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或許是小米汽車。
一週前在小米新品釋出會上,已過天命之年的雷軍,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血與激情。“賭上一生的榮耀”“為小米汽車而戰”“千億現金儲備”“我們虧得起”,雷軍的豪言壯語令人振奮。
小米跨行造車,對汽車界來說無疑是一次地震。釋出會結束後第二天,網路上突然瘋傳幾張華夏同學會的聚會照片。這次聚會由雷軍發起,參會大佬幾乎囊括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半壁江山。
▲ 華夏同學會聚會照片
蔚來汽車李斌、小鵬汽車何小鵬、理想汽車李想,造車三大新勢力齊聚,此外還有比亞迪王傳福、美團王興、滴滴程維、紅杉資本沈南鵬等人參會。
雷軍剛剛宣佈造車,新能源汽車大佬便齊聚一堂,不得不讓對小米造車的故事產生聯想。小米會與上述汽車界大佬合作嗎?小米汽車何時能夠正式釋出?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小黑。
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小黑決定徹底扒一下小米造車前後歷程,順便預測一下小米汽車可能釋出的車型及售價!
小米造車,三年能成!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小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玩家,但是雷軍不一樣,作為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還有一個天使投資人身份。在決定造車之前,雷軍早就對新能源汽車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8年前,雷軍曾兩次拜訪馬斯克,還買下4輛特斯拉汽車自己研究;6年前,雷軍以天使投資人身份投資了蔚來汽車;5年前,雷軍繼續加註新能源汽車,參與了小鵬汽車的A+輪融資和C輪融資。至此,三大造車新勢力,雷軍投了其中兩個。
▲ 雷軍投資的電動汽車相關企業
除了蔚來、小鵬這樣的汽車整機企業,雷軍還投了不少汽車供應鏈企業。比如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行者和Momenta,以及研發汽車電子電控的蘇州奧易克斯,前前後後加起來,雷軍順為系資本總計投了10 家電動汽車相關企業。
從蔚來、小鵬到智行者、奧易克斯,雷軍這些年其實一直持續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過,投資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與親自下場造車完全是兩回事,小米造車依然是從零起步。
廠房、技術、人員,小米暫時都沒有明確訊息傳出,唯一公佈的只有港交所公告:小米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慧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
從以上資訊,完全看不出小米汽車製造進度,不過從造車新勢力過往經歷可以推匯出,小米造車最快也要三年。2014年11月,蔚來汽車成立,四年後交付第一輛車ES8;2014年中,小鵬汽車團隊成立,三年後首款量產車型正式下線;2015年7月,理想汽車成立,四年後旗下首款車型理想ONE上市。
蔚來、小鵬、理想,三大造車新勢力與小米類似,此前都沒有任何造車經驗,廠房、技術、人員都是從零開始發展,短則三年,長則四年,均可實現首輛汽車正式下線。由此可見,小米造車,大約三年就可以實現量產。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說實話,雷軍突然宣佈小米進軍汽車業,小黑在驚訝之餘,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此時此刻,新能源汽車恰好站在風口上,雷軍焉有不加入之理。
過去一年,新能源板塊引爆股市,特斯拉一年前收盤價才106.47美元,如今已漲到692.3美元;蔚來一年前收盤價才2.7美元,而現在已經漲到40美元。短短一年時間,新能源汽車股價紛紛暴漲,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更是一躍成為世界首富。
▲ 蔚來汽車股價一年上漲十幾倍
毫不誇張地說,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與傳統汽車不同,新能源汽車集成了自動駕駛、動力電池、智慧互動、5G 通訊等前沿科技,未來前景不可限量。隨著世界各國紛紛釋出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趨勢。
站在新能源汽車風口上,小米造車勢必會減少無數阻力。然而,這並不代表小米造車將一帆風順。
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遠超想象。行業領頭羊特斯拉飽受質疑,華爾街“空頭獵人”曾連續五年做空特斯拉。
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一直面臨各種艱難險阻,蔚來、小鵬一度面臨資金困局。2019年蔚來汽車淨虧損114億,創始人李斌甚至表示他窮盡所有可能性去尋求資金,卻還是沒有找到。
小米造車,特斯拉、蔚來經歷過的挑戰同樣需要再走一遍。比如人才緊缺,接近蔚來汽車的人士透露,在蔚來汽車成立之初,會花很多錢去傳統主機廠挖人,用150分的錢挖來100分的人,而這些人在市場上可能只能拿到90分或者100分的錢。
再比如產品質量,特斯拉、蔚來屢屢遭遇質疑,多半由於自燃、“趴窩”等新聞。小黑猶記得,有段時間新能源汽車傳聞不斷,特斯拉汽車車庫自燃,蔚來汽車長安街被迫停留一小時。小米造車,質量問題同樣需要注意。一有不慎,或許前期投入全都白費。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這句話說得確實沒錯,不過“豬”能飛的多高、飛的多遠,還要看自身硬實力。小米造車,挑戰絕對不小,正因如此,雷軍才要親自帶隊,賭上一生的榮耀,勢必要在這條賽道上闖出一條“血路”。
小米汽車,究竟長啥樣?
