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超跑的爆發性能;
·媲美燃油車的NEDC里程;
·極頂方便的智慧車機。
上週,我們對P7進行了山路試駕,此次拿到是頂配四驅效能版,雙電機的配置可從這臺車最高壓榨出430匹峰值馬力,理論百里4.3s,效能和大幾十萬的效能車不相上下。
P7共釋出7款,區間覆蓋229900~349900元。很多朋友不理解它的宣傳策略,以為706km的NEDC和4.3s百里的“神話”同時加持在頂配車型上,其實不然。
706km的成績只出現在單電機、無XPILOT版本,也就是「後驅超常續航智行版」,售價254900元。4.3s百里動力水平只有「四驅高效能智享、智尊」上,由於搭載不同自駕軟硬體(XPILOT2.5/3.0),以及配置細節差異,售價分別為339900元和349900元,相差1萬元整。
(下文P7全部預設為效能版)
一、駕駛體驗
首先,拋開各種消費理念,人們對駕駛P7時帶來的感官衝擊更為印象深刻。
由於110mm厚度的電池包位置,P7底盤偏重,多數路況下表現紮實。試駕過朋友會用同感,底盤可能是P7的一項優勢。
但載重情況下,P7隨著車自重增家(5座坐滿),P7的懸掛空間收窄,中速轉彎時傾角雖較燃油車更剋制,但和ModelS(3)相比卻略遜一籌,這種情況是有明顯差距的。
據此前的官方介紹,小鵬P7的底盤平臺,為聯手保時捷工程公司所開發的產品,並大量採用鋁合金零件以降低簧下品質;高配車型還搭載CDC減振系統,並配備Brembo出品的制動系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硬體水平。
也正因如此,P7的制動效能超群,在三種駕駛模式下,均以剎車盤制動為主、iBooster為輔,對比蔚來前半段以能量回收的腳感,小鵬給到駕駛者更高的制動自信。
主觀上講,雖然運動效能強悍,P7在過彎指向性上弱於ModelS。所以如果非要將P7當做特斯拉轎車的中國競爭對手,前者操控能上前者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畢竟軸距3米的身段,已是在空間與極致運動性之間做出了取捨。
二、續航,充電
P7效能版理論續航562公里,在實際體驗中,空調開啟下可以滿足400~450公里實際續航,處於相當不錯的成績。
這介紹下,P7車載剩餘續航顯示有兩個尺度,NEDC與 W LTP,後者能接近城市道路水平。WLTP測試程式從本質上而言依舊是一套基於實驗室臺架而進行的迴圈測試。按照不同的車型,其設定了不同的駕駛測試,包括全球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路等路況條件下的測試規程。
根據我們長途試駕體驗,WLTP能降低駕駛員對剩餘里程的錯誤預期,更接近實際城市通勤實際剩餘。
如果問今天電動車主最大的焦慮是什麼?多數人會說是續航里程。但如果續航達到傳統燃油車相近水平,補能體驗反而成了最大瓶頸。
我們發現,小鵬快充領域同樣有所積累。目前,除Tesla外,小鵬快充樁在所有第三方品牌裡中有較高的功率排名,峰值充電功率90KW。
有次在北京理想國際大廈,恰好看到一位車主正在用小鵬充電樁給自己的ES8充電,而旁邊就是有十來個蔚來專用充電樁空閒著,究其所以,他解釋道:小鵬電樁更快一些。從這一細節,似乎可以看出小鵬在造車的同時,也在嘗試鋪設屬於品牌的快充體系。
P7中控搭載了一塊15英寸2K觸控屏,如果充電區域訊號允許,車主可以一邊進行快充補能,一邊看B站。
官方快充樁下,30分鐘時間基本可以為低電量的P7充上表顯200公里左右電能,足夠車主下一段通勤線路。
三、車機
主觀講,小鵬的XmartOS可能是國內最好的車機,甚至沒有之一,合資車望其項背,自主品牌追趕不及。我們對小P進行了數輪“靈魂拷問”,在功能範圍內的事情都可自動化操作。
“你好小P,開啟前排座椅加熱”
“你好小P,進入冥想模式”
“你好小P,開啟通風模式”
“你還小P,切換運動模式!”
只要暗號匹配,基本能用手完成的事情,都可以交給小P。小鵬車機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語音操縱方式為超容易給車主帶來“肌肉”習慣。試駕結束後,我許多仍會對小P“戀戀不捨”,甚至覺得沒有語音系統的車再豪華也是垃圾。
Tesla也有獨家車機,但好不好用,Tesla車主心知肚明,對比小鵬,甚至覺得慚愧:為什麼沒早一點來支援中中國產品牌。
小鵬語音系統是國內廠商「思必馳」承做的,普通話、粵語均由不錯的識別率。
四、總結
總體而言,P7高效能版可以說是把大部分「技能點」拉到了「運動」選項上,整體市場定位偏向效能車,同時內部空間豪華感加持,33.99w、34.99w兩臺車均包含丹拿Dynaudio音箱,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年輕消費者已經不再“沉迷”德系美系,只要能滿足需求、戳中痛點的車型,均在他們的考量範圍。小鵬作為一家自主品牌的智慧廠,已經在車內配置、外觀等諸多細節上體現出他們對於未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深刻理解。
Tesla作為小鵬一大強勁對手,即便已在硬體層面做到第一、且智慧化方面積累更深,小鵬卻已悄悄地在本土化需求上捕捉到了更多的中國人胃口。今年7月,P7首月交付1641臺,雖然和Model 3的上萬臺的數量相差甚遠,但作為這家造車新勢力的第二款車型,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