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的產生的原理就是:後輪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時前輪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隻能失去小部分,最好當然是獲得額外的抓地力了),這時只要前輪有一定的橫向力,就會產生漂移。
關於具體怎樣漂移
·漂移的完美完成還要有一個前提——保持前輪的抓地力。
1.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後驅車不用擔心)
2.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正壓力減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壓力(用剎車產生的慣性使重心前移來增大前輪壓力)
·再就是使後輪失去抓地力,前面提到了3種理論方法:
1.使後輪與地面間有負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低)
2.使後輪與地面間有正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高)
3.減小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正壓力(就是重力轉移)
·最後,還是要聯絡實際,產生漂移的方法就是:
1.直路行駛中拉起手剎之後打方向盤
2.轉彎中拉手剎
3.直路行駛中猛踩剎車後打方向盤
4.轉彎中猛踩剎車
5.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或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趨向於後驅車的四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並且打方向盤
PS:通常只用3、4方法,1、2方法只用於前驅車和拉力比賽用的四驅車,而且可免則免,除非你不怕弄壞車。
基本狀況了解後,我們再來逐一分析
1.直路行駛中拉起手剎之後打方向盤——就是利用後輪與地面產生負速度差來達到使後輪失去抓地力的目的從而漂移;
2.轉彎中拉手剎——利用在轉彎過程中,突然拉手剎,使重心突然前移,後輪失去抓地力從而漂移;
3.直路行駛中猛踩剎車後打方向盤——原理同1,不過速度損耗比1要小,因為剎車產生的慣性比手剎的要小;
4.轉彎中猛踩剎車——原理同2,也是速度損耗較2要小;
5.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或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趨向於後驅車的四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並且打方向盤——看FD起步時,你是否發現,其車的後尾有點擺動,就是利用突然加速(加速度要足夠大),使後輪與地面產生正速度差,以失去抓地力從而漂移。像FR型的車(就是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引擎在車頭,通過傳動杆把動力傳給後輪,再由後輪傳到地面)車,由於驅動關係,可以在瞬間獲得動力,所以在看FD起步時,車尾會擺動。這時只要適當打方向盤就可以漂移。(定點漂移)
最後,漂移的完整步驟
在入彎前要保持高速,按照速度和彎道的不同找到入彎前的一個“預甩位”,將車頭打向入彎位的相反方向,從視覺判斷等車子到達“預甩位”馬上制動(剎車),但不要鬆開油門,迅速將車頭打回到入彎的方向,這時由於突然轉向,使得車頭和車尾產生反力(力的方向不同),車輪會在瞬間鎖死,而因為高速帶來的慣性會使車子以高速度不斷地向前滑,車尾則因衝力會快速地朝車頭擺正,所以在外面看會看到車頭不動而車尾在做弧型的擺動,形成一種“漂移”的現象。最終車子會以與出彎直路平行的方向過彎,當車頭對準直路後馬上換檔踏油門,車子便會以高速完成整個過彎過程。
·按順序來就是:
1.在進入彎道前,保持足夠的速度
2.進入彎道前,輕點剎車,掛低檔(使引擎空轉,後輪失去抓地力),同時往彎道方向的反向打方向盤
3.迅速往彎道方向打方向盤,踏剎車,同時注意用油門來調整平衡
4.車尾隨慣性甩出後,往行進線打方向盤(就是彎道的反向),踏油門,轉速足夠後,掛高檔加速
5.在要漂移出彎道前,鬆油門點剎車,控制路線
6.滑出彎道後,踏油門,矯正方向,使車儘快和賽道平行。
整個步驟要在2~3秒內完成,過早則會撞到彎道內線,過晚則會撞向外線。
PS:掛低檔之前,左腳踩離合器,右腳用腳趾踩剎車同時用腳後跟踩油門把引擎轉速保持在一個相當的轉速上(是一種掛低檔時防止車身搖晃的技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拉力賽車比賽轉彎時,明明是左彎但卻先要右轉,然後再左傳。
這裡還有一點,就是先右轉,然後再左轉的另一層意義。如果是左彎,而車只往左打方向盤,那麼由於慣性,這時,右前輪的壓力最大,輪胎隨時可能爆胎。因而先右打方向盤,使重心移到左前輪,再左轉!
這些呢就是漂移的基本原理你可以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