雷軍的決心大家都能感受到,可小米究竟要造一輛什麼樣的汽車,至今還是個未知數。好在雷軍是一位實誠人,在直播中透露了不少有關小米汽車的資訊。
▲ 雷軍直播
在昨晚直播中,雷軍向觀眾們展示了微博粉絲投票,結果顯示超過60%的網友希望小米做10萬元以上的車,8%的網友希望小米做30萬元以上的車。根據使用者反饋佔比,小米最終選擇10-30萬元的價格區間。
在主流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特斯拉model3 起售價為26.57萬,model S 起售價73.39萬;蔚來 ES6 起售價為35.8萬,ES8 起售價為46.8萬;小鵬P7 起售價為22.9萬,G3 起售價為14.68萬;比亞迪秦PLUS DM-i 起售價為10.78萬元,比亞迪唐 DM-i 起售價為19.78萬元。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成為明顯的價格分化,主流汽車品牌都不會只生產一款車型。小米選擇10-30萬元價位,或許說明小米將會發布多款車型,價格高低搭配,分別提供給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在昨晚直播中,雷軍提到了小米首款汽車車型。微博投票顯示,轎車和SUV的車型選擇投票各佔40%,因而雷軍表示,第一款小米汽車是轎車還是SUV,目前還沒有結論。小米汽車目前還在前期調研階段,第一輛汽車究竟長啥樣,估計雷軍自己也不清楚。
車型、外觀不好判斷,但是產品定位可以預測一下。新能源汽車領域魚龍混雜,各類車型高低不一。有獨樹一幟的跑車,有插電混動,有換電電動汽車,有主打迷你代步的小型車,還有使用氫能作為動力的汽車。
▲ 小米汽車不會涉足微型車
小米明確表示定位中高階,說明小米不會涉足五菱宏光mini這類微型車。氫能源在國內外都不是主流,小米也沒有理由選擇氫能汽車。接下來,可選擇的方向就很明確,分別為插電混動、換電、純電,代表企業分別為理想、蔚來、小鵬。
▲ 蔚來換電站
蔚來汽車換電模式需要在全國大規模建設換電站,且蔚來汽車售價昂貴,小黑個人覺得換電模式或許不是小米首選。插電混動優點在於續航時間長,缺點在於不夠清潔,仍然會使用汽油作為動力。因為,小黑私以為小米汽車採用純電作為動力的可能性最大,畢竟特斯拉也一直在造純電汽車。
小米汽車,誰來造?
小米汽車定位大體清晰,售價區間已然公佈,剩下的疑點大體集中在小米汽車代工廠上。眾所周知,汽車工廠不會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在造車新勢力企業中,蔚來汽車選擇與江淮汽車合作,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合作,理想汽車與力帆汽車合作。小米進軍汽車領域,首選的自然是與汽車代工廠合作。
在釋出會上,雷軍表示在過去75天裡,小米經歷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據瞭解,小米拜訪溝通的業內人士,就包括北汽、長城、比亞迪這樣的整車汽車領導。
從企業定位來看,長城汽車主要以混動、燃油車為主,純電動車佔比較低。不過長城汽車近年來銷量增長較快,去年全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7.38%,創下歷史新高。短期內,長城汽車或許沒有多餘生產線為小米代工。
▲ 長城旗下哈弗汽車銷量不錯
至於比亞迪,近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新能源汽車,旗下新能源轎車、新能源SUV、新能源大巴、新能源剷車一應俱全,同時比亞迪還在大力發展鋰電池技術與igbt 汽車晶片。
▲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家福
如果將特斯拉類比為汽車界的蘋果,那麼比亞迪就是汽車界的三星,既出售整機,也提供鋰電池、汽車晶片等零部件。小黑個人覺得,小米找比亞迪代工可能性不大,但是找比亞迪購買汽車零部件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眾多代工廠傳聞中,北汽藍谷麥格納可能性最大。2019年2月,北汽藍谷與麥格納國際奧朗愛爾蘭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一期規劃建設產能15萬輛/年。在這場合作中,最大的成果便是電動汽車平臺BE21。
▲ BE21
三電技術方面,BE21平臺動力系統符合國內和歐洲碰撞標準;自動駕駛方面,配備23個感測器、2個域控制器,支援自動駕駛做到2.5,也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實現輔助駕駛。最為關鍵的是,北汽藍谷麥格納願把BE21作為一個世界級的開源平臺,與全球同行共享,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品質的提升。
換句話說,選擇北汽藍谷麥格納,小米就不用擔心整車設計,這對一個新入門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訊息。
2021年,註定是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一年。小米、恆大、騰訊紛紛投身電動汽車領域。就在小黑髮文前夕,滴滴宣佈自主造車,成為電動汽車領域新玩家。對比數年前,電動汽車產業鏈已經日臻成熟,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為代表的電動汽車上游企業已經佔據不小的市場份額。小米此時進入市場,無疑是一個極佳的機會。
小黑相信,小米造車必然能成,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電動汽車企業或許會形成合力,衝擊以豐田、大眾為代表的傳統車企。電動汽車的時代,或許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