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汽車品牌歷史,品味發展歷程變遷。
是否還記得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第二大國奧匈帝國,如今分成了奧地利、匈牙利等。而在匈牙利有一個大家的老朋友——伊卡魯斯(Ikarus)巴士,中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引進該品牌巴士。今天介紹其輝煌時期的一款車型,一輛已經腐朽的伊卡魯斯IK-4短途巴士。
![](//timg.juduo.cc/img/pics6/7e/7e3e6709c93d70cf69ee1444fbe20e0abaa12b2f.jpeg?w=640&h=425)
說到伊卡魯斯巴士能夠追溯到1895年,最早被稱為Imre Uhri的鐵匠車間和馬車廠。這家公司從1913年就開始製造乘用車,1927年開始製造穿梭巴士。1929年經濟大蕭條時期因訂單不足而破產,又在1935年恢復生產,在二戰時期收穫了大量訂單。於1949年與著名的飛機制造商伊卡魯斯合併,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伊卡魯斯巴士製造商。
![](//timg.juduo.cc/img/pics2/dc/dc54564e9258d10985e33bb1386513b56c814d7d.jpeg?w=640&h=336)
在匈牙利共產主義時期,伊卡魯斯巴士主宰了整個東部集團及其盟友的公共汽車市場。車輛銷量每年十萬以上,在當時是全球第四大巴士製造商。不過蘇聯解體後就面臨各種問題,最大的客戶東德在統一後銷量跌至原本的10%。1999年被伊薩客車(Irisbus)接手,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timg.juduo.cc/img/pics7/8d/8d5494eef01f3a290d8c4b4a7518633b5d607cb2.jpeg?w=640&h=390)
伊卡魯斯120e純電動城市客車
而伊薩客車就是在1999年由雷諾和依維柯客車部門一起組建的,之後這個品牌幾經轉手,如今再次煥發了新機,希望再次在路上看到伊卡魯斯巴士。接下來回到今天的主角,伊卡魯斯IK-4短途巴士。
![](//timg.juduo.cc/img/pics4/f2/f2deb48f8c5494eeeb61a156d2c83ff498257e82.jpeg?w=640&h=359)
伊卡魯斯沃爾沃版IK-4短途巴士
![](//timg.juduo.cc/img/pics4/38/3812b31bb051f819f116f3632a8995e72e73e7b5.jpeg?w=640&h=365)
伊卡魯斯換標版IK-4短途巴士
整體看這輛IK-4短途巴士不像是伊卡魯斯的車型,無論是配置還是設計風格均不相同。其實這款車早期上路掛的就是沃爾沃車標,之後換成了伊卡魯斯車標。後期IK-4短途巴士繼續沿用了這種設計風格,底盤佈局還是中置發動機,但發動機卻更換成了曼恩的衍生產品。
![](//timg.juduo.cc/img/pics0/9f/9f2f070828381f30e9c9fbe9513c93026f06f062.jpeg?w=640&h=388)
伊卡魯斯後期IK-4短途巴士
車頭頂部向前突出,上方弧形部分中間是電子顯示屏。兩塊分體式前擋風玻璃搭配底置內八字的雨刮器,與沃爾沃版本底置順邊和初期IK-4版本的頂置內八字均不同。雨刮器底部內側是兩個登車扶手,初期車型是沒有的。車頭中部的進氣格柵也不同,原本是橫紋長方形造型,後期調整為網格橢圓形。
![](//timg.juduo.cc/img/pics7/d0/d01373f082025aaf61c0175e0bd0746e024f1a79.jpeg?w=640&h=359)
進氣格柵左下角有個IK-4的標識,替代了原本上方的IKARUS標識。兩側圓形前照大燈沒有調整,下方獨立保險槓與車架相連,去掉保險槓後能看到後方車架。保險槓下方中間是車牌架,兩側各有一個鏤空登車槽,兩端最外側則是底置行車燈。
![](//timg.juduo.cc/img/pics5/b8/b812c8fcc3cec3fd5af0c49226b50b35859427d7.jpeg?w=640&h=380)
車身左側部分窗戶分上下兩層,上層扁窗可以前後推拉打開,下層封閉大窗無法打開。這款車屬於中置發動機車型,檢修起來相對麻煩,需要將車身中部下方側蓋打開,或者車內地板打開。
![](//timg.juduo.cc/img/pics3/99/9922720e0cf3d7ca440f30a41b2261036a63a92b.jpeg?w=640&h=423)
