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易損件是指使用壽命較短的零部件,若汽車易損件得不到及時的更換,不僅會損傷車輛,還會給行車安全留下隱患。
那麼,對於汽車易損件,用多久後就要更換呢?
不同品牌對易損件保修期的規定有所不同,從最短的7天到1年或從1000公里到2萬公里不等。因為易損件的損壞難界定,保修期是遠短於整車保修期,如玻璃、燈泡、雨刮、剎車片等就很難斷定是否是車主使用不當造成。
1、雨刮片
更換週期1年!
雨刮片也算得上是車上最容易老化損耗的部件了,經過長時間Sunny的暴晒,雨水的洗禮,本身已經有一些“疲倦”,使用週期一般不會超過一年。車主可將雨刷拉起來,用手指在清潔後的雨刷橡膠上摸一摸,看葉片有無老化、硬化,出現裂紋就及時更換。使用雨刷絕不可以無水乾刮,不然會造成雨刷橡膠刮片和雨刷電機的損壞。
2、剎車片
更換週期6萬公里左右!
剎車片的好壞關係車內人的安全,絕不可忽視。前剎車片每3萬公里檢查更換,後剎車片每6萬公里更換,開車時剎車生猛,剎車片磨損較快,2萬多公里就換前剎車片。每行駛5000公里檢查一次剎車片,新剎車片厚度一般在1.5cm左右,當肉眼觀察厚度已經僅剩原先1/3厚度(約0.5cm)左右時,隨時準備更換。此外,制動盤比剎車片更耐磨,在更換2-3次剎車片時,更換一次制動盤。
3、蓄電池
更換週期6萬公里或2-3年!
汽車執行的過程雖然有電量在流失,但同時給電瓶充電。熄火後,電瓶等於停止充電而一味放電,加速電解液氣化流失。熄火後,長時間依靠電瓶電量維持音響系統運作,也會增加負擔。一般新車的原裝蓄電池可以使用3年以上,如果已經使用差不多兩年就要注意了。
4、火花塞
更換週期2萬-7萬公里!
火花塞會導致車冷啟動困難,行車時有頓挫感、怠速抖動,發動機加速效能下降、動力不足,油耗增加。鎳銅火花塞使用壽命為2-3萬公里,鉑金/銥金火花塞使用壽命5-7萬公里。車主若買了火花塞,也可以自行進行清洗保養或者更換新火花塞。
5、輪胎
更換週期5萬-8萬公里(成對更換)!
輪胎是所有部件中最容易耗損的部位,接觸第一戰線部位,很容易出事故。尤其是長跑高速或山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般更換週期是5萬至8萬公里,建議成對更換,如果胎紋深度低於1.6毫米,或者胎紋已經達到磨損指示標記時,就需提前更換。平時行車時儘量走平順路面以延長輪胎壽命。
6、正時皮帶
更換週期6萬公里或4年!
正時皮帶對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一旦損壞,氣門、點火工作會停止或者亂套,發動機不能工作,嚴重導致氣缸蓋損壞,發動機就需要大修。橡膠正時皮帶最好在4年或6萬公里時更換,如果裝配的是正時鏈條,就不必受“4年或者6萬公里”的約束。
7、機油、汽油濾清器
換機油時一定要換濾清器!
更換時具體看機油的品質是礦物油還是合成油,礦物油5000公里或半年、半合成機油7500公里或半年、全合成機油10000公里或一年。汽油濾清器,外掛式的汽濾更換週期是10000-20000公里,油泵一體的建議60000公里更換。
8、空調濾芯
更換週期一年!
更換空氣濾芯的時間主要還是看外部環境,一般情況下,空氣濾芯的保養週期是1萬公里或者半年左右一次即可,在霧霾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用車,最好是3個月更換一次。
9、制動液
更換週期5萬公里或2年!
過期的制動液會產生乳化變質,最後造成制動效能下降甚至失靈。覺得制動液沒有變黑,剎車不軟就沒有必要更換是錯誤的。根據氣候、環境條件、季節變化及工況及時檢查其品質效能,通常制動液在使用兩年或5萬公里後更換,更換時要搞清楚是DOT4還是DOT3。
10、變速箱油
更換週期6萬公里左右!
自動變速箱要經常檢查油位和定期更換,以福斯系列車型為例:裝有自動變速箱或手動變速箱的車輛要求每六萬公里必須更換自動變速箱油和油格。建議更換週期是6萬公里左右,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變速箱油不能混用。
總結:
定期檢查保養愛車,對自己,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都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