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當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演變為電動化的代名詞時,車企們卻是"八仙過海",試圖佈局出一份"多點開花"的藍圖。

3月29日,長城汽車氫能戰略全球釋出會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正式舉辦,活動現場,長城公佈多項領先的核心科技、完整的產業佈局以及先進的技術平臺,並首次提出其"氫+電"綠色生態體系的"恢宏壯志"。

長城的"閨中之寶"

相比於純電動、混動等熱門詞彙,燃料電池汽車(FCEV)似乎一直"默默無聞",直至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的明確和多家日韓車企的大規模佈局,才令眾多消費者及投資人重新審視這份"沉寂已久"的標的。

然而,或許在數年前,與燃料電池汽車最為相關的氫能源製備、儲運及發動機系統等多項技術,便已被長城視為"閨中之寶"。

早在2006年,長城就已邁出步伐著手建立新能源技術中心。2018年3月,國際氫能委員會(Hydrogen Council)公佈的新近加入成員名單中,長城汽車成為首家進入該委員會的中國汽車企業,值得一提的是,該委員會成員還包括奧迪,寶馬,戴姆勒,通用,本田,現代及豐田等著名跨國汽車公司。

2019年,在長城全資控股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的基礎上,其氫能部門也成功實施市場化獨立運營。同年8月,長城正式展出包括85kW燃料電池系統等多項產品。這也意味著,長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手牌,正式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根據規劃,自2021年起,長城將在氫能產品端進行大刀闊斧般邁進。長城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表示"今年,長城汽車將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並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專案落地;2022年,首支高階乘用車服務車隊將出現在冬奧會的舞臺上;2023年實現核心動力部件推廣數量國內領先,2025年劍指全球氫能市場佔有率前三。"

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實現"電堆及核心元件、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元件(控制器等)、Ⅳ型儲氫瓶、高壓儲氫閥門、氫安全、液氫工藝"六大核心技術和產品的智慧財產權完全自主化,多項"卡脖子"的行業痛點,也均在長城手中有所突破。

此外,作為檸檬平臺核心技術路線之一,1整套車規級研發體系、3大技術平臺和5大效能優勢所組成的氫檸平臺也支撐著長城汽車氫能戰略的不斷邁進。

長城未勢能源總裁陳雪松表示:"未來五年,長城汽車將重點圍繞燃料電池系統全面走向‘五高’,即:高功率(>200kW),高效率(>60%),高溫度(>100℃),高耐久(>20000小時)和高互聯(新能源+智慧網聯)。"

恰逢其時,也恰逢其勢

"氫能就是個偽命題……"釋出會開始前,一位相關人員曾喃喃道。的確,從產品端尤其是乘用車等應用層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轉化效率並不及純電動汽車,但結合儲能、運輸等多領域來看,氫氣易儲存、易運輸、投資效率高等諸多優勢使其成為電能轉化的不二之選。

正是如此,長城才選擇在氫能領域堅持多年,而從時間節點來看,其之所以選擇在現階段將氫能正式轉入企業戰略部署的"關鍵期",不僅源於當前政策的青睞,其背後的推手,或許更多來自我國光伏產業的快速擴張。

2013年,政府啟動了大規模的光伏補貼新政,大力刺激國內需求,年初標杆電價補貼政策出臺,年底國內行業增速就達到212.89%。

據統計,截止2020年底,中央財政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已累計砸下2100多億元。

鉅額補貼之下,近幾年,我國光伏產業逐步以螺旋式上升趨勢壯大。遠川研究所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多家光伏產業龍頭企業,2020年業績同比增速均超過280%。憑藉技術迭代更快、降本增效能力更強的優勢,光伏發電正逐步追趕甚至超越風電,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的兩大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源頭"發展迅猛,可電力運輸、儲存的問題卻又橫亙出來。由於我國光電、風電資源分佈與用電需求幾乎"完全背離",如何將新疆天山下辛辛苦苦發出來的電傳送至3000公里外的上海弄堂,成為了2021年亟待解決的問題。

單純依賴由上百個150噸重、70多米高的鐵塔和成千上萬個價值不菲的電子元器件、電纜組成的"特高壓"系統,很難在資本層面獲得良好的投入產出比。正因如此,氫能的價值也得以體現。同天然氣一樣,經過電解制備的氫氣,可以輕鬆透過管道、液化罐裝等多種方式輕鬆運往全國各地,在儲運成本、便利程度方面,遠遠超過直接"輸電"。

一體化供應鏈生態

面對氫能市場廣闊的前景,長城自然不會僅僅聚焦於產品上的淺嘗輒止,而是聯結上下游產業,打造一體化供應鏈生態。

在產業鏈上游,長城汽車新一代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的轉換效率已正式邁入"2.0時代",而大規模儲能應用方面,其業內領先的氫+電儲能系統,也為後續規模化的儲存及移動、固定式能源綜合利用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在產業鏈下游,長城汽車已加入京津冀、長三角、河南、河北四大示範試點城市群,示範車輛規劃超過千臺,涉及乘用車、重卡、物流、公交,船舶、軌道交通等多種應用場景,市場覆蓋規模廣泛且龐大。

此外,釋出會現場,長城還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同濟大學簽署了相關戰略合作協議,透過與業內權威機構的聯手,加快氫能戰略的行進節奏。

正如"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所說:"從資本的角度,我們唯一無法考量的是企業家精神,長城汽車在未來能源的選擇上雖是一次冒險,但十分值得。"在"碳中和"賽道逐步拓寬之下,氫能戰略的釋出或將為長城汽車再布一枚"新子",伴隨我國能源結構的逐步最佳化,相信長城的棋局將為我們帶來更多想象的空間。

4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氫能已來,只是尚未流行——長城氫能戰略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