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逐漸進入家庭,成為人們的日常家用品之後,關於選車、用車,便產生了很多廣為流傳的謠言,這些謠言在很多車友那裡,成為刻在意識裡的“真理”,但是其中大多數都是無稽之談,憑空臆測出來的。
比如,我們聽過流傳最廣的一個謠言就是,鋼板越厚車越皮實。在很多人的意識裡,車輛的車身覆蓋件,也就是鋼板衝壓件,就好像人的衣服一樣,衣服越厚,出現刮擦的時候,受傷的概率就越小。事實上,汽車覆蓋件越來越薄已經成為趨勢,而汽車安全的主要“責任方”是車輛的整體剛性、吸能裝置的潰縮能力、主被動安全配置的響應速度和效果等等,在事故面前,除了坦克裝甲一般的鋼板厚度,民用汽車的表面覆蓋件,再怎麼厚也幾乎沒有安全防護作用。
車身越重,開起來越穩。猛地一看,好像是這樣,一輛足夠重的車身可以將輪胎死死地壓在路面上,彈跳自然就會減少。但是當車輛在轉彎的時候,車身越重的車,產生的反方向的離心力就越大,發生側滑、側翻的可能性就越低。就算是直線行駛,車身越重的車,剎車的時候,慣性力也更加明顯,對於車身懸掛的壓力也越大。所以車子開起來是不是穩,主要的決定因素不是重量,而是底盤懸掛的調校,底盤懸掛成熟的車,不管輕還是重,都能有很好的行駛穩定性。
日系發動機省油、美系發動機耗油。長期以來,在中國汽車圈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日系車省油,美系車耗油,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日系發動機省油,美系發動機耗油。但是事實上,美系車、美系發動機也可以很省油,比如Malibu XL的2.0T車型,採用了閉缸技術,在不需要大扭矩的時候,關閉兩缸,只有兩個缸在執行,而且車身重量只有1.5噸,所以這款車的油耗可以做到百公里不足8L。而中國自主品牌用得最多的發動機,三菱的4G63系列發動機,1.5T 150匹馬力,這款發動機的特點就是穩定性和可靠性比較好,但是油耗卻十分驚人,1.5T排量開過10個油是家常便飯。
加油加一半。有老司機說加油加一半可以減少汽車行駛時的總重量,從而減少油耗。但是這種流言根本經不住推敲,就說油量本身,對於車輛的重量影響能有多大?最多滿滿一箱油也只佔到汽車總重量的3%,那麼想想看,3%的重量對於汽車油耗能有什麼影響,能比多跑一趟加油站更費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