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旅業者,我們都期待能對這個不斷趨前、變換不斷的文旅時代的每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個關鍵節點,有著更多的瞭然於心,知曉它的變革、冷暖及趨勢。
文旅惠評【第142周】,文旅一線情報,一週深度評析。
文旅巨頭行情
本週的巨頭行情關注明年在阿布扎比開業的新一代海洋主題公園。
近日,阿聯酋休閒娛樂開發商Miral宣佈阿布扎比海洋世界將於2023年開業,目前施工建設工作已完成90%,預計2022年底完工。
據瞭解,阿布扎比海洋世界佔地18.3萬平方米,包括亞斯島海洋世界研究與救助中心(Yas SeaWorld Research and Rescue Center)、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容納2500萬升水)等項目。帶有主題的遊玩場所、動物棲息地、騎乘設施及景點均在施工的最後階段,這是海洋世界在海外的第一個海洋公園項目,也是海洋世界30多年來修建的首個海洋生物主題公園。
Miral是阿布扎比亞斯島的開發商,自2011年起,投資並開發法拉利世界、亞斯島水上世界、阿布扎比華納兄弟電影世界、世界上最大室內跳傘中心CLYMB Abu Dhabi、華納兄弟主題酒店等體驗項目,這座新一代海洋生物主題公園將成為亞斯島上新的超大型景點。
海洋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運營商,擁有50年多年動物繁殖、養育、保護、海洋主題公園開發與運營方面的豐富經驗,旗下擁有布希花園、海洋世界、芝麻街、水樂園Aquatica等品牌。
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遊客量超2000萬人次,營收15億美元,實現淨利潤2.56億美元,此外,去年遊客人均消費74.43美元,其中人均門票收入42.17美元,餐飲、商品及其他收入32.26美元,門票佔比56%,二次消費比例高達44%。
在主題公園行業,很多專業人士或專家認為迪士尼或其他做得比較好的主題公園門票和二次消費的比例是三七開,但根據Attractions.io公司對英國及海外景點的調查結果,大多數主題娛樂景點的門票佔總收入的55%,其餘45%為由餐飲、商品、快速通道、紀念品、現場秀和活動等拉動的二次消費收入。
從這個角度看,海洋世界的收入結構相對比較平衡,在純主題公園業務主要玩家中算是運營比較成功的公司。
此外,公司的產品組合也在進一步優化和拓寬。
比如,奧蘭多海洋世界主題公園近日宣佈2023年開業第七個過山車,這無疑會吸引喜歡刺激驚險的年輕消費群體。基於去年不錯的運營業績,公司還決定設計和修建酒店,通過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吸引遊客留在海洋世界旗下的主題公園過夜。
很難想象,這樣一家挺過疫情,並實現業績快速增長的老牌區域性主題公園運營商在疫情前一度被默林娛樂、六旗娛樂等行業競爭對手傳言收購,這與海洋世界受負面新聞影響、公眾形象受損、業績與市值持續低迷有關。
不過,隨著業績的明顯提升,海洋世界加大投資力度,計劃在2022年推出11個新的騎乘設施和景點。今年3月,海洋世界還報價34億美元全現金收購雪松會娛樂的提議,雖然要約遭到拒絕,但海洋世界最終從傳言中的“被收購者”成為主動要約的“收購者”,行業地位的提升投資者和行業人士有目共睹。
事實上,經過這麼多年的曲折發展,海洋世界不僅運營業績有大幅提升,市值也水漲船高。更主要的是,雖然屢次受挫,但公司通過輕資產模式把項目和品牌向海外拓展的計劃一直沒有改變。
早在2017年,中弘股份旗下的中弘卓業從黑石集團手中收購所持股權,成為海洋世界大股東,並被授權在中國建造海洋世界品牌樂園。但次年,中弘股份被鉅額負債、財務造假、併購失敗等負面事件纏身,公司不得不出售原計劃修建海洋世界品牌景點的如意島等項目。2018年11月,中弘股份被強制終止上市,海洋世界在中國市場的拓展戛然而止。
不過,與中東土豪國家阿聯酋的合作的新一代海洋世界項目讓海洋世界再次看到國際業務起飛的機會。新建的主題公園採用多層結構,設計充分利用了海洋世界公司在海洋研究、保護和動物福利方面超過55年的經驗。
不僅如此,新建項目還將成為專門的動物棲息地,打造和野外大自然一樣的不同物種之間的共生環境。建成後,公園將提供獨特的沉浸式體驗項目,吸引阿聯酋和世界各地的遊客,拓寬他們對海洋生物的認識和了解。
比如,該項目包含不同的沉浸式體驗和互動展覽,其中,One Ocean主題貫穿於整個園區中六個海洋主題環境,屆時遊客能夠體驗和享受360角度的多媒體體驗。
