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河南安陽特斯拉“剎車失靈案”過去近80天,人們對這一事件的認知,依然雲裡霧裡,不得要領。
到底誰對誰錯,人群分裂成兩派,一派痛罵特斯拉滾出去,一派痛罵特斯拉女車主無理取鬧敗壞了我國商業環境、降低了特斯拉車主的“高知高收入”身份屬性。雙方吵得不可開交,至今沒有結果。
無獨有偶,4月17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同樣發生一起特斯拉車禍事故。不同的是,得克薩斯州特斯拉事故發生了致死事件,兩位駕乘者身亡。美國公權力部門開始展開調查,23天后,5月10日前後,美國方面第一個針對事故的調查報告出爐。
那麼,針對差不多同類型事故,中美兩國在調查手法上存在什麼樣的差異呢?我們雲對比了一下。(如有誤傷請多見諒)。
特斯拉中國安陽女車主“剎車失靈”案
1、2021年2月21日,河南安陽張女士父親駕駛特斯拉(特斯拉Model3進口標準續航版)行駛在安陽341國道南段村段,發生了“剎車失靈”,後解決未果,張女士開始維權,從而進入公眾視野。事故並未發生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當天,當地交警出具了事故責任認定書。這裡公權力部門第一次出現,不過和調查無關。
2、3月9日,事故發生後,張女士與特斯拉多次溝通未果,在當地發生坐車頂、僱模特維權等行為,所屬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鄭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次組織雙方調解,未果。這是公權力部門第二次出現。
3、57天后,4月19日,張女士所訴“特斯拉剎車失靈案”仍未解決,張女士來到上海車展特斯拉展臺,站上車頂大喊“剎車失靈”維權。
4.19上海車展特斯拉車主跳車頂維權,剎車失靈,昨天剛瞭解到茂盛城市花園特斯拉起火事故內幕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別買特斯拉,買了出事你只能這麼維權,相信RM ,相信XX,後半句是什麼?自己腦補,我負責任地告訴你,絕對沒用!不僅沒用,適得XX,成語接龍,自己接,言盡於此。
影片號
4、4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宣佈張女士因“擾亂公共秩序”行拘五日。公權力部門第三次出現,不過和剎車失靈案本身無關,而是另一個案件:擾亂公共秩序。5、4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文,“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公權力部門第四次出現。6、4月21日,中消協表態:企業經營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費者。公權力部門第五次出現。7、4月22日,中國市場監管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旗下報紙)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最新獨家!事故發生前一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特斯拉如是說”,這篇文章原文釋出了特斯拉提供的最新證據和讀解,引發大量分析、討論。特斯拉8分鐘之後對這篇文章進行了轉發。
8、4月2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文,“智慧網聯汽車亟待建立資料可信監管體系”,並宣佈相關平臺6月上線。公權力部門第六次出現。9、4月28日,中汽協提前釋出“汽車資料可信存證區塊鏈平臺”。10、5月7日,特斯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一直以產品質量問題為重點,全力推動車輛進行相關部門指定或監督下的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事宜,爭取幫助張女士儘快迴歸正常生活。但截至目前,張女士一直不同意接受相關部門指定或監督下的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5月12日,國家網信辦釋出《汽車資料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特斯拉第一時間進行了轉發。這一徵求意見稿強調的重點是汽車資料安全,疑似和安陽女車主案並無關係。
由此,上述共10條線索,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公權力部門。除了媒體、自媒體、個人存在前往事故現場實測、取證的調查行動外,也許是事故性質激烈程度、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公權力部門介入了此事件的實地調查,大家更多地採取了雲辦公的解決方案。
同期,國內還發生了一起特斯拉“失控”案。5月7日,廣東韶關湞江區五里亭鳳凰路,一輛特斯拉轎車追尾碰撞一輛小型貨車,特斯拉司機當場死亡。媒體調查再次成為人們瞭解這一事件“真實情況”的唯一視窗。
“5月8日,有記者重訪事故現場,透過對比事發監控影片現場測算,發現特斯拉追尾前0.5秒內的車速或已達158km/h,而事故路段限速60km/h。此外,從特斯拉車主的多位親友處瞭解到,車主為當地退休警務工作人員,年齡在60歲左右,發生事故的特斯拉為2021年1月購入。”
公安部出馬?媒體的這個論斷怎麼來的呢?筆者溯源了一下,據南方plus(南方報業傳媒)5月9日報道:下午4時,記者在韶關市交通清障拯救中心,事故違法車輛停放場看到,被特斯拉追尾的貨車已被拖至該場地。據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涉事特斯拉也被封存在該停車場,有專人24小時看管,目前公安部專家組正在趕往韶關,接下來將對該車進行全面檢測。
圖:南方+
不過這和河南安陽女車主案相比,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但總體上,到底哪個部門對智慧汽車失控、致死這個型別的事件、案件負責,國內並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人主動請纓第一時間跳出來擔當。其中交警和消防部門,發生事故時不得不出來,這是另一種情況。
正是因為遲遲沒有公權力部門為相關事件定性,河南安陽特斯拉剎車失靈案在社會上引起的紛爭五花八門,越來越像一場全民輿論對罵狂歡,有些情節更像是一場鬧劇。
