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機械化時代、電氣化時代和資訊化時代後,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來臨,人類世界正在從資訊化時代向智慧化時代過渡。
2020年,隨著汽車電動、智慧、網聯、共享“四化趨勢的快速演變,對於眾多車企都是風雲變幻的一年,很多車企在如何快速轉變策略絞盡腦汁,也有很多車企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一直是汽車行業的熱點話題。
2021年,基於市場空前的利好環境,造車新勢力依然在努力奮進。
中國實力
2021年3月,國內首款無人駕駛汽車——威馬W6,首批車輛發運儀式於威馬汽車湖北黃岡智慧製造基地正式啟動。作為首批發運的威馬W6,這批新車即將作為展車發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重慶、杭州、成都等地的智行合夥人門店,方便使用者到店實車體驗。
這是中國智慧電動汽車品牌不希望只做特斯拉追隨者的決心和信心。在威馬的佈局中,新車W6是國內首款實現特定場景下L4級別無人駕駛的量產車型。“我們手裡還是有牌的。”梅松林評價道。
在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品牌排行榜中,威馬目前不是出貨量最大的那個,但它在市場上的表現得到了眾多合作伙伴的青睞。百度Apollo、寧德時代、博世等全球首屈一指的品牌,都是與威馬有著深度融合得合作伙伴。可見,威馬是個獨具魅力的中國智慧電動車品牌。
其實,威馬心裡比誰都清楚,儘管新能源正值風口期,但目前能源生產供給結構和政府政策,並非一成不變。威馬考慮的突破點是使用者價值,為使用者解決高頻用車場景下的痛點,當智慧電動車的“購買”、“體驗”和“售後”都超越傳統汽油車時,消費者在未來買車時自然會優先考慮智慧電動車。
所以,當其它造車廠商還在圍繞著男性使用者的需求製造產品時,威馬獨闢蹊徑,敏感意識到,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對購買汽車擁有更高的決策權。所以,威馬全新W6透過Cloud-AVP錨定了女性這片細分使用者價值的釋放。
在一定程度上,W6的AVP雲端無人自主泊車系統與女性倒車入庫時的痛點互相匹配的十分精準。這一行為的本質是使用者價值的釋放,它實際上將汽車的商業模式,從售賣“效率硬體”轉變為售賣“使用者服務”。這種更加商業化的考量,一方面釋放了消費者的雙手、愉悅了使用者的車內時光,另一方面也更快推動產品成為人工智慧、雲、邊緣計算、大資料等技術的商業化落地。
威馬“智慧產品+口碑裂變”這種洞察使用者心理的數字化營銷,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據權威媒體汽車之家近期公佈的資料,中國品牌新車百車故障數PPH的市場均值為174(數值越小故障數越低,車型質量則越優),其中,威馬新車百車故障數PPH僅為77,在2020中國品牌新車質量報告中排名第三。
如此優異的表現很快引起了海外的關注。2021年,畢馬威釋出了《領先汽車科技企業50強》榜單,威馬是中國唯一連續四年榮登榜單的車企,繼續領先所有造車新勢力。
資本市場也對威馬錶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諸多投資機構渴望在舊行業紅利稀薄時,能緊緊抓住這個全球最大的結構性機會,捕捉到未來五萬億美元甚至更大賽道的領頭羊。
在品質和使用者體驗層面一直都不肯將就的威馬,正好符合了他們的期待。
2020年,威馬汽車以35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登榜胡潤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成為了新能源獨角獸企業中的唯一上榜者。
2020年,在“新基建”浪潮的推動下,智慧汽車頭號實力派“威馬汽車”,從全球工業網際網路+AI人工智慧的領軍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全球首個工業智慧領域獎項,位列“湛盧獎”智慧演算法領域第一。
這種被當地政府深刻認可的表現是其它車企不能比擬的。例如廣州的全部精力是廣汽集團上,而非小鵬;同樣,北京的主要注意力在北汽集團,理想的空間可想而知;而原本All in蔚來的合肥,在江淮大眾落地後,把戰略目光,轉向了後者。
