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97年生,在這個日漸強調“年輕化”的汽車市場,我認為我有一定的話語權。這是我第一參加試駕活動,就不假裝老司機了,僅以一名普通90後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觀點。
底盤紮實、動力從容
先說優點。有著的背書,再加上多年的造車經驗積累,奔騰T99的操控、底盤素質是到位的,底盤濾震感覺跟我開過的福斯、奧迪並沒有質的區別。T99基於運動型M3平臺,搭載CA4GC第三代發動機,平順性方面也做得不錯,極少讓我感覺到渦輪遲滯,可能這就是2.0T發動機+8AT的“從容”吧。這一路開下來,我這笨拙的右腳也沒有遭到同行三個乘客的投訴。
論及動力,在不同速度下,我地板油過幾次,油門稍顯遲鈍,沒有明顯的“推背感”,但超車或變道的時候,T99從沒讓我難堪過,非得找個形容詞那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夠用”了。
內飾亮點
車廂的車機和儀表盤看起來挺高階,雖然好像似曾相識;內後視鏡採用流媒體設計,顯示效果非常棒;前後座椅都蠻舒服,後排地臺也很低,座椅包裹、承託感之類的倒沒仔細體會,只知道駕乘一天後,身體毫無痠疼感。
圖注:聽說如果路上不小心撞死了一隻羊,少說得賠一萬……
剎得住但有點慌
缺點則主要集中在一些細節問題。
在我心裡,動力可以“夠用”,剎車就一定要“很夠用”。我試駕的路段是雪山的下坡,那對於這1.78噸重的車,剎車更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大西北的雪山景色美,參照物也大,開到80km/h的速度感跟平時開50、60km/h差不多,途中有幾次稍顯急促的剎車T99也都很好地勝任了,剎得住,且腳感也不錯。那問題出在哪?
T99剎車前半段的制動力釋放較少,也就是剎車得踩得比較深,稍微讓人有點恐慌,尤其考慮到我所開的路段。這種設計可能是出於舒適性考慮,但對於喜歡安全感的我來說,這算是個缺點。
車廂設計有待完善
作為一名業餘音樂人,開車不聽歌是不可能的,那麼調節音量則是剛需。可能由於我們開的是試裝車,我們車上方向盤的音量鍵是壞的,按下去只能切歌。中控也沒有實體鍵或虛擬鍵以供調節音量,最後我只能通過不怎麼聰明的語音助手來操作,實在令人惱火。
說到語音助手,那就不得不提及這個充滿噱頭的“全系投影小妹妹”,第一感覺蠻新鮮,但是放在這個“旗艦SUV”裡面,難免顯得不夠沉穩,甚至有點朋克。
再就是轉向撥杆的操作聲音不太悅耳,我還是更喜歡傳統的“踢踏踢踏”聲。
相比起這個“水晶擋把”,我會更喜歡標配的普通擋把。
此外,T99後排扶手的杯架蓋很容易被誤觸開啟。而後排出風口下方的點菸器更是讓我不解,畢竟對於年輕人來說,USB介面可比點菸器重要,嘿嘿。
“BESTUNE”這個尾標是奔騰的英文名,我猜也寓意“best tune(最棒的調教)”,綜上所述,我覺得“best tune”不足,“good tune(好的調教)”還是有餘的。當然關鍵還是看價格,官方預售價15.99-19.99萬,釋出後價格還會降點。如此一來,你會考慮嗎?
最後還是要勉勵一下自己多讀點書,不然看到祖國大西北的壯美風景時只會“臥槽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