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與眾多車企將目光聚焦在汽車技術不同,長城汽車氫能戰略構建了一個能源生態系統……

3月29日,長城汽車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舉辦氫能戰略全球釋出會。與眾多車企將目光聚焦在汽車技術不同的是,長城汽車氫能戰略構建了“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從制氫開始,一直到終端應用場景全覆蓋,減少對外依賴,加速氫能商業化推廣。

建設完整氫能源生態鏈條

長城汽車的氫能源戰略以當前能源結構變革為出發點,深度聚焦“綠色+智慧”的出行理念,以“構建永續美好的氫能社會”為終極目標,助力碳中和的大計。

長城汽車副總裁穆峰表示:“如果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可達成100萬輛的目標,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億噸,這將極大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長城氫能源戰略始於產業鏈上游發電、制氫。長城汽車新一代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擁有打破世界紀錄的20.01%光電轉換效率。

隨後就是對可再生的電力進行制氫,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為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儲存提供解決方案,為移動和固定式能源綜合利用奠定基礎。

在制氫之後的應用層面,長城汽車推出一套國際領先的車規級“氫動力系統”全場景應用解決方案---氫檸技術。

在氫檸平臺的加持下,長城汽車在氫能產業價值鏈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實現了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空壓機、氫氣迴圈系統、儲氫系統及關鍵部件等多方面核心技術的實質性突破,支撐氫燃料電池汽車真正實現高效率、高效能、長續航、全氣候行駛和全領域應用。

氫檸技術的核心是3大技術平臺:氫電平臺、電堆平臺(HS)、儲氫平臺(HP)。

氫電平臺重點圍繞燃料電池發動機產品的動態特性,線上故障診斷,線上遠端升級,智慧化控制等進行自主迭代研發,具有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環境適應性、大功率,高功率密度的特點。

長城汽車自主開發的商用車110KW和乘用車95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產品已完成公告認證和整車搭載公告申請,氫能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續駛里程可以達到900公里和1100公里,將在多個場景下逐步取代柴油機,助力構建可再生的生態能源體系。

電堆技術涵蓋大功率及高功率密度電堆設計和整合、高精密金屬雙極板、超薄石墨雙極板及膜電極等核心技術和材料的開發,並透過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智慧製造技術,提升產品綜合性能和產品的一致性及可靠性。

長城汽車電堆平臺已開發完成第一代單堆額定功率150kW,峰值功率160kW燃料電池金屬板電堆,功率密度達到4.2kW/L以上。

儲氫一直是氫氣利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國內氫能行業需要突破的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長城汽車的儲氫平臺已經攻克了相關的技術,包括70MPa IV型儲氫瓶、70MPa瓶口閥和減壓閥,以及儲氫系統的整合和控制。

核心技術攻克之後,終端應用也就有了保障。長城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表示:“今年,長城汽車將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並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專案落地;2022年,首支高階乘用車服務車隊將出現在冬奧會的舞臺上;2023年實現核心動力部件推廣數量國內領先,2025年劍指全球氫能市場佔有率前三。”

目前,國內的氫燃料技術主要應用在商用車之上,而乘用車則以純電為主,這是基於目前電力比氫氣更容易獲得的時代背景做出的抉擇。未來,當氫能取代火電,甚至可以獨立於公共電網而廣泛存在時,氫燃料勢必會在乘用車領域綻放,長城的前瞻性可見一斑。

大手筆投入

長城汽車在氫能方面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已經積累了數年,進行了大手筆投入。早在2016年6月,未勢能源的前身——XEV專案組正式成立,開啟長城氫燃料汽車核心技術研發。

2018年7月,長城全資控股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中國氫能,始於上燃”,上燃動力成立於2001年,位於上海市嘉定氫能港,擁有完整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整合與綜合服務能力。這能看出長城汽車在燃料電池方面的決心。

截至目前,長城汽車已累計投入20億元用於氫能領域研發,未來3年內,長城汽車還將繼續投入超30億元研發費用,以達到萬套產能規模,成為國內氫能行業領軍企業。

同時,長城汽車分別在上海、保定、加拿大、日本、德國四國建立了五大研發中心,以“四國五地”的全球化研發體系,匯聚來自歐、美、日、韓、印、加等多國具有十年以上氫能領域技術經驗的技術專家,組建目前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430餘人的關鍵技術國際化研發團隊,圍繞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解決方案和未來發展方向,開展精準研發。

當前,氫能被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站在產業風口。長城汽車憑藉極具前瞻性的國際級一體化供應鏈生態和實現全場景應用的氫檸技術,站在新一輪能源革命的起點,加速“終極能源”時代的到來。

9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長城汽車釋出氫能戰略:年內推首款SUV,劍指全球市場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