這輛車的動力系統採用RBA-MAN的D2156 HM6 U型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92馬力,最大扭矩為71N.m/1300rpm。後橋主減速比為6.56,搭配5擋手動變速箱,車輛最高時速為67公里。
![](//timg.juduo.cc/img/pics0/d4/d439b6003af33a872c18fff42961cf325243b5b4.jpeg?w=640&h=424)
車輛右側有前、中、後三個車門,車門均為對開內擺打開,右側車窗均為封閉大窗。車頭側面下方轉向燈與前方大燈在同一高度,右側兩個分體後視鏡微微向前擺出,左側則是一個長形單體後視鏡緊貼駕駛室側面。
![](//timg.juduo.cc/img/pics7/f6/f636afc379310a5533a1590d5e789ca38326100e.jpeg?w=640&h=356)
車門內側帶扶手搭配3級踏步
![](//timg.juduo.cc/img/pics7/aa/aa18972bd40735fa700811f09d6fd0b90e240843.jpeg?w=640&h=371)
從前門上車,駕駛位除了三輻式方向盤和踏板基本已經被拆空。可以從中控臺的鏤空槽中依稀看到曾經的佈局,環抱式中控臺是兩大兩小儀表佈局,其他功能鍵主要在右側區域,中控臺左側應該有個水杯架,下方是風琴式踏板。
![](//timg.juduo.cc/img/pics7/32/32fa828ba61ea8d364dd0e8c7c37ef44241f5807.jpeg?w=640&h=384)
IKARUS的銘文
![](//timg.juduo.cc/img/pics4/0e/0e2442a7d933c895f84e5e603e2eacfa82020045.jpeg?w=640&h=322)
車門側面驅動泵
![](//timg.juduo.cc/img/pics2/a5/a5c27d1ed21b0ef4cab5995a2df98ed081cb3e19.jpeg?w=640&h=394)
沃爾沃版伊卡魯斯IK-4內飾
![](//timg.juduo.cc/img/pics3/3b/3b87e950352ac65cfaf2c739f8cc6d1b92138a4a.jpeg?w=640&h=407)
前方駕駛區經過改裝,改裝後獨立性非常強,但前門卻只有半邊可以打開。車內前部座椅佈局為左邊單排右邊雙排,中部地板上有幾個可以打開的蓋板,下方就是車輛的動力系統。與初期的沃爾沃版本車型相比,車內整體佈局基本相同。
![](//timg.juduo.cc/img/pics1/b3/b3119313b07eca801cb628e67a1e48d7a04483cc.jpeg?w=640&h=353)
車頂側面喇叭和拆掉頂燈後的印記
![](//timg.juduo.cc/img/pics2/53/5366d0160924ab1890dddad0dec739c779890bd1.jpeg?w=640&h=386)
改裝的前門
![](//timg.juduo.cc/img/pics1/1f/1f178a82b9014a90eb636bc5594ae618b31bee35.jpeg?w=640&h=374)
車輛天窗
![](//timg.juduo.cc/img/pics6/7c/7c1ed21b0ef41bd51e618721b8e75ec138db3df9.jpeg?w=640&h=366)
在車內從前往後看,後半部分兩側均為雙排座椅。由於後門在車輛尾部,最後一排只有左側雙座椅,車尾也是兩塊分體擋風玻璃。
![](//timg.juduo.cc/img/pics0/00/00e93901213fb80ed23d52d9c6ecf024b838949c.jpeg?w=640&h=410)
車輪特寫
![](//timg.juduo.cc/img/pics1/a9/a9d3fd1f4134970ac23ad17365f70ec2a6865dee.jpeg?w=640&h=396)
車輛後方頂部兩個紅色警示燈,中間兩側尾燈各有三個車燈。車身尺寸為長11420mm、寬2500mm、高3000mm,車輛地板高度950mm、軸距5400mm。這輛車自重9610kg,內部座椅佈局為23+1。
![](//timg.juduo.cc/img/pics2/b8/b8389b504fc2d562a49f79fc0d2c4fe577c66cd0.jpeg?w=640&h=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