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一、行業政策邏輯與現狀

(一)行業政策

2020年是自動駕駛元年。

2020年 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 11部委聯合印發了《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了2025年實現有條件智慧駕駛汽車的規模化生產(L3級別)的願景。

3月9日,工信部在官網公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該標準規定了汽車駕駛自動化系統的分級原則和技術要求,為智慧網聯汽車發展提供支撐。

國內車企的L3級別可量產車型在2020-2021年逐漸推出。

其他發達國家對自動駕駛也做出了明確規劃,美國車聯網協會對自動駕駛的發展預計,2020年,配備半自動功能的汽車將能在更多的情況下行駛。2025~2030 年,大多數汽車達到全自動化,更多消費者會使用共享出行。2045年,所有車輛均達到自動化,可能以社群為單位進行汽車共享。

根據歐盟交通部,歐盟於 2015 年釋出了《歐洲自動駕駛智慧系統技術路線》,提出了歐洲自動駕駛發展戰略。

德國是自動駕駛技術進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17 年,德國透過首部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道路交通法》第八修正案,允許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測試,德國還推出了關於自動駕駛的首套倫理道德標準,《道路交通法》有望促進大眾、戴勒姆和寶馬等德國車企對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

英國高度重視自動駕駛的應用和安全問題。2017 年,英國發布《汽車技術和航空法案》,該法案旨在輔助英國實現轉型定位,使其成為超低排放、智慧網聯及自動駕駛車輛的全球研發地。為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在2018年英國政府通過了《自動化與電動化汽車法案》,鼓勵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展開自動駕駛研發工作。

綜合來看,當前推動自動駕駛產業向前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在於四個方面:

1. 產業政策不斷加碼,2020 年 11 月,國汽智聯釋出最新的我國智慧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明確提出到 2025/2030年我國 L2/L3級滲透率為50%/70%;

2. 5G 技術加速助力 C-V2X發展:車聯網是 5G 應用的典型場景,當前我國 5G基站建成超 70萬個,全球佔比超 70%,5G低延時、高可靠等特性可加快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的研發進度,同時 C-V2X 技術標準路線已成為未來自動駕駛發展的通訊路線標準,我國在 C-V2X 上擁有較強的先發優勢;

3. BATH 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加快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商業化應用落地;

4. 特斯拉的倒閉:當前特斯拉市值已超8千億美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車企巨頭,其OTA 技術、智慧計算平臺以及軟體定義汽車的商業模式,帶來的汽車領域的革命猶如當年的蘋果手機對傳統手機行業的顛覆,特斯拉的鯰魚效應將加快推進自動駕駛產業不斷向前。

(二)行業現狀

當前我國自動駕駛正處於 L2向 L3級別轉化的階段,預計2025年L2.5級別自動駕駛車輛滲透率為50%,2030年L2.5 和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分別將達70%和18%。從產業鏈上看,上游(感知層、傳輸層、決策層、執行層)和中游平臺層,到2025年新增市場空間達3088億元,2030年可達 7020億元,10年複合增速為27%。

自動駕駛參與方主要有傳統車企、網際網路巨頭和造車新勢力等三類。

目前自動駕駛的發展路徑主要分兩種。

一種是傳統整車廠與網際網路巨頭互相合作,比如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宣佈聯合打造高階智慧汽車品牌,百度apollo與吉利汽車,亞馬遜與BBA等車企。

但這種模式下,核心技術掌握在提供軟體技術支撐的網際網路企業中,傳統汽車廠容易被反制。所以整車廠在與網際網路大企合作的同時,也會自己研發部分軟體,如大眾收購Diconium等軟體開發商,並組建自身軟體業務部門,上汽、廣汽、一汽、長安、豐田、大眾、寶馬等海內外整車廠紛紛成立軟體部門,發力智慧駕駛數字化業務。

另一種是新能源車企自主研發,打造新能源+智慧化+自動駕駛的全產業鏈,以自身來掌握核心技術,如特斯拉、比亞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

