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造車,在今天是一件挺時髦,也很沉重的話題。

原本一潭死水的汽車工業,如今似乎成了一潭渾水。

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把時間往前推個小二十年,擁有一輛小汽車,對中國人民而言,那是尊貴身份的象徵,也是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

造車,它難不難,肯定不簡單,尤其是在那個年代。別說一輛車,就連一個稍有塊頭的家電,都需要從國外引進生產線。

更別說“複雜程度”之高的汽車產業。

汽車產業有著“工業中的工業”的美稱,更是有被譽為“工業之魂”。發展民族工業從汽車做起……早在建國初期,咱們的領導人就有過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想法,1958年國家領導人坐上了第一臺國產東風小汽車,“造車”算是如願了。

可後來呢?後來吧,覺得坐小汽車是不符合國情……

沒有的時候吧,你羨慕別人有,如今有了吧,你又不好好珍惜,丟得啥都不剩……

直至改革開放初期,又需要它了。

怎麼整,技術積累什麼的,人才儲備,啥都沒有了,以前撿起來的一些東西,全扔了。只好從西方去借吧,要借可以,但不能白給是吧,得有條件作為交換。

西方以技術入股,換取中方龐大的市場,賺的錢,一起分。

有人搶食咋辦?外來廠商不允許進入,內部搶食,直接不允許涉足汽車行業。

這就出現了,西方汽車品牌進入中國,需要和本土汽車三巨頭廠商以合資的方式進來,如“X汽XX” 的……否則,嘿嘿。

不合作的,直接拉過來賣,可以啊,高關稅壓得你喘不過氣……只要你扛得住。

國內的汽車品牌想分一杯羹,咋辦?除了指定的幾家,其餘不準玩。

記得當年安徽的一家汽車廠,偷偷摸摸地倒騰了幾年,還不敢吱聲弄出個“九五一工程”來做掩護,就是第九個五年計劃的一號工程。

還算爭氣,1999年奇瑞第一款車成了,可是難產啊。直到兩年後,以“賣身”的方式才從北汽手裡拿到一張準生證。

奇瑞,可算是成了,但奇瑞走的路,真是,憋屈,真是,窩囊。

正因為這樣的,國內的保護傘,西方的技術加持,自己還幹啥呢,數錢唄……

不思進取的幾個國企汽車廠商,躺在西方的汽車品牌商的懷裡,仗著家世的優越,更加肆無忌憚的揮霍。

賺得是鉑滿盆滿,丟得是褲衩都不剩。

可憐,幾個如奇瑞,吉利,長安,比亞迪……這樣幾個自主品牌,偷偷摸摸的,從農村包圍城市,打出一片天地,被帶各種帽子。

技術差了點,經驗少了點,沒關係,慢慢來。

十年寒窗苦讀,終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傳統汽車的三大件,能自己搞了,但不咋地

新能源汽車的三電,不但能自己搞了,還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領跑。

只能汽車的,網聯車機系統,感測器硬體……如今又出了個高精度地圖,外加雲端儲存,智慧計算,徹底打破了智慧汽車的“個體戶探索”,進入了一個,“個人+平臺”新模式,開啟了一個萬物皆可數字的新時代。

1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新能源重點是安全,然後才是輔助駕駛,國產汽車崛起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