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從在納斯達克敲鐘開始,由中國頂尖網際網路企業與企業家合力打造的智慧電動汽車公司NIO蔚來就不斷重新整理著中國車企市值的新高度,而在去年11月底,蔚來汽車也正式以728.4億美元(約合4797億人民幣)超越比亞迪成為了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企業,李斌的“理想國”似乎已經建起了一堵堅固的城牆。

然而,與股價的突飛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蔚來在合資領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慘淡收場。

“打造一箇中國的智慧電動汽車產業聯盟”

李斌原本希望透過打造蔚來汽車的模式,來帶動整個中國智慧電動汽車產業,於是,在造車新勢力趁勢而起的同時,蔚來也開始尋求與傳統車企的合作,透過它們更加強大的背景資源與造車經驗來合力阻擊外來者的“入侵”。

在過去的3年多時間裡,我們看到了長安蔚來、廣汽蔚來接連抵達戰場,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也在長安蔚來成立之初便宣稱要“打造一箇中國的智慧電動汽車產業聯盟”。

但勃勃的願景野心,並未能共創一個鼎盛的新老合作時代,其中,蔚來與長安的合作關係,更是隨著長安汽車近日公佈的一份自願性資訊披露公告而走向了終結。

其實長安蔚來的退場,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它自建立之日開始,除了召開品牌釋出會之外再無什麼官方形式的大動作,品牌始終處於籌備當中。而且在籌備期間,蔚來這邊頻頻傳出資金危機,自顧不暇之下實在無力推進長安蔚來這一“為他人作嫁衣”的合資專案。

而雙方分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有了苗頭。先是長安汽車透過現金增資的方式完成了對長安蔚來的股權增持,將蔚來的股權比例稀釋到了4.62%,超過40%的股權比例縮水幾乎宣告了蔚來的退出;後有長安汽車走入電視熒幕,在央視《第一發布》節目中高調宣佈了與HUAWEI華為、CATL寧德時代的合作,三方將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高階智慧新能源汽車品牌,這幾乎是將曾經喊出過相同口號的長安蔚來打入了“冷宮”。

而在與華為、寧德時代建立合作關係之後,長安蔚來便一反常態,改變了過去3年多時間裡僅透過各類媒體披露內部情況的方式,不僅以長安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公司的名義釋出了大量全崗位、多城市社會招聘資訊,更開啟了旗下首個量產汽車專案E11的招標投遞計劃。

不論此次上馬的E11專案是不是此前長安蔚來註冊的光馭、光馭辛巴兩個商標,它都不會再與蔚來存在什麼關聯。因為長安蔚來已經落幕,取而代之的是阿維塔科技。

“即使滿懷憧憬和抱負,但無動於衷”

2021年02月,一家由河南森源、自由汽車、新鼎資本共同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專案正式簽約,其中的一方——自由汽車在此次簽約前1天才剛剛註冊成立,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持有自由汽車90%股權的總經理廖兵,正是在1月底才告別廣汽蔚來的那位前CEO。

在離開廣汽蔚來之時,廖兵只留下了一句話“沒有辦法去實現最初的目標,即使滿懷憧憬和抱負,但無動於衷”,言語間充滿了失落與無可奈何。而廖兵在個人微博上釋出新能源汽車專案簽約訊息,ID字尾仍使用著“廣汽蔚來”,足見他對於“前任”的不捨。

廣汽蔚來作為廣汽與蔚來打造的多方持股公司,在成立時可謂抱負滿滿,它們將這種多方合資方式描述為“合創”,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意味非常明顯。而公司成立1年後,首款產品合創007便釋出,並在去年正式推向消費市場。

這一切在外界眼裡是如此順利,可再看看合創007不過700臺(截至2021年03月)的銷量,這個與產品名剛好對稱的資料,無時不刻不在渲染著廣汽蔚來所處的窘境。

其實在長安蔚來完成更名之前,一直被認為尚存“下半場”的廣汽蔚來就已經提前宣告終結,李斌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而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也從股東一欄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廣東珠投智慧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隨之而來的還有高達404.61%資本增幅。換句話說,在廣汽蔚來當中,蔚來也同樣在股權比例嚴重稀釋之後,成為了被“除名”的成員。

“合資還不如代工來得可靠”

其實無論是長安,還是廣汽,蔚來與之建立的合作關係在形式上雖為合資、共創,但其意志力不高、目的性極強,即便是合資造車,也僅僅是各取所需而已。

蔚來看中了長安、廣汽這些傳統車企所佔有的資金充足、資源豐富與整車製造資質,而長安、廣汽則是看中了造車新勢力在新能源、智慧汽車技術開發以及管理機制上的創新理念,透過捆綁更加緊密的合資、合創方式,既是想好了要從對方身上汲取養分,也是做好了要分攤風險且留有退路的準備。換句話說,蔚來在與二者建立合作關係時,更看重的是理念中的“和”,和則雙贏,不和則及時撤退、撇清利益關係,這其實對於兩起合作中的雙方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

傳統車企因技術而苦苦探索,造車新勢力因負債而踽踽前行,原本是想要抱團取暖,卻在發展階段各自打著小算盤,想要從合資之中牟利,卻又在合資之外遊離。

比起與長安、廣汽看似密切卻暗流湧動的合資關係,蔚來真正親密的傳統車企夥伴始終只有一位,那就是江淮汽車。

在與長安、廣汽成立合資公司之前,蔚來早在2016年04月就與江淮簽署了《製造合作框架協議》,合肥江淮蔚來製造工廠將成為蔚來汽車的“生產總部”,並在未來具備5萬輛/年的產能(現已擴充套件到12萬輛/年),而雙方此次涉及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產業鏈的合作,規模更是高達百億人民幣。

儘管外界一直都將江淮汽車視為蔚來汽車的代工廠,在雙方的合作之中,江淮也一直在整車製造環節扮演著“出工出力”的角色,但一臺臺懸掛著“江淮汽車”尾標的量產車,可是實實在在地成為了中國公路上豪華純電動汽車的最核心力量。而江淮實際上也在透過這種代工生產,來為自己的瓶頸期過渡,並透過這種創新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吸收蔚來在工業網際網路、先進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優勢。

而就在今年03月,蔚來與江淮之間的關係又往前推進了一步,二者共同出資成立了全新的江來先進製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從單純的代工關係升級為深度的合資關係。

作為蔚來汽車在2019年危急時刻的“救世主”,江淮汽車的確與蔚來有著“過命”的交情,而江淮開放的合作態度也讓蔚來感受到了“雨雪中的溫暖”。

儘管江來並非像長安蔚來、廣汽蔚來那樣以新品牌的形象投入到整車製造領域,而是繼續停留在產能製造層面,但伴隨著江淮蔚來第二工廠加快佈局、工信部鼓勵智慧汽車代工模式,蔚來與江淮的合資關係必將在相互“糾纏”之中實現量子效應,並在這種看似被動、實則兩利的新模式之下,繼續建設自己的理想智慧電動國度。

6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蔚來走了,但長安的高階夢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