馳”首期6款車型,包括恆馳1、恆馳2、恆馳3、恆馳4、恆馳5、恆馳6,全面覆蓋了A到D級所有級別,以及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乘用車車型。
在造車後續投資方面,許家印在2019年的時候表示過,在三年內,將會投入450億到汽車製造領域上。但在2020年恆大汽車半年報業績釋出會上,根據恆大汽車首席財務官潘大榮的說法,在實際投入上,恆大集團19年投入了147億元,2020年上半年投入30億元。同時,其預計,2020年下半年將投入27億元,預計2021年投入90億元。縮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當時恆大自身的資金壓力大,而財報顯示,恆大汽車當時的負債率已經超過了100%,不過這也引來了後續有一個震驚業界的故事。
1月24日晚,恆大汽車公佈,已與六名投資者分別簽訂認購協議,以每股27.30港元定向增發共9.52億股新股,共引資260億港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翻看歷年以來恆大汽車的投資者名單,不僅有云鋒基金、紅杉資本等頂級投資基金,還有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3月15日,許家印旗下恆大汽車在港交所釋出公告,將與騰訊共同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車載智慧作業系統。
受到該訊息影響,恆大汽車股價繼續上漲,目前,恆大汽車的市值已是地產公司中國恆大的2.4倍。
02
市值飆升,
恆大汽車就可以對標特斯拉了嗎
即便恆大汽車已經是恆大集團旗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但許家印對恆大汽車股價還有更高期望。恆大汽車在多個場合表示,其對標的是特斯拉,“若恆大汽車參考特斯拉估值成長軌跡,恆大汽車一旦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其股價將迎來二三十倍的增長”。
△恆大汽車股票
有汽車產業從業者表示,首先恆大汽車背靠恆大,有大資本運作能力操盤汽車,其次恆大汽車豪華朋友圈拿出真金白銀投資,肯定是有理由的,全球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好的標的就那麼幾個,恆大布局速度快,買買買帶來了至少紙面上的全產業鏈優勢。
而且,恆大之前也沒有讓朋友失望,根據深圳控股對外披露資料,以55億元入股恆大地產來,累積分紅達19.5億元,3年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35%。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利益,遠比房地產更大。
但網際網路分析人士撰文反駁,恆大汽車完全沒有接受任何市場的檢驗,資本市場就首先給予了結果,這是相當反常識的。恆大汽車市值目前如此之高,不過是乘上了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高歌猛進的東風,另外就是許家印“朋友圈”帶來的資本泡沫。
《華爾街見聞》在恆大汽車260億融資後表示,恆大汽車流通股只有88億。大部分籌碼都集中在大股東許家印和機構投資者手裡,二者持有超過80%,日常交易量非常少,只需要少量資金注入,就能推動股價上漲。
吳曉波頻道進一步用一個普通的馬克杯身價飛漲的故事形象的解釋了這個現象——原本一個普通的馬克杯,被杯子主人找託花1000元買下,這時,杯子有了一個公開的成交價;然後杯子主人找更多的託,讓杯子在甲、乙、丙、丁之間互相倒手,這時杯子就有了更多的成交記錄,估值就上升起來了。恆大汽車用類似的運作手推高估值,市值是否足夠紮實,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些資深的汽車人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玩法,恆大動力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超、恆大整車研究院院長黃向東在2020年上半年相繼離開。
回到對標特斯拉,一位國內新能源汽車研發人士說,“接近20年的深厚技術儲備,才是特斯拉麵對無數次危機化險為夷,不斷走高顛覆汽車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前特斯拉已公佈近400項專利,核心智慧財產權大多與電池安全控制系統相關,包括電池冷卻系統、安全系統、電荷平衡系統等,佔到特斯拉專利總數一半以上。反之,恆大汽車儘管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研究總院,挖來了一些科研專家人才,但截至目前,並未有任何自主研發的技術專利公開宣佈。
恆大汽車用錢買來的技術,能否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術護城河?這些不同背景收購而來的業務模組,又如何在實車上得到良好整合?其結果需要等到恆大汽車真正量產售賣時才能得到驗證。
如果從市值方面來看對標,我們PE估值法(公司的市值=公司淨利潤*市盈率)來測算下。
首先,我們把兩家都看成一個介乎科技和汽車之間的企業,科技企業的市盈率一般在30倍左右,傳統汽車行業的估值倍數在10倍左右。那麼特斯拉和恆大給到15~30倍之間比較合理。
△恆大汽車生產基地
再看下特斯拉,特斯拉現在有兩個工廠在產車,一個是上海工廠,一個是弗裡蒙特工廠,並且馬上要在德國建一個新廠。上海工廠的產能規劃是50萬輛,弗裡蒙特是59萬輛,德國工廠產能應該也會超過50萬輛,加上可提升空間,那麼未來總產量要有150 ~ 200萬輛。按照現在的產品線,平均每輛車的售價在35萬人民幣左右,那就是5萬美元。按照大摩的研報來看,利潤率在30%左右。
那麼特斯拉的最悲觀市值應該=15(市盈率)*1500000(產量)*50000(售價,單位美元)*30%(利潤率)=3375億美元;最樂觀的市值估計=30(市盈率)*2000000(產量)*50000(售價,單位美元)*30%(利潤率)=9000億美元。
所以特斯拉的市值在3375~9000億美元之間,都是相對合理並可以理解的。如果未來產能繼續突破,自動駕駛軟體帶來的利潤率提升,市值破萬億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恆大汽車根據公開資料,2025計劃年產能100萬輛/年,2035 年產能計劃500萬輛/年。按照上面的估值法,不考慮雙方品牌建設、技術儲備對銷售和利潤率的影響,如果恆大汽車真的能把產能轉化為銷量,恆大年產銷500萬輛汽車,他的估值是可以達到14萬億港幣的市值(約1.9萬億美元)。
但500萬輛銷量是什麼概念?就是把市面上所有能看到的上汽系汽車( 大通、榮威、名爵、五菱、寶駿、大眾、斯柯達、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 )換成恆大汽車,基本上是這個保有量。而自主車企一哥吉利,創下的年銷量峰值差不多是200萬輛/年。
跟現在的5000億港元市值比還有28倍的上漲空間。如果你信,你現在可以全倉買入恆大汽車了。但必須友情提示,恆大汽車可能忙著造車,迄今為止連個獨立域名的官方網站都沒有,只是在恆大集團主頁上擺了一堆靜態的照片。這在一眾新勢力造車中,也是極其詭異的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