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領域的黑科技
說到黑科技,很多人通常只會想到消費電子:"S尼大法好!" 、"任X堂真是世界的主宰"。
相比而言,汽車由於比消費電子的對經濟實力的要求更高,所以關於汽車的很多黑科技的大多數停留在傳說中,很多人並沒有太多機會去體驗得到。
我聽說過很多汽車行業的黑科技,也親自體驗過一些汽車界的傳說的黑科技。隨著現在技術的進步及技術普及速度的加快,很多在過去的時代和技術背景下稱得上黑科技的技術,在今天看來或者體驗過之後也會有不過如此的感覺。
在我看來,汽車領域的黑科技應該是既能連線未來,又能用在當下的技術。
連線汽車未來的技術什麼樣的技術是真正連線汽車未來的技術呢?
有人會回答是智慧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這個回答肯定沒錯,但是太抽象了。
還是用消費電子來做對比的話?手機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件。手機經歷了從數字手機到智慧手機的變革,造就了今天全新的移動網際網路的生態。其中最關鍵的是構建起一個智慧手機的架構:底層是晶片、攝像頭等硬體,中間層是iOS、安卓這些系統平臺,上層則是各種各樣的APP應用。正是這樣的高效的架構、多樣的APP應用讓手機變成不在是一個電話,而是一個智慧的終端。
現在還處於"不那麼智慧"的階段的汽車是怎樣的呢?
現在的汽車有多種多樣的"應用",比如也可以實現ADAS、車聯網的這些應用和功能。每個應用都是基於底層硬體實現的,沒有像智慧手機那樣的一箇中間的"系統平臺"這樣的一個東西。簡單點說就是,由於沒有中間的系統平臺,沒有開發和提供"開發工具"和"應用商店",現在車上的應用和功能都是寫死的,可供開發的潛力基本沒有。
要讓汽車進入"智慧時代",需要怎麼變化,一種途徑就是參考手機那樣的系統架構,通過一個軟體平臺和數字平臺,將汽車變成智慧終端。這就是現在汽車行業比較火的一個概念——"軟體定義汽車"。
在這樣的架構下,基礎的硬體是固定的,但可以將很多服務和介面變成標準化,通過中間的系統平臺,就可以開發基於這些服務和介面開發不同的上層應用,比如ADAS的應用,自動駕駛的應用,能源管理的應用,車聯網資訊娛樂的應用。
這樣的想法是很好的,比如福斯VW就是想基於這樣的架構開發新的車型。福斯原來有多個這樣的汽車平臺架構,但是未來,他們想所有車型都基於一個平臺去開發新的智慧汽車。如果真的做到了,這稱為當下汽車領域最前沿的"黑科技"並不為過。
我猜,福斯會參照iOS /Android 的命名,把這個東西叫做" Car.SW"?
用在當下的技術
儘管這樣重量級的黑科技目前還不是完全形態,但我們當下仍然能體驗到這些黑科技體系下的技術,比如上面的智慧汽車架構中最上層的應用之一,ADAS功能。
目前L2級駕駛輔助技術在很多車上都有用,但普遍來說體驗不好:
1. 操作比較複雜:駕駛輔助功能的啟動/啟用做得比較複雜和隱蔽,操作比較複雜,甚至有的車把巡航功能的設定都放在比較隱蔽的位置,很多駕駛員根本不會操作,這個功能基本成了擺設
2.體驗感不佳:有的車的駕駛輔助系統的技術方案不成熟,做出來體驗感不好。比如典型的加塞或者突然並道這個場景,有的情況對於駕駛員來說是一個常規操作,但系統突然來個猛剎車,這種體驗感不佳,並且讓人顧慮系統是不是足夠安全可靠。
但通常而言,比較知名的汽車廠商對於駕駛輔助技術是非常謹慎和認真的,只有系統做到足夠穩定和成熟時才會大批量上這些系統。典型的像比較穩重的福斯,在ADAS系統推進方面不是最激進的,最近逐步在全球範圍內在Golf、Magotan等明星車型上了IQ.DRIVE 駕駛輔助技術。
IQ.DRIVE是-福斯面向未來自動駕駛領域的智慧技術解決方案,它核心的特徵有三點:全速域輔助、一鍵操控、智慧泊車,覆蓋了智慧駕駛的多種場景。目前已經實現了L2級別的ADAS功能,未來還會隨著整車架構逐漸拓展到L5級自動駕駛系統,既是連線未來又是用在當下的技術,稱為黑科技的並不為過。。 IQ.DRIVE底層以3大感測器為基礎:毫米波雷達、MFK3.0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在下一代的L3級別自動駕駛的感測器配置中則規劃了Lidar鐳射雷達配置。
現有的L2級別的感測器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感測器的資料融合和處理,並實現多種場景的多種駕駛輔助技術。IQ.DRIVE在資料融合和處理方面做了深度的融合:
毫米波雷達與MFK3.0攝像頭通過單獨的資料匯流排,進行實時的資料匹對,攝像頭每秒會向前向毫米波雷達傳送25次資料,前向雷達則每秒向攝像頭髮送10次資料。這個高速度的資料的融合比對,能最大程度地實時監控和保障車輛安全。
多個感測器的資料會傳輸至專門的處理中進行處理,這些資料的處理會使用深度學習的技術進行運算,最後輸出控制指令,實現L2或更高級別的駕駛自動化控制。
以新MagotanIQ.DRIVE的前後防碰撞技術為例:
1.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會協同配合,對前後車的距離進行探測。當系統對資料處理後,如果判斷出碰撞即將發生,那麼就會觸發防碰撞準備:收緊安全帶提升氣囊和安全帶的保護作用、關閉車窗防止異物進入車內和將乘員甩出車外,在很短的時間內為即將發生的碰撞做好準備。