近日,有廣東男性特斯拉車主透過網路表示:已起訴河南安陽女車主,因為她的維權導致他作為特斯拉車主遭到了歧視。該車主稱,河南安陽女車主應該拿起法律武器維權,而不是鬧事。這位男車主還發了一個續集,說是“我刻意的放大了情緒,以增加影片的感染力”“這是我的一次測試”,諸如此類。
另外一個方向上,民間甚至出現只要一有交通事故,就往特斯拉失控身上硬貼。事故主角有時不是特斯拉,為了不至於錯過熱點,自媒體在釋出時,常常第一時間寫成特斯拉失控、剎車失靈。這種輿情令人心驚。
對比一下美國4月17日發生在德克薩斯州的特斯拉致死案,相關部門到底是怎麼調查的呢?我們在這裡也簡單梳理了一下:1、2021年4月17日晚,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公路上,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行駛期間撞樹並引發火災。該事故導致車上兩名男子喪生,轎車也被燒得僅剩下一個車架。
2、4月19日,美國德克薩斯州警方表示,將於20日向特斯拉發出搜查令,以獲取上週末發生的一起致命車禍的車輛資料。這裡第一個公權力部門出現:州警方。
3、4月19日,外媒報道,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均已派出調查小組前往事故地點進行調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派出了一個特別小組進行調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則派出了兩名調查隊員。這是第二、第三次公權力部門出現。4、2021年4月20日,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在回覆一名網友時寫道:“……目前恢復的資料日誌顯示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沒有被開啟,而且這輛車沒有購買全自動駕駛系統(FSD)。此外,標準自動駕駛系統需要車道線才能開啟,而這條(事發)街道沒有車道線。”5、2021年4月28日,德克薩斯州Harris縣消防部門公佈了4月17日發生的一起特斯拉撞車事故的細節,證實當消防人員到達現場時,車上死亡的兩名乘客都不在駕駛座上。這是公權力部門第四次出現。
6、5月10日前後,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針對4月17日得州特斯拉致命性撞車事故釋出初步調查結果:撞車事故後起火,造成儲存資料損毀。事發現場未能找到轉向裝置(汽車方向盤)。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寫道,家庭監控影片顯示,司機和他的朋友坐上了2019款Model S轎車的駕駛座和前排乘客座位,然後在路上行駛。(這與消防部門看到的駕駛座無人這個結果不同,這種對細節上的處理讓人能夠感覺到這個機構確實在調查)據這份初步報告表述:“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在車禍發生地對一輛樣車進行的測試表明,交通巡航控制可以啟動,但自動駕駛系統在那段路上無法使用。”(這種實地親測調查的手法,令人感到放心,畢竟如果是媒體、個人實測還原,比如測試超速,一存在違法嫌疑,二即便測試了,公信力也難免不足,三他,太多的人前往事故地還原、實測,實際上擾亂了當地交通秩序)6、事件下一步進展公佈: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述,致命車禍調查和其他重大調查一般需要12-24個月才能完成。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在調查這起事故。該機構已經對特斯拉汽車事故展開了28項調查,其中24項仍在進行中。從發生車禍,到初步調查報告出來,到後續調查會如何繼續進行,美國那邊辦事的部門分別包括:當地警方、消防部門、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他們大多采取了去現場實測的方法,總之是能確定的,一步步幫消費者、公眾在確定,抽絲剝繭。
同時公權力部門還公佈了後續調查需要的時間等等。並且,不同的部門還出現了不同的觀察、調查結果,比如消防部門給出的資訊,事發時駕駛座無人,但另一個部門根據家庭錄影公佈,出發時駕駛座有人。同時兩個主導機構(NHTSA、NTSB)同步進行調查,不存在一個鼻孔出氣的情況,調查的可信度、真實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相信在這種調查機制之下,民間發生妖怪輿情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比較國內安陽女車主事件,除了當地交警開出的一張事故認定書可以認做是一個有效文書之外,其他資訊基本都是無效資訊。即便是媒體、自媒體和個人去現場的實測,比如現場的路況、攝像頭是否開啟、到底車速能不能到達特斯拉所說的118km/h這個速度等等,即便這個媒體非常客觀、來頭正統,但要人們全部相信它,幾乎沒有可能。曉荌認為,從相關監管、檢測機制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由於監管、檢測機制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此前海南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特斯拉自己找到的檢測機構,居然把檢測車輛的驅動方式都搞錯了,同時這個檢測機構據稱是有資質的,如此情況下,如何叫消費者相信檢測機構的權威性呢?),如果不是對智慧汽車特別瞭解、存在特殊愛好(比如限牌城市、或者是對智慧汽車的駕駛方式、出行解決方案很有學習的興趣),同時對行駛穩定性、操控穩定性以及出行安全有著極高要求的消費者,建議可以暫緩購買相應的智慧汽車。相信國家公權力部門正在加緊運轉,會逐步健全相應的監督、檢測機制。但目前肯定不是最好的購買時機。
正如今年2月份早些時候,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與行業分析師桑迪·門羅的一次訪談中,馬斯克坦誠了特斯拉的問題:“我們花了一些時間真正解決生產問題。有朋友問我:我應該什麼時候買特斯拉?我的回答是:好吧,要麼一開始就買,要麼等生產穩定下來再買。但在生產加速過程中,要讓產量直線上升並在所有小細節上做到完美的確非常困難”。在這裡,我們要感謝馬斯克的坦誠。
事實上,不僅特斯拉,其他相同型別的智慧汽車產品,恐怕存在同樣的問題。另有民間訊息指出,特斯拉頻發交通安全事故,或與特斯拉改寫博世提供的iBooster電子助力制動系統軟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