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總是要有人“撐”的。
續騰訊7000萬增持蔚來汽車之後,理想汽車也迎來了“金主”。
6月24日,有訊息稱,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即將獲得5.5億美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是由美團5億美元領投,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跟投剩餘5000萬美元中的3000萬美元,投後估值公司估值達40.5億美元,目前交易在進行中。
針對此訊息,雙方均給出了“不予置評”的迴應。
“同樣的6月,同樣的主角,同樣的迴應。”這一幕,扉旅小編總覺得似曾相識。
2019年6月17日,一則“美團王興押注理想”的訊息在網路上炸鍋。據報道,理想汽車將完成C輪融資,而美團CEO王興則是領投人。隨後,雙方紛紛迴應, “不予置評”。(此處,可細品。)
但汽車圈內總是不乏 “真香定律”。兩月之後,實錘來襲,理想汽車宣佈完成5.3億美元C輪融資,2. 85億美元來自王興個人。此外,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也出資了1500萬美元。
如此真香戲碼,不知此次能否再度上演。
美團的心思王興是有“理想”的。
這麼多年來,王興一直保持著每天發飯否的習慣,或記錄,或思考。
從自己的飯否網成立之初,王興作為超級大V,十年鍵盤不輟,活躍得像個高仿號。從去年開始,他又將自己化身為“汽車評論員”,聊得最多的則是與他有關的理想ONE。
近日來,王興更是頻頻為理想“站臺”。5月29日,在拿到自己的理想ONE後,王興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可以代替原有的富豪XC90和特斯拉Model S 了。
此外,王興還分享了其老爸在體驗過理想ONE後,準備把賓士S換成理想的故事。
對於理想汽車,王興是花了錢的,由此全家造勢也在情理之中。
而理想也沒有辜負王興的“良苦用心”,不僅成為了行業黑馬,甚至還提前完成了KPI。
6月16日,理想ONE也迎來了第10000輛使用者交付儀式。自2019年12月正式開始交付以來,理想汽車僅用六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第一個10000輛的交付,其中包含了春節假期和疫情的特殊時期,創下了中外造車新勢力全新車型的最快交付10000輛的紀錄。
“理想ONE這款車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不妨礙它將來會在中國汽車產業史上佔據一席之地。”言語之間,王興毫不吝嗇的讚美。
但讚美之下,有著商人屬性的王興,盯上的可不止是那麼一畝三分地。
“投資者、代言人”,遠遠滿足不了王興的野心。“此次再度入局,他想要的,或許更多的是理想汽車手上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與未來出行業務相結合的想象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
事實上,無論是王興個人,還是美團,近兩年在汽車出行領域早已動作頻頻。
而王興的這場出行夢,從2017年春天開始。
那一年,美團打車橫空出世。
此後,開始在全國攻城略地。美團打車的發展甚至引起行業霸主——滴滴出行的高度警覺,一時間狼煙四起。
2018年4月,美團再度出手,以股權和現金的方式收購摩拜。與此同時,摩拜共享汽車也正式推出,首款共享汽車——DEV1在多地開始投入運營。
2019年1月,美團宣佈與法雷奧、晶片巨頭英偉達和義大利汽車設計公司Icona簽署戰略協議,意在打造美團的無人配送小車。
種種跡象表明,王興對於出行領域的重視與野心。
“雖然短期看不到美團和理想的戰略協同性,但智慧電動車的終極目標指向自動駕駛,這被認為是出行行業的最大變數。”
上述人士指出,美團之所以加註理想,應該是更多考慮在一個看好的產業賽道上。長期而言,在無人駕駛技術與語音互動成熟之後,不排除雙方嘗試線上下生活交付場景做一些創新性嘗試。
誰的江湖?騰訊出手,美團來襲。
造車新勢力的背後更多的是BAT的江湖,外加TMD。
一群“門口的野蠻人”,正試圖通過行動證明造車夢可變成現實。
最早上市的蔚來是騰訊提前鎖定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和騰訊不僅是深度合作的關係,而且騰訊同時是蔚來的第一大資本股東。而阿里對小鵬一次性注資7億美金,可見真心。
大舉進場,BAT背後打的小算盤無非三點:“一是有錢任性,下注未來;二是賦能新能源車,加速孵化;三是拓展已有業務的邊界,讓服務進入車內(賺更多錢)。”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汽車製造業的複雜度超過了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想象,燒掉近百億資金後,造車新勢力的產品才走向量產,且銷量提振緩慢,幾乎仍面臨著百億資金的窟窿。
事實上,跨界造車不止於一場資本遊戲,這場由BAT發起的“淘金熱”,在開啟耐力賽“優勝劣汰”的同時,也在被市場所挑選。
“現>
-
1 #
-
2 #
其實仔細想想很多車廠就是組裝廠,自己沒有研發,這樣的工廠能有競爭力嗎
-
3 #
有人甚至表示不看好理想是因為“最近自燃了”
-
4 #
結尾還要黑一把,明明沒有品質問題的結果,還要黑。有錢拿吧
支援王興,幹倒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