可是上海不同,儘管上海有上汽,但威馬D輪融資的主角,除了上海市,還有上汽集團,這種支援力度是另外三家新勢力難以望其項背的。
細節迷、資料控
成立未滿六年,威馬卻同時受到使用者和資本的追捧,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一直堅持在細節和技術上自我打磨。
伴隨著技術的精進,威馬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那就是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資料積累”問題。因為在人工智慧時代,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等技術的深度學習都需要依託大資料進行分析和決策後,不斷的對現實場景進行校正和升級。
換句話說,未來的白熱化競爭階段,誰在積累資料階段不趕快卡位,那市場和資源就只能拱手讓人了。
根據梅松林博士的介紹,威馬的渠道採用線上線下並行多種方式來作為數字化的“觸點”。
事實上,早在2020年,經過6年積累的威馬做過一個重大決定:開設全球首家數字化使用者體驗中心。以場景化、沉浸式體驗,提供品牌展示、高階新零售、數字化體驗、高科技互動等功能,加速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帶到每一位消費者的身邊。
此外,在“走到使用者身邊”渠道戰略的持續推動下,威馬汽車還加速向全國三四線城市滲透。截至2021年3月,威馬新零售渠道網路累計近400家,是造車新勢力中使用者觸點佈局最多、覆蓋範圍最廣的車企之一。
這些舉措讓人不禁展望威馬對未來智慧電動車賽道的野心。眾所周知,目前智慧電動車上面配備的自動駕駛實際上多為“輔助駕駛”,仍在L2層面。而真正落地自動駕駛,其實是一個系統化問題,自動駕駛“AI”上的技術專利、資料積累都必不可少。
事實證明,先奪得銷量和資料者將搶先獲得新能源“降維打擊”能力。自成立六年間,威馬在全國銷量穩步拔升,場景資料積累以指數級增加。消費者們甚至把其品牌視為“新青年“的匹配,積累了“質高新潮”的品牌印象。
質量把關人
“門外漢看新能源智慧電動車生意簡單風光,而真正踏入之後才會發現有多難。“一位知情人士如此評價行業發展的挑戰。
當中之難,源於高新技術產業的長週期與大投入。事實上,每個新入局的巨頭第一款汽車產品落地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但這3-5年內,一切都已物換天移——政府政策、資本態度、消費者熱情,以及市場瓜分態勢都有可能發生巨大變化。
顯然,在質量這件事情上,威馬錶現出對其更深刻的理解。在全球,僅特斯拉和威馬兩家企業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價值鏈的全自控。其中,威馬是唯一控制了價值鏈全部核心環節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包括產品定義、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整車製造、電池包製造、線上線下營銷和服務渠道,同時,威馬也是新勢力中唯一自建整車及電池包工廠的企業。
這份在銷量、品控、技術、產業鏈上的全方位的把控,證明了威馬在汽車製造話語權上的把控力。就像蘋果最終要將構建生態圈一樣,積極自建智慧製造基地,意味著威馬已經為下一個戰場開始謀篇佈局,要牢牢地將所有的主動權鎖在自己手裡。
當然,能支的起這份野心的,必須需要硬核的研發能力和軟硬體人才儲備。
一方面,在技術方面,威馬汽車始終堅持正向研發,自主研發了可自由組合、自我進化的平臺化三電系統。目前威馬汽車三電系統已建立了完善的試驗認證體系,覆蓋了三電、底盤、安全、NVH、電子電器、車身內外飾、自動駕駛、智慧系統等9大驗證領域。另一方面是威馬強大的人才儲備體系。據悉,在威馬,硬體軟體人員比例是2:1。
事實上,經歷六年,威馬的實力和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當然,新能源造車是一個長週期的戰事,這場未來之戰,尚難測勝負。技術路線篩選、基礎設施建設、使用者體驗升級、數字化能力,每一個環節的建設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完善和豐富。只是,從其差異化打法和多樣化方案同時推進的表現來看,威馬在下半場的全方位佈局將變得愈發可期。
一個屬於威馬的全新時代,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