目前我國智慧駕駛消費端驅動力強,2025年智慧駕駛滲透率有望達57%。根據廣汽研究院預測,2025年我國L1/2、L3、L4等級智慧駕駛滲透率分別為45%、10%、2%,2030年則有望進一步攀升至49%、18%、9%。未來幾年,自動駕駛行業有望保持15%以上的複合增速。

2020年一汽、長安、東風、北汽、吉利、長城、奇瑞、小鵬實現L3級別量產,國外特斯拉、本田實現L3級別量產。

高級別的L4則在成本、技術和路權等方面仍存在難點,從內資來看,一汽、北汽規劃2021年實現L4量產,但車廠普遍預期在2021-2022年推出。

二、產業鏈分析

(一)產業鏈圖解

(二)重點產業鏈個股分析

1. 感知層

主要為攝像頭、雷達、地圖等車載感測器供應商。

德賽西威、博世等(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為主),禾賽科技、速騰聚創、鐳神智慧、Valeo、Velodyne 等以鐳射雷達為主;高德地圖、四維圖新、百度地圖則為高精度地圖。

目前自動駕駛感測器的選擇存在兩種不同的路徑,一種以攝像頭主導,搭配毫米波雷達,使用先進的計算機視覺演算法實現全自動駕駛,典型代表有 Moblieye、特斯拉和百度Apollo Lite;另一種則以鐳射雷達為主,同時搭載毫米波雷達、超聲波感測器和攝像頭,遠距離全方位探測能力強,但成本相對較高,典型代表為谷歌Waymo、百度Apollo(除Apollo Lite)、文遠知行等主流自動駕駛廠商。

鐳射雷達是未來自動駕駛L4-L5必然配置的,當前鐳射雷達成本過高,鐳射雷達單一成本超過了其他感知裝置全套價格,因此大部分L3車型都沒有搭配鐳射成本。但鐳射雷達探測精度高、探測範圍最高可達360°,並且不受天氣因素影響,這是普通雷達和攝像頭無法達到的。

目前兩種路徑尚未分出勝負,但從兩者功能互補的角度來看,未來不是誰勝出,更多的將會是融合,所以攝像頭和鐳射雷達未來都會成為自動駕駛的標配。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鐳射雷達的價格有望下降(已經有公司定價下降),其全方位探測能力和不易受環境影響的優勢將逐漸顯現出來,將成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主流的配置。

華為預計未來鐳射雷達將進入千元級,未來鐳射雷達成本降低至合理價位後,產業鏈才會爆發較大的機會,但目前A股並無核心鐳射雷達相應上市企業,國內龍頭禾賽科技,尚未上市。

德賽西威是國內毫米波雷達龍頭,目前本土傳統一級供應商中只有德賽西威和華域汽車兩傢俱備量產24GHz毫米波雷達(L2級 ADAS 系統標配的核心感測器)的條件,且德賽西威在 77GHz毫米波雷達、自動駕駛中央域控制器等新產品上研發上已經體現出領先優勢。

當前感測器中,毫米波雷達依舊是綜合性價比最優選擇,77GHz毫米波雷達單車價格1000元,目前德賽西威在77GHz毫米波雷達領先優勢巨大。

隨著智慧駕駛級別的提高,對高精度地圖的要求也不斷增加,L4級別需要10-30cm級別的高精度地圖。

高精度地圖在無人駕駛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於地圖資料的特殊性,不會允許外企掌握資料採集權,因此高精度地圖主要是國內企業的競爭。

2020 年我國高精度地圖市場規模為120億元,到2025年將達到 600 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37.97%。從廠商市佔率來看,2020年11月16日,IDC首發《2019年中國高精度地圖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報告》顯示,2019 年中國高精度地圖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三名分別為百度、四維圖新和高德,市佔率分別為29.3%、21.7%和 17.9%。其中四維圖新最早在19年2月拿到寶馬 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高精地圖量產訂單,預計21年開始推向市場。

高精度地圖方面,目前沒有單一企業確認行業龍頭地位,處於三足鼎立態勢,從目前發展角度和產品推進情況來看,看好百度和四維圖新。

2. 決策層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分為域控制器、作業系統、晶片和演算法。

域控制器:以一級供應商為主導,其中包括,德賽西威、博世、大陸、偉世通等;