2022年,海洋世界計劃在旗下10個主題樂園裡新增11個騎乘設施及景點,這是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投資。引入芝麻街IP修建主題樂園、將水上樂園滑梯與水下動物相結合、推出各種形式的過山車、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海洋世界利用海洋生物、水上樂園、主題IP等各種創新方式在有迪士尼等強大對手的地方發揮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目的地投資晴雨表
本週的目的地投資晴雨表關注世界旅遊業理事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報告從最近三年的旅遊業生產總值與GDP關係、全球經濟復甦、新增就業等方面分析了世界主要地區的旅遊業復甦情況。
近日,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發佈的《2022旅遊業經濟影響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旅遊業對GDP的貢獻增加1萬億美元至5.8萬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21.7%,旅遊業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佔比從2020年的5.3%增至2021年的6.1%。此外,全球旅遊業新增1820萬就業崗位,同比增長6.7%。
《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旅遊業開始復甦,但復甦不及預期,主要原因是受奧密克戎變體病毒影響,多國政府重新實施嚴格的跨境旅行限制措施,相互之間也缺少配合。相比之下,新冠疫情前,全球旅遊業增速連續九年超過全球經濟增速。但受疫情影響,旅遊業對經濟的貢獻比例下降超50%。
《報告》還指出,全球旅遊業復甦主要由國內遊客的消費帶動,而不是來自國際遊客的收入拉動。各國國內旅遊業復甦勢頭強勁,從全球看增長31.4%,由於多國仍限制國際遊客入境,國際遊客的消費收入同比僅增長3.8%。國內遊收入佔旅遊業總收入的比例已經從2019年的72%增至2021年的85%。2021年,商務旅行和休閒旅行消費分別增長30.9%和25.1%。
不過,具體到各個國家,國情不同旅遊恢復增長的程度也不相同。比如,泰國、新加坡、希臘2019年高度依賴國際遊客,但他們復甦的進度不同。泰國的旅遊業對GDP的貢獻與2019年相比減少70%,而希臘旅遊業對GDP的貢獻比例與疫情前相比僅相差30%左右。
究其原因,旅遊復甦的快慢與國際旅行限制的影響大小有關。在亞太地區,政府採取更為嚴格的措施控制不同變異的新冠病毒。目前,國際旅行限制仍未完全解除,很多國家的跨境旅行仍處於靜默狀態,這也是很多國家國內遊客消費成為世界旅遊業復甦的主要推動力。
以歐洲和亞太地區為例,2020年旅遊業對歐洲GDP的貢獻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相差47.1%,2021年這一差距縮減至32.3%,復甦勢頭明顯。預計2024年歐洲旅遊業對GDP的貢獻將超過2019年水平,貢獻比例與疫情前相比增長4.1%。此外,亞太有望在2023年成為第一個復甦至疫情前水平的地區,而其他地區要完全復甦則需等到2024年。
旅遊業對經濟的拉動或促進主要體現增加就業方面。
2019年,全球旅遊業支撐3.33億個就業,全球每十個就業崗位就有一個由旅遊業創造。儘管政府採取停薪休假等方法保住就業,但2020年旅遊業創造的就業崗位還是減少了6200萬,同比減少18.6%。
2021年,旅遊業對全球經濟貢獻的比例增加21.7%,旅遊業創造的就業也從2020年的2.71億增至2.9億,淨增1820萬人就業,增至6.7%。也就是說,2021年,全球經濟中的每11個工作崗位,就有一個由旅遊業拉動。
不過,旅遊業對就業的貢獻與對GDP的貢獻相比復甦較慢,這是因為就業崗位相對比較固定,起伏變化小,裁掉現有員工與招到新員工也需要一段時間。
報告指出,雖然去年復甦進程緩慢,但旅遊業有較強的韌性,並對未來全球範圍內復甦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WTTC報告預計,未來十年(2022-2032),旅遊業平均每年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預計為5.8%,是全球經濟每年平均增速的兩倍多(2.7%)。在此期間,全球旅遊業預計創造1.26億新增工作,這些新工作大部分集中在亞太地區(64.8%),中國(25.5%)和印度(20.4%)的貢獻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