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蔚來汽車又出事故了,這次距離上次嚴重事故不足半個月時間。最近,無論是蔚來車主,還是買入蔚來的股民們,似乎都對這家公司在今年的表現,很沒有安全感。或許可能是蔚來又患上了“黴運”,不僅最近兩個月交付量持續下滑,連續兩起致命事故,以及今年以來股價的不升反降,都讓這家新能源汽車公司遭遇了諸多不利。

蔚來車主遭車禍,又一起自動駕駛引發的慘案?蔚來否認刪改資料

對此,蔚來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在蔚來社群內,第一時間進行了迴應,他表示,“很痛心這樣一位優秀的年輕創業者離世。沉痛哀悼”。而蔚來總裁秦力洪也表示,“非常難過。非常痛惜。哀悼逝者,願他往生平安”。

對於本次事故的原因,因為還在調查中,蔚來給出的原因比較模糊,只表示蔚來官方人士否認稱,本次車輛行駛中採用的Navigate on Pilot(NOP)領航輔助不是自動駕駛,後續有調查結果會向外界同步資訊。

而有媒體報道稱,林某欽家屬委託代理此案的北京權佑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林麗鴻律師披露,此案中蔚來技術人員未經交警同意,私自接觸涉案車輛進行操作的情況。她指出,“本案中,蔚來汽車公司有義務提供上述資訊給執法機關以還原事故真相,便於執法機關客觀進行本次事故的責任判定。倘若蔚來汽車公司推諉、篡改、刪減或者隱匿、拒絕提供資訊,作為資訊保管方,此時,應對蔚來公司作出不利的責任推定,由蔚來公司對本案承擔全部責任。”

對此在8月16日,蔚來發布宣告否認有刪改資料的行為,“從事故發生至今,蔚來一直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事故調查工作,按程式提交調查所需資料。公司沒有任何刪改資料的行為,也沒有員工被警方傳喚”。

至於本次事故是否為自動駕駛事故,以及蔚來是否刪改了資料,還需要等待警方的認定。而遭遇事故的車主家屬既然已經委託了律師進行處理,似乎意味著此事車主與蔚來雙方對待事故的原因,存在著較大分歧意見,事情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半個月內兩起致死事故,準車主們恐懼,蔚來遭遇上市以來最大安全性質疑?

如果算上8月的這起事故,這已經是蔚來半個月內遭遇的第二起惡性交通事故了。今年7月底,上海浦東新區一輛蔚來EC6撞擊護欄後起火燃燒,車主不幸遇難。

在蔚來APP中,蔚來總經理夏慶華表示,根據現場初步判斷電池包基本完好,對遇難車主表示了哀悼,同時表示會協助使用者家屬做好善後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但也有媒體認為,當時如此嚴重的事故還在進一步調查中,交警尚沒有結論,蔚來卻急於說電池包基本完好,有“甩鍋”之嫌。有網友也表示,“電池包完好怎麼會起火呢”?

但也有媒體稱,與以往電動汽車起火來自電池問題不同的是,近些年電動汽車起火的原因越來越複雜化。而這款蔚來EC6初步判定為撞擊護欄起火,再結合該車型為前後雙電機設計,事故車輛撞擊隔離石墩的部位正好是車頭位置,或許可以判斷——因為車輛猛烈撞擊,導致車頭電機附近的電路發生嚴重損壞,由此導致短路起火。

但無論是電池包問題,還是因撞擊導致的起火,對於蔚來而言,進入8月份可謂是遭遇了今年以來最大的危機。此前有傳聞稱,特斯拉Model Y降價後,出現大批蔚來車主退訂的現象,隨即遭遇否認。而本次蔚來在半個月內連續遭遇兩起車禍致死事故,或許會讓更多車主們對購買蔚來有著更多的擔憂。

有媒體統計了自2018年蔚來首款車上市以來,發生的13起事故的原因。其中,發生在2021年的事故就有4起,而最近的兩次事故均造成了人員傷亡。這是蔚來以往從未遇到過的。而價值兄在詢問了幾位此前曾想要購買蔚來ES6,或預定了ET7的車主們,他們均有很強的意願想要退訂或選擇其他品牌車型,這種讓更多準車主們感到恐慌的潛在危機,是蔚來在短時間內難以修復的問題。

