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雖然新能源汽車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有了明顯進步,可大多數消費者依然談“電”色變,尤其是在非限購城市和區域,電動汽車仍未能成為主流選擇。罪魁禍首,無非是“里程焦慮”這個消費痛點。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拼命地上續航,才上市不久的小鵬P7,有一款車型叫後驅超長續航 智行版,它的NEDC續航里程達到了驚人的706km。事實上,專注於“續航”的新能源車企車企並非小鵬一家,包括北汽新能源、新能源、比亞迪在內的多個品牌,都卯足了勁加續航,它們的產品,500km是標配,600km是主力,700km+的時代也很快就要來了……

按理來說,解決了消費者最在意的“里程焦慮”,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就可以“彎道超車”。

可就在最近,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的CEO李想在網路上的一番言論,讓中中國產電動車彎道超車的想法再次生變。

網傳了一份李想的聊天記錄,他在對話中談到了特斯拉的高銷量帶給他的反思,他認為目前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其實並不在乎續航。他說:大部分人都沒搞懂特斯拉是怎麼贏的。比續航、比智慧、比性價,這三個都已經贏了也沒改變任何結果。

李想還說到:一輛445公里續航的特斯拉Model 3幹翻了一切;而售價接近40萬的蔚來ES6,續航里程只有420km,銷量卻穩居純電SUV第一;那些續航更長的產品,比來比去卻只能月銷幾百臺。

讓李想“捶胸頓足”的背後,是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不溫不火的銷量,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新能源車銷量達到了15.98萬輛,佔新能源總銷量的51%,市場集中度較去年同期的47%顯著提高。在新能源TOP10車型中,除Model 3和530Le外,其餘8款車型均來自本土品牌。

光看排名的話,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確實還不錯,但一到了絕對量,資料就有些尷尬了——特斯拉Model 3輕鬆奪得了冠軍,1-6月累計銷量達4.57萬輛,超過第2名與第3名之和。6月當月,特斯拉Model 3銷量達14954輛,佔純電動車總銷量的23%左右。這意味著,新交付的每四臺電動車中,就有一臺是特斯拉Model 3,這樣的市場表現不可謂不強勢。

因此,李想指出,Model 3銷量好,並不是因為續航(標準續航版的續航里程只有445km,連10多萬的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還不如),也不是因為車型豪華(眾所周知,特斯拉做工很一般),而是因為做到了其他新能源品牌沒有做到的三點:

1

樹品牌

中中國產車現在最大的難點就在品牌,雖然半隻腳邁進了可以“彎道超車”的新能源領域,但這個難點依然沒有解決。

然而,特斯拉一開始就會“包裝”自己。特斯拉其實和造車新勢力一樣,沒有像賓士、福特一樣的悠久歷史,也沒有像保時捷、福斯一樣擁有經典的車型,但它卻有賓士BMW等傳統豪強所有沒有的東西——從大BOSS埃隆·馬斯克的個人魅力,到足以載入史冊的Space X,再到Cybertruck這樣令人咂舌的產品創新,特斯拉反覆地告訴消費者,我是一個牛X的品牌。

潛移默化中,消費者便將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定義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自然而然的,它就成為了電動汽車行業的代名詞和先驅。甚至可以這樣說,特斯拉這個品牌,可以讓你和朋友吹半天牛,它帶來的效果甚至比“隔壁XX又買了BMW”還深刻。

而中中國產品牌,大多不會講故事,創始人的人格魅力也一般,很難讓車主有“吹牛”的想法。

2

比服務

至於第二點,也是李想想讓中中國產新能源品牌警惕的地方,就是服務。當然,不僅僅是端茶倒水,噓寒問暖的服務,更是售後用車的便利性。

李想認為,特斯拉自建的超級充電站和蔚來的自建換電站都是其中的代表,它是品牌銷量提升的關鍵,依靠這些設施裝置,哪怕購買續航里程最低車型的消費者,也能夠做到無後顧之憂,無里程之慮。

更重要的是,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公共充電樁雖然越來越多,但體驗感很不好,尤其是一些車主素質不高、亂停亂放等行為,會使充電效率,用車感受大打折扣。而此時,只針對單一品牌使用者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和蔚來自建換電站,不僅能夠做到快速補電,還能樹立圈層壁壘,做到消費者的“獨享”。

短期來看,這樣的做法似乎有點太下成本,但長期來看,對於品牌的高階化,或者消費群體忠誠度的培養,好處是清晰可見的。

3

自上而下推產品

特斯拉和蔚來在產品上的成功,或者說能比別家賣得貴,還有一個原因是自上而下地推產品。

比如,特斯拉推向市場的第一臺車是Model S,當時的價格接近百萬,完全是媲美賓士S、BMW7的存在,儘管銷量不算高,但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高階的印象。而蔚來也是如此,它的第一臺車是ES8,也要50來萬了,重新整理了人們眼中中中國產車的價格形象,儘管當時很多人並不理解李斌為什麼這麼冒險。

自上而下的推產品,雖然成本很高,但給人的印象是夠豪華、效能強,以後的產品也不會差。

反觀大部分國內的新能源品牌,它們先從代步車做起,最低的甚至幾萬塊,給人一種廉價、低端的形象。加之前幾年的低端新能源汽車事故頻發,更容易讓人提不起購買興趣。而此時,這部分品牌要想走向高階,已經是困難重重了。

