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作為極氪汽車CEO的安聰慧也沒有想到,自己在極氪線上社群釋出的第一帖,竟然是為了"救火"。
近日,吉利汽車的高階純電品牌極氪曝出,交付延期、變相漲價、減配等問題,引起了消費者對極氪汽車的關注與擔憂。
7月12日,針對輿情,安聰慧佔據新成立的極氪社群第一貼的位置,釋出了相關情況說明。
比如,針對"交付延期"。
"交付延期"僅限於選裝EC光感天幕,或者空氣懸掛的使用者。延期,既有供應鏈供貨週期的制約,也有保證品質交付的原因。
同時,極氪給出的補償方案是,從2022年1月1日起,極氪將為延期使用者每天贈送1000的等待"極分"。後續還將釋出更具體的延期交付補償細則;
比如,針對"變相漲價"。
由於交付期可能跨年度。儘管2022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已經有預案,但畢竟沒有真正落地,一切皆有變數,大機率是2022年國補要少於2021年。所以極氪給出的是沒有扣除補貼的產品淨價,而最終的成交價格,將會減去國家補貼的金額。
基於此,極氪仍然給出了調整方案,即使用者在鎖單時享受的2021年國家補貼,如因交付延期至2022年,極氪將承擔國補價差。
比如,針對"減配"。
事實上,為了滿足使用者及早提車的要求,7月10日,極氪釋出延緩三項新配置選裝的說明。當然,極氪也承認,這一做法對個性化配置的需求有所忽略。
最終,極氪的做法是對所有使用者開放三項新配置選裝,由此產生的額外投入由極氪承擔。
由上述來看,事情其實很簡單。
基於極氪001預定量"爆單",基於極氪001目前正處產能爬坡期,基於使用者對極氪001儘快提車的迫切需求,才有了上面這一出。
好在極氪給出的解決辦法也乾脆利落。安聰慧的社群第一帖能夠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但不出人所料。
有近30年造車歷史的吉利對"使用者是什麼"有著深刻的認識。包括李書福在內,吉利眾多高管都曾表達過類似觀點:作為民企,吉利在造車起步之時,最大的依靠就是使用者的信任。無論吉利今後如何發展,最不該忘記的就是使用者,最不該忽略的就是使用者的感受。
今日之吉利,作為中國汽車品牌頭部中的頭部,完全有能力做好一切回饋使用者的工作。更遑論,面對的還是新生的極氪品牌。
所以,極氪能夠把這件事處理好,實則早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事情,確實有一件。
安聰慧的坦誠安聰慧在他的"社群第一貼"的文首和文末,明確表達出"真誠,不掩飾缺點"的態度。
開篇,安聰慧說:作為在極氪社群裡釋出的第一帖,心情本該輕鬆愉悅的,但說實話,我現在卻高興不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對各位Z客的歉意和對我們工作的反思。
如果說,如此開篇,我們還可以"刻意"理解為見慣不驚的謙遜。那麼結尾呢?
安聰慧明確表示,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極氪不是完美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持續傾聽使用者的聲音……我們會用坦誠、透明的態度,及時迴應大家的關切,共同構建極氪大家庭。
安聰慧的話,重點在"工作反思",在"極氪不是完美的"。
試問,當車圈把"經營使用者"這個詞以極高的頻率提及時,我們能夠見到幾回,一個汽車品牌的CEO直面使用者時,談及"工作反思",用"不完美"來描述自己的產品。
可見,安聰慧是要下定決心,把一個不加濾鏡的極氪展示給所有使用者。
按照通常的理解,一個人調門很高的時候,往往是實力不夠,語言來湊;一個人表現出謙遜謹慎的態度時,則很可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實事求是講,安聰慧就是有底氣的那個人。這成為他態度坦誠的強力背書。
極氪有備而來極氪很年輕。
2021年3月23日,極氪公司成立;
4月15日,極氪品牌釋出,同時ZEEKR 001首發;
4月20日,ZEEKR 001開啟預售;
6月15日,因訂單遠超預期,安聰慧宣佈,2021年可交付訂單告罄,即日起停止接受意向金。但對極氪使用者,仍保留大定權利和通道,只是交付時間推遲到明年。
看起來,極氪就像不世出的天才少年,甫一出道,即達人生巔峰。但是,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的天才,"厚積薄發"才是極氪的底色。
所以,極氪也很"老道"。
提前規劃,及早佈局,是吉利造車的基本原則。
早在7年前,彼時領克都還沒有正式投放市場,但關於極氪的構想已經產生——既然智慧電車代表未來,面對全面電動化,吉利該呈現出怎樣的產品?
