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這將是一個挨噴的話題:你會選擇中國產車嗎?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個話題同樣也是。

你選擇中國產車,支援國貨,是愛國品質的表現;選擇合資或者進口的車型,追求品質和檔次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如果讓目前的我來選擇的話,我還是選擇進口或者合資品牌的車型。

說中國產車都好,這是昧著良心瞎說,說它都不好,是對不起中國產的很多車型。

先說中國產車的最大的優點吧,就是價效比極高!

像很多合資車企的車型,在進入中國之後,都會進行減配的操作。比如皮質內飾變成織布內飾,甚者還有對底盤和懸架材料的偷工減料。

但是在中國產車的身上,這現象幾乎是看不見。每一款車型的頂配幾乎都是逆天的存在,即便是低配車型上的配置也是不亞於同級別合資車的中端水準,關鍵是價格還更有吸引力。

比如座椅加熱,這個配置至今在中端的合資車上,還是需要高配車型才有的配置,而在中國產車中彷彿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配置。

很有力的一個證明就是,以前的價效比是韓系車的代名詞,而這幾年的韓系車諸如起亞現代,銷量都不咋地。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幾年的強勢發展,在外觀、品質牌的選擇性,車型的豐富性等多方面都超過了韓系車,所以韓系車這幾年消失的份額很大一部分都是被中國產車型瓜分了。

當然了這其中政治因素不考慮。

所以在現在來看韓系車和中國產車這兩個分派,中國產車從一開始的借鑑,到現在的追平甚至超越,是中國產車的一個進步的歷程。

韓系車之所以就是不慍不火的調性,其根本原因是其沒有核心技術,比如發動機&變速箱的研發和調教。

韓系車開起來的感覺:就是1.6的機頭,在起步的前半段就能給人一種2.0T的感覺,感覺這車動力不錯呦,但是速度上了60之後,死踩油門,轉速拉昇,動力也就那一點點。

中國產車目前也在這個瓶頸處。縱觀國內車企,能獨立出色研發並調教發動機的不多。

長城在前期是採用三菱的機器,並在長時間中,慢慢地開始自己發動機的設計研發,同樣走這條路的還有奇瑞。

吉利這兩年在發動機這一領域造詣頗豐,整合了富豪的技術,併入股了戴姆勒,技術層面有了顯著的提升。

相對於國際品牌的BBA和“兩田一日產”,發動機這一方方面的研發,還差好大一截。

第二點就是發動機變速箱的匹配。

目前國內AT和CVT變速箱都是短板,只有吉利和奇瑞在這其中有著自己研發的產品,其他的車型幾乎都是採用進口的變速箱。

好在中國產車在雙離合的領域的表現還是不錯,長城、吉利等車企和世界變速箱製造企業博格華納共同研製的雙離合的波箱,在VV7的上的駕駛體驗,他的換擋邏輯以及換擋速度,都是能和福斯雙離合的一較高下。

但是中國產車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上,就顯示出差距來了。很多中國產車在使用了三四年之後,在換擋的過程的頓挫感會很明顯。

相比之下,合資的車型的表現會更好。畢竟大廠的匹配調教這一方面拿捏的更穩。

說起了調教,不得不說的就是底盤了。

有句誇張的話就是:三分靠硬體,七分看調教。雖然這句話和誇張,但是很在理。

舉例說明:BMW的運動、日產的舒適。這些大廠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所設計的車型、參加的種種競技比賽都是其寶貴的財富。

相比之下,中國產車二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這一方面的欠缺,也是情理之中。

中國產車確實還有很多要發展的地方,但是欣喜的能看到領克03+的種種優異表現,表明中國產車在進步,這個事實不可否認。

但是至於到底買中國產車還是合資車,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我偏向於省心可靠耐用,所以我還是選擇合資的。(韓系除外。前文已經PASS掉了)

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品控上,我目前覺得都中國產車都要差點意思。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氫燃料電池MPE平臺 福斯推動氫動力車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