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榮威RX5 MAX上市後,我心中暗自嘀咕:“這車一定可以大賣。” 但這個想法卻又不夠堅定,畢竟同價位的自主品牌SUV層出不窮,想要殺出重圍談何容易。但好在它的實際銷量真的非常可觀,也讓本文出現顯得順理成章。
為什麼要這麼挺榮威呢?其實事情要從當年的RX5說起,當在馬路上首次見到它時,我和我的小夥伴第一反應就是這車看起來真的是太好看了,這種好看不說放在自主品牌裡,哪怕你告訴我這是豪華品牌,我也真的會信。沒錯,RX5就是開創了榮威新一代車型顏值的鼻祖,而無疑這份設計的良好延續也是RX5 MAX乃至全系車型熱銷相當重要的原因。
橫向鍍鉻律動中網是設計上的最大亮點,只不過在RX5 MAX身上,中間的鍍鉻裝飾條為4根,而在RX5上是6根,到了小老弟RX3上是2根,雖然數量不同,但是精緻程度都是一樣的,在路上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榮威的車型。
但光憑藉中網的造型,依然還是很難從正面一眼分辨出具體車型。榮威特意在大燈內部結構上以及霧燈裝飾位置採用了不同的處理,避免雷同。這種設計思路可以參考福斯車型,雖然全系採用了家族化外觀,但略微了解車的朋友依然還是可以輕鬆從它們的細節設計上準確地報出車型的名稱。
除了前臉,你還會發現榮威的全系車型從側面看都相當討好眼球。比如RX5 MAX,雖然是前驅平臺,但前懸處理得比較短,有了一絲後驅車的感覺,再加上四平八穩的線條,簡直就是緊湊型SUV設計的標準模版。再比如i6,我身邊不止有一個朋友問我它是不是中型車,我說其實它是緊湊型車,但是因為側面線條設計得非常順滑修長,所以有了一種越級感。
所以我一直認為榮威的設計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是比較成熟的,不同於大多數品牌對於旗下產品設計的“混亂”,榮威的每一款新車型家族化特徵都很明顯,但在家族特徵之下卻又不乏自己的特色,總體上不刻意追求誇張,而講究協調之美,儼然就是大廠的風範。
除去公認的高顏值,其實榮威一直被廣大車迷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對智慧化程度的不斷追求,但能上升到如此高度,其實在RX5 MAX之前我是想不到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刷臉和BYOD功能。
iPhone X當年引領了Face ID人臉識別,很多人說指紋也挺好,但一旦習慣了人臉識別那種輕鬆便捷,就怕是再也回不去了。當然想到將這項功能放到汽車上的,又豈止榮威一家,只不過當我體驗完別家的此類功能後,就對榮威開始愈發敬佩。
想象一下,進入主駕駛席,準備踩下剎車點火時,大螢幕上會顯示:正在進行人臉識別,而在你準備擺一個造型時,車輛已經發動,這是多麼奇妙的一種體驗,另外如果將臉錄入賬號,便可在車載系統中自定義一套導航、設定等專屬資訊。
搭載類似配置的車型,首先它們的臉部識別速度或者說對於人臉位置甚至表情都會比較苛刻,不像RX5 MAX一樣只要保證人坐在駕駛席上並注視識別裝置即可成功。再來就是拓展能力的問題,它們只能識別一張人臉啟動車輛,而沒有配套的記憶功能,未免顯得單薄。
近幾年很多產品都提到了共享概念,而在汽車上,或許你能想到的就是車載4G流量的共享功能,但我在這裡想澆一壺冷水,這年頭有誰還缺手機流量?而榮威的做法,相比較起來無疑高明了很多。
容我再次想象一下,當我身處朋友座駕的後排,他一路播放著我並不愛聽的歌,而作為一個搖滾樂迷,我當然想換些自己想聽的歌,這時候我只需要連線上和RX5 MAX的車機,然後便可以在後座通過BYOD功能來播放那些朋友“討厭”的歌。更顯“喧賓奪主”的是,我可以進一步控制空調、車窗等功能,甚至還能將目的地直接傳送至大螢幕,讓朋友送到那裡就行了,可以說BYOD功能真正做到了將共享這個概念賦以實用性。
在使用者體驗層面,榮威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下,不斷地為使用者著想,開發新穎的功能,但又不會為了新而新,對功能的完善度和實際體驗更為看重。在顏值層面,將經典的設計完美延續並賦予一定的差異化,也是榮威設計團隊愈發成熟完善的最好證明。
在目前的自主品牌裡,榮威的腳步堅實而果敢,既在設計上穩紮穩打,又在配置上不斷推陳出新,展現出了不亞於國際大品牌的風采,相信未來也將帶來更多讓我們驚喜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