接下來,吉利利用內部資源開啟孵化,幹了三件大事。
其一、2013年6月,威睿公司成立,吉利佈局三電落地;隨後,迅速成立吉利電動車研究院,專為極氪做準備。儘管該研究院隸屬於吉利汽車研究院,但有專門的註冊資金和法定代表人,呈相對獨立狀態。
其二、2016年,智慧純電車架構——SEA浩瀚架構進入研發體系。歷時4年,耗資180億元的SEA是中國車企開發的首個具有高擴充套件性和靈活性,並採用全新電子電氣架構,效能出眾,具備更高智慧水平和自動駕駛能力、互動體驗也更加人性化的純電架構。
李書福說:我們對這種電動汽車架構的開發,標誌著吉利10多年來的最大飛躍。
SEA浩瀚架構的地位之重,評價之高,可見一斑。
極氪正是站在SEA架構之上,脫穎而出的高階智慧電車品牌。這是極氪最寬厚的技術沃土。
其三、就在SEA研發開啟的同年,吉利成立ECARX(億咖通科技),主要佈局智慧座艙、智慧駕駛和智慧互聯。剛剛,ECARX釋出了全新的E系列晶片,作為首款自主研發的量產級車機晶片,代表著吉利已經掌握智慧電車核心技術。
不久之前,吉利汽車釋出公告,吉利控股集團孵化的基於智慧電車的專案,資本關係將發生變化,全部進入極氪旗下。
極氪很年輕,但吉利為其準備了豐厚的禮物。
極氪的野心技術儲備的同時,吉利還要為極氪來一幅清晰的畫像。
今年年初,吉利釋出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
計劃一,主攻節能與新能源車。主要由領克、吉利承擔,GHS2.0混動系統成為這一計劃的核心技術;
計劃二,主攻純電智慧車,主要由極氪擔任計劃的主體實施人。SEA當仁不讓,成為計劃的核心技術。並透過5年左右時間,讓吉利的智慧純電車佔比達到50%。
極氪的目標與定位日漸清晰。
造車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一門生意"。這二者,極氪的態度是嚴肅和嚴謹的,現在輪到使用者登場了。
極氪被定義為"使用者共創"品牌。"互動、好玩、貼心,有參與感"成為主基調。
極氪把傳統汽車優勢和網際網路思維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打造使用者型企業。基於使用者端,不再是傳統營銷,而是涉及充電、補能、體驗中心、品牌中心、交付中心、二手車、訂閱等極氪生態出行。
甚至,除了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打通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對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和使用者全場景覆蓋之外。極氪提出更大膽的計劃,開闢自己投資,自己管理的一種全新合作直營模式。使用者,既是極氪產品的主人;使用者,也是極氪團隊的一員。
未來的極氪團隊,要把跨行業、跨界人才聯絡起來,並透過機制"躁"起來,形成一個富有生命活力的有機體。
這才是極氪的全貌,始於品質,"忠"於使用者,昇華於"真誠互創"。
寫在最後在面對極氪"爆單"的情況,安聰慧認為,汽車行業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期贏得一些訂單,造一些聲勢,就能獲得成功。
極氪,從吉利造車20多年的經驗中走來;極氪,必將回到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中去。
從安聰慧的清醒與冷靜中,不難看出,不斷完善自身競爭條件,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