即將回歸國內的蔚來,交付量下滑市值縮水近16%,已落後小鵬和理想

如果說車主們對蔚來的不安全感體現在,擔心開蔚來不安全的話,那麼,蔚來的股民們則在今年叫苦不迭。蔚來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公司中,跌幅最大的一家了。

來自富途牛牛的統計顯示,截至8月13日收盤,今年年初至今,蔚來的股價已經跌幅達到15.82%(從2021年1月4日的53.49美元,下跌至8月13日的41.03美元),市值距離今年最高峰的1030億美元,已經縮水了357.1億美元。

而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兩家公司,分別跌幅僅為6.26%和0.59%。曾經蔚來是國內新能源三強的領跑者,如今卻掉在了最後。如果再參考A股和港股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明星公司,特斯拉累計漲幅為1.63%,吉利汽車累計漲幅8.17%,比亞迪累計漲幅54.53%,長城汽車累計漲幅55.74%。

可以說,蔚來進入2021年的表現,不僅遜色於曾經的“小弟”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更難跟特斯拉、吉利汽車、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等相比。

此外,在交付成績上,蔚來也開始被兩位“小弟”超越了。來自乘聯會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顯示,今年7月,蔚來再次沒有入選國內前15款車型的交付榜單,這已經是蔚來連續第二個月在這個榜單中缺席了。

而根據蔚來官方公佈的交付資料顯示,6月和7月的交付資料8083輛和7931輛,相比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相比,處於墊底位置。今年5月,蔚來ES6車型也僅僅排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的單一車型的第15位。在於國內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中,蔚來有落後於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的跡象。

這對於即將赴港完成雙重上市的蔚來而言,並不是太好的訊息。因為即便是接連創造交付量新高的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在今年的港股上市首日,均遭遇了破發的尷尬局面。而交付量持續下滑,又陷入車輛安全性問題的蔚來,其迴歸國內市場的表現,似乎可以預見。

不是特斯拉卻患上特斯拉病:自動駕駛致命案,曾讓美國巨頭成為“過街老鼠”

蔚來這次的面臨的安全性質疑,或許是5年前特斯拉曾經面臨的類似危機。2016年1月,一位特斯拉車主因開啟“自動駕駛”狀態,造成了車毀人亡的慘劇。而該起事故雖然在兩年後最終被認定為為主要責任是“駕駛人在遇到前方車輛,未採取制動和避讓措施,應該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但由此引發的“特斯拉自動駕駛不安全”問題,卻被廣泛報道。

而不僅僅是在國內,從2016年至今,特斯拉車輛涉及“自動駕駛”問題的事故,多達數十起,致死事件也頻頻發生。這不得不讓這家美國巨頭在對“自動駕駛”這個描述進行了修改。但這並不能改變特斯拉當時遭遇的質疑。一時間,特斯拉在國內外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自動駕駛致命,車輛面臨“交付地獄”,這些難題曾經讓特斯拉這家巨頭在2016年至2018年遭遇了空前危機,股價也創下了200美元以下(特斯拉在未拆分股票前的價格)的近5年來的歷史最低價位。曾經,特斯拉CEO在接受採訪時潸然淚下,稱沒有人能體會當時的困境。彼時的特斯拉遭遇的危機,在華爾街投資人和分析師們看來,似乎破產已不久遠。

但馬斯克與特斯拉成功完成了逆襲,在2019年將爆款車型Model 3開始大批次交付,特斯拉也一度站在了8000億美金市值的位置。

蔚來也曾在2018年至2019年遭遇了股價大跌的危機,隨後迎來了鳳凰涅槃。但與上次不同的是,彼時的蔚來面臨的是車輛量產、持續虧損和無法獲得新融資的問題,而這一次遭遇的可能是“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風險。但相位元斯拉而言,蔚來在自動駕駛方面顯然並不具備核心技術優勢,在面臨安全性質疑後,可謂是“沒有特斯拉的命(技術),卻患上了特斯拉病”的尷尬。

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問題,應該值得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科技服務於人類,但它不能取代人類的安全操作。

1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國產車的“驕傲”,真無人駕駛,23個感測器,第6代AVP無人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