2.前後防碰撞這些安全輔助功能是一個多功能融合的系統。不同車速條件下,新Magotan的IQ.DRIVE會開啟不同的功能,5km/h以上就可以開啟啟用此功能:
在前進方向上的控制,5-30km/h的區間可以啟用AEB功能,大於30km/h,則會啟動前向預碰撞
Front Assit功能,可以發出碰撞預警,嚴重時會介入制動;對於後方碰撞預警功能,則是在5-65km/h這個車速區間啟用,系統判斷碰撞發生時則提前關窗和預緊安全帶,雙閃也會點亮警示其他交通參與者。
在5-65km/h的速度區間,啟用行人識別功能,攝像頭和其他感測器會協作起作用。
從IQ.DRIVE的所包含的技術功能來看,它做到極簡操作,一鍵就能啟動,並且功能覆蓋了全旅途的出行場景。尤其是在堵車的時候,Tja交通擁堵輔助技術可以幫助駕駛員排隊跟隨前車行走,不用自己頻繁地進行起步、加速、剎車的操作;在跑長途高速時,ACC自適應巡航和Lane Assist車道保持輔助是非常棒,只需手扶方向盤,關注路況就行,Travel Assist會幫助你關注前車距離和保持在車道內行駛,大大減輕了長途駕駛的疲勞;安全輔助功能對於新手則是非常友好,在防碰撞預警和AEB緊急剎車,RTA後方交通預警系統幫助新手快速成為老司機。
IQ.Drive的體驗感受是怎樣的作為一個駕駛愛好者,體驗各種車的新功能也是我的一大愛好之一。
IQ.DRIVE的安全輔助功能,可能我是不太願意試的功能,畢竟誰也不想體驗發生發生意外的工況。
所以我體驗的是新MagotanIQ.DRIVE的 Travel Assist這個L2+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
Travel Assist的核心功能包括TJA交通擁堵輔助系統、ACC自適應巡航系統、Lane Assist車道保持系統、以及基於HOD的DMS駕駛員狀態監控系統。
Travel Assit的功能基本覆蓋了高速公路巡航、市內交通擁堵這種日常的駕駛場景,啟動它也很簡單,就是按下方向盤左側的的功能Travel Assist鍵就行了。
簡單說一下體驗感受吧:
ACC:1.開啟駕駛輔助功能後,ACC會一直處於啟用狀態,福斯的IQ.DRIVE海外版的ACC 功能是支援0-210km/h全旅程輔助的,但國內版應該是由於法規的原因被設定在了0-160km/h。2. ACC加減速過程中的駕駛體驗和對於工況的處理都是很好的,它在駕駛過程中始終監測與前車的距離,如果兩車之間距離過近,會及時發出提醒警報並進行減速。尤其是高速路上行駛中突然有車輛變道插進來這種cut-in工況,體驗感很好,沉著穩定得很像老司機。
Lane Assist: 在車速大於65km/h,車道線清晰,能被前向攝像頭的識別出來的情況下,車道保持功能可以啟用,車輛會保持車道內居中行駛並進行實時監測行駛路線是否出現偏移。在像廣深沿江高速上彎道的地方,仍然能在巡航狀態下完成彎道通過的動作,並且方向盤不會頻繁地介入修正。如果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因為疲勞、注意力下降等等情況導致車輛偏離車道,Lane Assist會小幅調整修正行駛方向,並在修正結束後進行警報提示。
Side assist:變道輔助也是一個很好用的系統,雖然我比較注意安全,變道時都會很注意觀察周圍情況,但難免也會有時碰到視野盲區或後方突然有車快速加速進來的情況。這項功能的好用之處在於:很容易熟悉並習慣,開一小段路就會變成下意識的動作。新Magotan的Side Assist是成熟的方案,使用感測器時刻檢測周圍是否有車輛和危險狀況,有效地解決盲區的問題,如果系統有檢測到車輛靠近時,會自動發出警告,後視鏡的警示燈閃爍提醒安全。
前後預碰撞輔助:前面介紹了它的工作原理,實際試駕時沒有體驗這項功能,當然也不希望自己和大家體驗到這個功能。不同於其他的主動的駕駛輔助功能,它屬於一種預防性的安全輔助功能,只有在出現意外的情況下,在最緊急的時刻才會觸發對駕駛員的保護。國內車比較多,路況錯綜複雜,安全駕駛是最重要的,有了這項保障會更安心一點。
HOD方向盤離手檢測:在實際駕駛時,在Travel assist開啟的情況下,如果雙手離開方向盤大約10s以上時,系統就會提示和報警,這個方向盤離手檢測功能是基於電容感測器的,當手離開方向盤時,電容感測器的兩極距離發生變化,從而判斷出駕駛員有沒有離手,以此來保證駕駛人員的安全。我查了一下國外的技術介紹,如果長時間離手,車輛會減速停車——我當然沒有試這個功能,畢竟隨便在道路上停車還是很危險的。
總體體驗下來,新Magotan的IQ.DRIVE的技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技術,沒有很多噱頭性的功能,整體特點是可靠性和易用性,ADAS功能都是實際實用的功能,這很符合用我對黑科技的其中一條"用在當下"的標準,我更希望它能慢慢開放功能——比如國外版的與交通標誌協同的功能,然後逐級升級到更高階的形態,變成完全形態的黑科技。(轉自知乎平臺,特邀回答PU:無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