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新能源的朋友應該知道,超低的工信部綜合油耗是插電混動車型的一大賣點。對於動不動就1.X L的百公里油耗,消費者也是一頭霧水。特別是當插混車型匱電之後,實際油耗與宣傳的綜合油耗相去甚遠。那麼插電混動車型的百公里油耗是如何計算的?如果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大於100km,是不是意味著百公里油耗就為0呢?
業內對插混車型的油耗計算有一條固定公式,即綜合油耗=純油行駛油耗×25km/(25km+滿電純電續航里程)。比如一臺滿電純電續航55km的插混車型,其純油行駛的油耗為4.2L/100km,那麼它的綜合油耗=4.2×25/(25+55)=1.3L/100km。也就是說哪怕插混車型的滿電純電行駛里程為100km,它的百公里綜合油耗也不可能為0。
當然從公式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如果純電續航里程越大,在純油行駛的油耗相同的情況下,插混車型的綜合油耗也會越低。同時當我們得知插混車型的綜合油耗和純電續航里程後,我們也能反推出它的純油行駛油耗,當然這個油耗也是綜合油耗,實際純油行駛油耗會有浮動。不過它對於我們了解一臺插混車型的實際油耗表現會有不小的幫助。
雖然說平時開車時我們需要和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車距,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得不跟車較近以防他人加塞。這時除了自己主觀判斷車距外,前車的剎車燈是我們做出制動反應的一大依據。新能源車處於強檔動能回收時,其拖拽感還是比較明顯的,類似於燃油車輕點剎車的情況,這時它的剎車燈是否亮起對於後方車輛的行車安全影響不小。
而很多品牌的新能源車在執行動能回收時,後方的剎車燈並不會亮起,難免會存在安全隱患。目前已知的如北汽新能源、吉利EMGRAND EC7EV、比亞迪秦EV、江淮新能源等在動能回收時均不會亮起剎車燈,後方車輛只能通過車距來判斷剎車,如果遇到後方司機車距判斷不準,很容易發生追尾事故。
當然有些品牌的新能源車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比如特斯拉全系、BMWi3、蔚來ES8、DENZA、吉利幾何A等車型在動能回收狀態下會亮起剎車燈。而福斯Lavida純電還會根據動能回收力量的強弱決定是否亮起剎車燈,這點是比較科學的。比如燃油車在丟掉油門滑行時也會有發動機的干預制動,但是剎車燈並沒有亮起,其行駛狀態與新能源車處於弱檔動能回收時基本一致。湃客也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對新能源車動能回收時的剎車燈狀態進行明確規定,畢竟有些車型動能回收的減速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雖說追尾是後方車輛的責任,但是如果後方是大貨車,前車也免不了吃大虧。
其實按照規定,正常個人購買新能源車前就需要滿足私人充電樁的安裝條件。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4S店為了促成交易的達成,會幫沒有私人充電樁安裝條件的客戶解決手續上的問題。那麼有沒有私人充電樁,對於日後用車成本會有多大的影響?
我們假設一輛私家車一年行駛20000km,實際電耗為15kWh/100km,則一年需要3000kWh的電量。考慮到工薪階層的用車習慣是早出晚歸,許多城市都有峰谷電價體系,再加上很多車型已經支援遠端預約充電時間,所以我們假設最理想的情況是全年都能採用夜間的谷時電價進行充電。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戶為單位,每度電的單價與全年總用電量掛鉤,而新能源車的電錶其實也是算在家庭用電裡的。就拿上海為例,每戶每年3120kWh和4800kWh的用電量是兩個分水嶺,用電量越高單價反而越貴。我們假設原先每年1800kWh用電量,加上3000kWh的新能源車充電量後,每年總用電量就達到了4800kWh。那麼因為要給新能源車夜間充電,我們每年至少多支出3000×0.337約等於1000元的家庭電費。
如果沒有私人充電樁,使用公共快充的話,不同城市的充電單價略有差異。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的公共充電樁單價普遍在1-2元/kWh之間,有些還未算上因為在園區內充電而產生的停車費。所以湃客假設公共充電樁的充電成本為1.8元/kWh,則一年3000kWh需要5400元的電費。
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看出,有沒有私人充電樁對於每年用車成本的支出影響較大,相差的4400元幾乎可以覆蓋每年的保險費用了。而且本次計算假設每年行駛2萬公里,實際情況可能會多於2萬公里,行駛得越多,私人充電樁的電費優勢就會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