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10月9日,一份疑似平安銀行的內部郵件引發輿論炸鍋。郵件指出獵豹汽車、力帆汽車、華泰汽車、眾泰汽車將在年底進入破產程式,引發上下游壞賬,要求排查。

根據截圖洩露的內容,具體措辭為“請各經營團隊對存量客戶是否涉及上述車企上下游產業鏈情況進行風險排查,如有涉及,應詳細了解客戶受影響情況,並根據影響程度及時制定風險緩解方案,請各分行於2019年10月10日(星期四)下班前,將風險排查情況(格式見附件)反饋分行”。

報警沒用

10月10日,四家車企分別發表宣告,否認進入破產程式,聲稱自家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其中眾泰還態度強硬地稱“己經向公安部門報案”。

而另一方平安銀行也迴應稱,“這是相關部門及時根據巨集觀經濟情況,及行業、企業經營變化等資訊,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存量客戶進行風險排查,屬於常規風險管理動作。”

嚴格說,平安銀行是有責任的。而平安銀行試圖梳理清楚,這些相關企業的債務情況,是分內之事,也是自身業務範圍內的正常操作,但顯然沒有權力洩露客戶資料。儘管洩密途徑未知,但訊息來源是確定的。

不過,四家車企極力否認的,並非“洩密”,而是“破產”前景。這才是足以動搖供應鏈和資本市場、消費市場信心的大問題。

同樣,既然是前景,就不是一個既成事實。對於前景,可以猜測,也可以預判,卻不用承擔“造謠”的責任,而且,銀行風控系統就是做這個事情的。何況,眾所周知,被點名的幾家車企,眼下的經營狀況都堪憂。所以,報警沒用,警察解決不了這事兒。

2019年汽車市場遭遇連續下滑,至今未能走出頹勢,同樣是人人心知肚明。增量市場變成“內卷市場”,首批犧牲者是哪些企業呢?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運營先於市場大勢見頂,然後陷入失血休克的危機當中。所有的戰略規劃、新產品計劃、運營方略,一股腦地都成了廢紙。

競爭力、產品力弱、遊離於主流市場邊緣的車企將首當其衝。其中一些主機廠和Tier1、Tier2供應商不斷傳出停工、減薪/欠薪、裁員的訊息。不管他們是以高溫假還是低溫假的名義,不景氣到一定程度,必然危及現金流。

風控警鈴

套用托爾斯泰的話,好的車企,各有各的好,糟糕的卻是一樣的糟糕。

華泰今年為資金所困,危機日趨表面化。三大生產基地停產,債務暴雷。已經有銀行因債務糾紛,請求法院凍結華泰及其實控人張秀根的財產。華泰夏天到期的公募債和私募債都有逾期、違約的嫌疑。華泰惹上的債務官司正在迅速增加。這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也是恐慌性“擠兌”。他們擔心,提告晚了,會導致查封不到像樣的財產,以至於無法主張自己的債權。

銀行風控警鈴大作的結果是瘋狂抽貸。緊接著是合作伙伴通過司法途徑主張債權,其中包括上游所有直接供應商。如此一番生猛操作,如果沒有強力資金解套,即便華泰目前還能勉強維持,也很快將被逼垮臺。

此前龐大債務危機就是如此,直到地方政府、銀保監會、證監會出面組織成立“債委會”,停止逼債,維持龐大正常運營,從而確保其償債能力。

華泰引進的戰略伙伴富力地產,能否拯救華泰於水火,要看華泰陷得多深。華泰此前的操作,包括抵押拿地、固定資產反覆套現,都被指為華泰“原罪”。但華泰在汽車主營業務上運營不力,品牌力和產品力都趨於邊緣化,是其淪落到今天境地的主要原因。

民企兩條路

力帆也是民企,遭遇供應商索償600萬貨款,只是小意思。力帆因債務涉訴金額超過26億元,因為融資逾期導致大股東股份凍結,凍結率為97.28%。也就是說,大股東自身難保。

截止2019年Q1財季,力帆負債193億元,負債率達72%。上交所已發問詢函。力帆去年底將乘用車資質賣給車和家,得到6.5億元,之於茫茫多的債務,杯水車薪。力帆今年上半年燃油乘用車銷量2萬輛,新能源車1257輛。資料慘淡。力帆逐漸失去造血機能,目前只有兩條路,一條自救,尹明善不惜代價自掏腰包貼補;另一條是賣身求救,賣掉資質和硬資產,找接盤俠承接債務。

但是,前提是假想中的白衣騎士認可力帆自承的資產價值。如果盡調結果是資不抵債,那麼賣身的買賣必黃,畢竟孫巨集斌殷鑑不遠。

眾泰貌似比前兩者狀況稍好,畢竟惹上的債務官司不多。但欠供應商的錢,以至於拿不到配件、經銷商大面積退網、欠薪停產、尚無國六產品,這些事一件不缺。據公開披露的眾泰半年報,淨利潤-2.9億元,淨現金流-4.9億元,每股收益、資產收益率,一連串的負號,無需贅言。

遭遇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雙重不信任票的民企,一旦失去了用產品造血的能力,剩下的路,一個都不美好。

國資可續命

而獵豹所屬的長豐集團,今年最大的新聞是全員降薪10-50%,算是好訊息。後來網傳部分停工,尚未得到證實。不過,銷量數字是實實在在的,上半年銷量2.83萬輛,剛好與力帆成為難兄難弟。

獵豹汽車有軍工背景,2009年被重組為湖南長豐。但2013年起僅保留長豐10%股份,重點發展自家品牌傳祺。獵豹汽車母公司長豐集團被湖南國資委全資控股,這是獵豹不同於前三者的最大資本。

儘管遭遇困境,只要湖南國資委肯出面牽頭,為其安排資金支援或者引入“給力”的戰略伙伴,最慘也能掛牌出售,不至於關張了事。

國資背景的車企,做的再慘也不會“猝死”。狀況更糟糕的夏利,經歷了停工待售、掛牌流拍,即便不算“活的好端端的”,也是音容宛在,尚未除名。

如果我們承認正常經營活動是企業活著的標識,那麼,停工停產、停止償債付款,就算企業死亡的科學定義。按這個標準,一大票車企都可劃為“腦死亡”。

問題是,“醫生”也許有能力為其插上呼吸機續命。只要還在喘氣,就拒絕宣佈其”臨床死亡“。大家還能怎麼辦,等著唄。直到再也拖不下去了為止。

從這個角度,是否“宣佈”只是履行手續而已,從運營角度,它們早就不是活生生的企業了。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電動車你慢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