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字當頭的車市寒冬裡,剛過去的9月雖環比增長,但同比資料依舊是一個“降”字。銷量下滑並不意外,但讓人意外的是,新能源的三連降。
新能源一直是車市寒冬中的一枝獨秀,它的增長讓車市在寒冬中仍顯生機,現在就連新能源都開始下滑了,還有誰能拉動中國車市的?
新能源車“大咖”領跌
比亞迪釋出的銷量資料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9月銷量為13681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去整整一半。
更為重要的資訊是,從6月開始,比亞迪新能源的持續銷量下滑:6月25849輛、7月16010輛、8月16100輛,到了九月份下滑到了13681輛。並且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跌幅從11.8%增加到23.4%,再到現在的50.97%。
細究比亞迪新能源車同比大幅度下滑的原因的話,一方面是去年比亞迪新能源在去年9月份的銷量基數比較大;另一方面那就是從6月份開始的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變動,補貼退坡對新能源車細分市場的影響力實在是太過巨大了。
如果僅僅從這兩個因素上看,比亞迪的新能源三連降還屬於市場的正常態勢。不過,我們需要看到另外一點,今年比亞迪的新能源產品新增了多款產品,僅E網就釋出了e1和e2,再加上唐EV等既有車型的電動版,在售車型數目遠比去年多但銷量卻直線下滑。即使刨除其他品牌新能源產品投入增多,導致競爭加劇的因素,比亞迪的新能源下滑真的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了,車市的低溫環境已經蔓延到了新能源領域了!
新能源車市跌跌不休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杆企業除了比亞迪,還有一個要算北汽新能源了。如果只是比亞迪一家銷量下滑的話,還並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雖然它的市場份額比較高。但北汽新能源的情況也並沒擺脫車市的影響。
北汽藍谷披露9月份產銷量資料表明,9月,該公司產量為3420輛,相比去年同期的13711輛下降75%;銷量為10009輛,同比下降13.4%。今年1-9月,公司合計產量22753輛,同比下降63.3%;雖然銷量下滑的幅度比比亞迪要小,但北汽新能源也處下滑態勢。
如果這兩個企業的銷售情況還不扎心的話,不妨再來看中汽協的相關統計資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產銷資料顯示,9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下降較快,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萬輛,銷量同比大幅下滑34.2%。從月度銷量資料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今年6月份達到15.2萬輛的高點之後,7月份銷量跌去一半,只有8萬輛,8月小幅回升至8.5萬輛後9月份再度回落至8萬輛。
新能源下滑,誰能接過大旗
雖然新能源已經進入下降模式,但仔細比較其中仍有可喜之處。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7.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9%和20.8%。
新能源車中佔比超過了70%的是純電動車,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1.7萬輛和69.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9.2%和27.8%;主要下降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0萬輛和17.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5.4%和0.8%。而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15輛和1251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7倍和7.6倍。
純電動車銷量和佔比都在增長,燃料電池車銷量算是巨幅增長,看上去新能源車仍生機勃勃大有可為。但新能源車補貼的退坡並沒有過去,其影響才開始顯現,而燃料電池車的補貼也會如期退出。如果新能源車市也同整個車市一般繼續沉降,誰還能接過大旗拉動整個車市升溫,上漲?
-
1 #
-
2 #
比亞迪高檔車太貴了,很多人在等唐DM和唐EV降價入手的,每臺車降五萬元銷量就增長了。
-
3 #
充電樁很難在小區安裝,也是原因之一。
-
4 #
問題關鍵,現在大家收入跟不上物價和樓市上漲。比例嚴重失調,新能源確實不錯。但是沒有購買力!農民15年前小麥1塊一斤,蘋果2塊一斤。15年後還這個價,再看看物價。沒有錢買個毛線,銷量自然下滑!
-
5 #
新能源成了國內各大汽車廠家的蛋糕,而車的品質和電池沒有一個靠譜的,價格上虛高又不耐用。
-
6 #
主要還是相比燃油車貴太多,款式又少,好看配置高點的話價格貴得離譜,燃油車十萬左右的中國產車配置很好了,但是換成純電的就要接近20萬
-
7 #
縱觀世界車市,中國汽車價高質差,降價提高品質是必須且必然的。
-
8 #
電池爛了買很貴,電池搞好,應該好賣,
-
9 #
看比亞迪明年超級電池出來得情況
-
10 #
北京新能源不排隊放開購買,你試試,銷量飛上天際
-
11 #
油混和純電都降價兩萬買的肯定多,在多大數老百姓眼裡花二十來萬買個中國產新能源不如買合資的關鍵還保值
-
12 #
內部已經聯盟,電池太好影響行業持續發展!
-
13 #
新能源車根本不是按照成本加利潤的方式定價銷售。耍流氓的
-
14 #
誰說新能源車一直在跌,沒看到價格一直在漲漲漲麼?
-
15 #
特斯拉會接過大旗的
-
16 #
新能源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
17 #
電動比燃油車都快翻倍了!有這錢,還是加油吧!
液態三元鋰電池不靠譜,固態鋰電池又技術成本受限.算了以後還是建議玩氫燃料電池,日本南韓都目前還不錯,大面積中國產大面積生產成本應該比日韓便宜,加氫站建設幾個試點先做商業用車,在慢慢弄家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