作業系統:在底層作業系統中以QNX、Linux、Android為主流;定製型作業系統第三方廠商包括中科創達、誠邁科技、經緯恆潤等;

晶片:目前以英偉達、高通、Mobileye、NXP、瑞薩等晶片廠商為主;

演算法:自動駕駛演算法可大致分為感知、決策演算法,而對其供應商的選擇也可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晶片廠商直供,以整體化方案進行交付。如Mobileye、英偉達、高通等,二是主機廠自行選擇。

在成熟演算法上(L1-L3),具備演算法能力的一級供應商佔據了相對優勢。例如,博世、大陸、德賽西威等;或與晶片廠商有著深度合作,且具備演算法能力的軟體公司也相對佔優,例如中科創達等。其中,德賽西威在具備一級供應商高議價的基礎上,與英偉達保持著深度的合作關係,在相關領域具備先發優勢。

在新興演算法中(L3-L5 ),由於目前技術的侷限性,主機廠會偏向於選擇擁有長久合作,更具安全、穩定性,且擁有明顯演算法優勢的一級供應商。如博世、大陸等。同時,擁有超強演算法技術的科技巨頭如百度,則選擇發展自身的自動加速演算法。

在決策層方面,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域控制器的龍頭為德賽西威,目前單車自動駕駛中央域控制器的價格為10000元,德賽西威已經有相關佈局,為多家車企一級供應商。

作業系統方面,看好中科創達,中科創達致力於提供卓越的智慧終端作業系統平臺技術及解決方案,助力並加速智慧手機、智慧物聯網、智慧汽車等領域的產品化與技術創新。公司業務模式根據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型別的差異,主要分為軟體開發、技術服務、軟體許可和商品銷售四種。在2019 年總營業收入中,中科創達技術服務佔比43.13%,軟體開發佔比 30.20%,商品銷售佔比18.22%,軟體許可佔比8.45%。公司核心技術涵蓋通訊協議棧、深度 學習、圖形影象演算法、作業系統最佳化和安全技術等多個方面。

其他方向A股並無直接對標企業,新興演算法方面,未來的看點是百度,目前百度是國內唯一一個在自動駕駛演算法方向走在世界前列的。

3. 執行層

以制動、轉向、照明、油門等零部件廠商為主。

執行層相對而言受益空間較小,相比傳統汽車而言單車價並無太大改變。

三、估值分析

萬得無人駕駛指數顯示,2020年板塊大幅上漲,行業估值大幅抬升,但當前行業PE-TTM已經有所回落,目前為59.08,低於中位數,接近估值下沿,大部分無人駕駛個股估值不高。

德賽西威近幾年股價估值均大幅提升,PE-TTM由2018年的17.7提升至最高147左右,近期估值回落,PE-TTM為95.72。處於三年估值一倍標準差上方,略微高估。

結合公司當前利潤增速,公司2020年PEG為1.41左右,略微高估。

中科創達由於本身具備高成長性,近三年估值水平一直遠高於同行,當前公司PE-TTM為108.9,處於近三年估值中位數附近。結合公司增速來看,當前公司PEG小於1,估值合理。

綜合來看,智慧汽車的發展大趨勢已經形成,2020年行業出現了整體上漲,估值抬升,預計未來會形成分化,行業估值緩慢回落,但核心的成長股會維持高增速和高估值。

無人駕駛方向,在硬體方面,A股核心受益標的為德賽西威,而中科創達則主要受益於軟體方面,兩者並不產生主要競爭,長期看好。港股標的百度,則主攻演算法,並且具備核心技術和較高的行業壁壘,同樣看好。

智慧駕駛這條核心賽道已經開啟,未來隨著自動駕駛的不斷髮展,L4-L5車型量產,相關受益企業空間巨大。

長期來看,如果個股機會不好選擇的,則可以選擇場內ETF,智慧汽車ETF515250,相對而言綜合性更好,但缺點是目前容量偏小。

4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新寶駿RC-5質量怎麼樣?準車主多角度分析,給出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