事實上,在最近一輪的產品革新中,賓士也是採用了這樣的做法,從S率先換代,然後自上而下全面鋪開,最終獲得了極佳的產品口碑。

寫在最後

回到最初的問題,喜歡比續航的中中國產新能源汽車走錯了路嗎?筆者認為並不是,一款高續航的產品,消費者沒有理由拒絕。但是,中中國產新能源品牌還在走燃油車時代的老路,對品牌的形象、產品的佈局和服務體系的建立上毫無章法,這才是特斯拉能夠長驅直入,在產品並沒有碾壓性優勢的情況下,做到了銷量碾壓的最主要原因。

最新評論
  • 1 #

    特斯拉就算續航445 但是人家 第一續航基本不虛 能開個410左右 中中國產呢 標700跑500 第二電池衰減 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 特斯拉 跑10萬公里 電池衰減在百分之五以內 這個才是關鍵 中中國產車電瓶跑個10萬公里電瓶基本廢了 第三就是輔助駕駛系統了 這個用多說了 特斯拉也就車型少了點 不然中中國產車 日子好要難

  • 2 #

    沒有,什麼想不通的,比起理想的偷換概念(增程式,用油充電,呵呵),和廉價感十足的大屏拼湊,去看看賓士的連屏質感吧(差太遠),同樣電動車的特斯拉和蔚來,外觀設計和內飾設計(特斯拉內飾是簡單廉價,但也做到了觀感上的舒服)吊打中中國產所有的電動車.

  • 3 #

    中中國產電動車本來技術不錯,死在設計上,當特斯拉推出跑車款時,比亞迪還在玩那些外觀醜到家的唐舊。大部分消費者買車,第一看外觀,第二看品牌,第三才去了解品質。

  • 4 #

    續航固然重要,安全才是第一,自燃概率太高,電動汽車望而止步,未來霸主 漢EV

  • 5 #

    說白了就是面子,特斯拉在有高檔車,在中國人眼裡就是豪華品牌,比亞迪,傳祺,沒有高階車,中國人眼裡不豪華,所以銷量低,虛榮心在作怪。

  • 6 #

    有本事就說使用8年免修,肯定大把人買,只是那個續航說事,裡面要坑不少人,畢竟人都是現實。特斯拉開這麼久沒啥問題,大家肯定都買特斯拉

  • 7 #

    賣的最好的是老年代步車,續航里程估計不到100公里。

  • 8 #

    不久中中國產電動車 將會拿下特斯拉 但一定不是理想 更不是李想 我為這個結論負責

  • 9 #

    真正能樹品牌的原因是實打實的續航能力,中中國產吹牛之後的信任感就沒了,以及自動駕駛技術

  • 10 #

    全國強制統一電池包規格,強制規定車輛電池必須滿足能徒手快速裝卸。上加油站,像換5號電池一樣換汽車電池。這技術上,很難嗎

  • 11 #

    特斯拉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全是中中國人在中國給吹起來的,蔚來營銷做的比較好,各路車評人錢沒少拿,以後還要看byd ,

  • 12 #

    混合動力車最好的是凌志,純電動車最好的是特斯拉。汽油車沒什麼好不好的,不過汽油車我傾向日系

  • 13 #

    國馬新能源汽車電池保終身

  • 14 #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是頂尖的晶片,頂尖的演算法,海量的大資料用來深度學習,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他自己的——深度垂直整合。電池管理系統也是業界標杆一般的存在。加上銷量走高,成本自然下降,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和品質提升,使他能給最終客戶更多地讓利,良性迴圈。說到底,還是產品力!你的產品全世界最好,還怕沒有客戶嗎?補充一點,特斯拉的design也不錯,從logo到造型,極具未來感的極簡風。中中國產新勢力,任重道遠

  • 15 #

    特斯拉到底贏在哪裡?蔚來為什麼會成為大家眼中異類?你不強調車好,強調服務幹啥?然而,這恰恰是特斯拉和蔚來能賣好的原因。他們宣傳的重點,是車除了作為車的技術屬性之外的軟屬性,比如人文的,社會責任的,未來生活的等等,這些都是國內車企所忽視的,更關乎車與人的長久依賴關係的屬性。就和城市一樣,硬體大家都會一樣的,但為什麼大家還是會嚮往上海,嚮往的是什麼?是上海的高樓大廈嗎?不是,嚮往的是上海的軟環境,讓人舒適。車的硬體終究也會是一樣的,不論今天大家起點如何。但是軟性的方面,恰恰能區別你和別人的不同。這就是特斯拉和蔚來對人性的洞察。

  • 16 #

    長遠看特斯拉比不過中中國產車,不信?我們拭目以待吧

  • 17 #

    首先把車頭做成短前懸再說,這樣看起來高階豪華流暢,中中國產車最大通病就是緊湊級別賣出了高階價格!

  • 18 #

    電馳開了八年後還能開多少公里,也就是電池續航衰減,有哪個自主品牌敢直接真實迴應這個問題?

  • 19 #

    哈哈,是上海讓特斯拉長驅直入的,畢竟國內新勢力發展艱難,發展慢,沒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援。恆大速度有了,如果能打響,恆大會擠壓更多新勢力生存空間吧。

  • 20 #

    新能源拼的是創始人的魅力。中中國產的大部分是大腹便便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每日車事:全新X-Trail實車圖曝光,再也沒人嫌棄它老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