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假期的臨近,民眾出遊高峰期也即將到來。近日,工信部組織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檢查,重點對假日出行、民生服務類App進行抽測。
9月23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使用者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1年第10批,總第19批),通報顯示,截至目前,工業和資訊化部通報有52款App未完成整改,各通訊管理局通報282款App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對此,工信部要求上述共334款App應在9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筆者注意到,在工業和資訊化部通報存在問題的應用軟體名單中,出行服務類App多達30款,滴答出行、拼車、順風車等網約車App赫然在列。可以看到,這些App均存在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的情況,甚至還有強制索取許可權的違規行為。
平臺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的情況,也許消費者很難發現,但不少網友都曾有過網約車司機繞路、車內監控錄音不全、騷擾等情況。因為急於圈地,很多網約車平臺為了壯大隊伍,不惜臨時招入一些資質不全的司機,公然運營“黑車”。再加上客服缺乏崗前培訓,內部沒用統一規範標準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除了道歉還是道歉,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佳。
比如1818黃金眼就曾報道過,某小型網約車平臺,未取得網約車駕駛員證的司機,依然能在該平臺跑車一個月,並且還能輕鬆透過平臺稽核。試想一下,一旦乘客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責任歸誰?不合規的司機還是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平臺?怕是都要“跑路”吧?而且,連司機稽核階段都如此敷衍,那使用者註冊、乘車的資訊,還有保障可言嗎?
這還只是眾多小平臺中的冰山一角,從各社交平臺網友持續更新的出行體驗可以發現,如今不合規網約車似乎正在蠶食很大一部分市場,也正在損害更多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和資訊保安。
像這次被點名的如祺出行,疫情期間司機不戴口罩、乘客權益受損投訴無門等問題,已經被網友無力吐槽了。
不知道上述違規、超時未整改App能否在工信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整改;也不知道這其中與消費者日常出行安全息息相關的網約車平臺,能否以此為戒,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參與行業競爭。
筆者認為,平臺想賺錢很正常,但是置消費者的安危於不顧,視法律法規於不顧,可就屬於“恰爛錢”了,不可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