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我家裡是一輛SUV燃油車和一輛純電動轎車,這幾乎算是“黃金組合”,在車型選擇上,以前走過很多彎路,家用車型:轎車、SUV、MPV、燃油車、新能源車到底該怎麼選?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從當前階段來看,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我前後開了6年的純電動汽車,對此感觸頗深,這裡先來聊聊5點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用車感受,至於該怎麼選,相信看完我的親身經歷也就不難做出選擇了。

開了純電動汽車再開燃油車,發現回不去了

我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早在2015年入手了第一輛純電動汽車,當時續航里程不足200公里,新鮮感過去之後各種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慢慢成了“買菜車”。

其實純電動汽車的4大優勢很明顯,但同樣也有5個痛點,一輛車好不好,合不合適,直接看它的不足,缺點才是車主更應該關注的問題。

感受1、1公里電費只需1毛錢左右,直接甩開燃油車“幾條街”

充電省錢這是純電動汽車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確實如此,家裡安裝了充電樁,晚上下班後預約夜間充電,電費只需4毛多,偶爾使用外面公共充電樁,(當然了,外面充電樁普遍較貴,1度電大概在1.5元左右)。

平均算下來,1度電花費約6毛錢,百公里耗電一般都在14-20度左右。我詳細算過一筆賬,去年我行駛了近3萬公里,百公里耗電算17度,電費差不多花了3000塊左右,保養費100元。

家裡另一輛SUV燃油車,加92號汽油,一公里大概需要9毛左右,以前平均一年油費差不多需要1.5-2萬左右,保養費600塊,這幾乎是純電動汽車的6倍以上,所以說,只看純電動汽車出行成本,省錢這一點毋庸置疑。

感受2、出行成本低,出門買菜都要開車

以前出門,2公里以內基本不會開燃油車,自從開了純電動汽車之後,別說兩公里,有時候1公里多,買個菜都會開著車出去,很多車位可以享受2小時以內免停車費,臨時辦個事,省心省錢。

用車頻率增多,以前開燃油車一年只能行駛1-2萬公里,現在一年至少行駛2萬公里以上。現在油價那麼高,燃油車加油時有多少車主每次都加滿?相信很少吧,絕大部分人每次只加300以內。開純電動汽車,油價漲跌完全沒概念,甚至都忘記了油價。

感受3、花20萬享受50萬燃油車的動力性能

純電動汽車依靠電機驅動,電機功率密度遠超內燃機,相同的轉速可以發揮更大的扭矩。紅綠燈路口,綠燈一亮輕踩電門,推背感隨之而來,加速性能非常好,你一定是整條馬路上最耀眼的車主。

從動力性能對比中不難看出,二十多萬的比亞迪漢ev其動力性能遠超40多萬的寶馬525,這一點深受很多汽車發燒友的稱讚,在預算一定的情況下,還能體驗一下“豪車”般的加速性能。

感受4、外觀炫酷,科技感十足,輔助駕駛很有用

從幾年前特斯拉開始,純電動汽車一直就是自動輔助駕駛、以科技感、時尚前衛的外觀、節能環保吸引人們的目光,這些優勢也沒有讓車主失望。

燃油車時代,比較常見的車型,比如像保時捷的外觀造型一直很犀利,沒想到在幾萬的純電動汽車時代,車頭也呈現“子彈頭”,頗有幾分超跑的氣息。

日常駕駛中,自動泊車入位、車道保持、巡航跟車、變道等輔助駕駛對很多新手來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駕駛安全,當然了,也不能依賴輔助駕駛,畢竟還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

感受5、不限牌、不限號

綠牌優勢在很多一二線大城市非常實用,甚至可以說,在限牌的城市,買純電動汽車主要就是為了綠牌,畢竟有的燃油車主排號幾年都沒搖到號,有車主吐槽,買車容易上牌難,一個藍牌的綜合成本快和一輛普通家用車價格差不多了。

無論是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油電混動還是增程式,它們都有幾個共同的優勢,省油省電,動力性能不錯,科技感很強。優勢雖多但在缺點面前有時候也是不堪一擊。

純電動汽車的痛,只有開過3年以上的車主才能體會。

純電動汽車續航短、充電難、充電慢、二手車保值率低,電池壽命的擔心等問題一直也是車主關注的地方。

幾年前續航從150公里增長到現在續航達600-1000公里,但車主依然不滿足,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實際續航打折率很高,二是充電的配套設施還不完善。

官方標定續航里程為600公里,如果在冬季跑高速,實際續航至少打5-7折,也就是說續航只有300-400公里左右,夏季續航要好很多,但依然需要打8折左右。

充電方面,從安裝充電樁開始,各種問題就很多,現在很多小區即便是產權車位也根本不讓安裝,理由是配套電容量不夠,擔心充電安全等問題拒絕安裝,他們統一有專門充電的區域。

每逢節假日,有的高速服務區,排隊幾小時充電的場景令人嘆息,費時、費事、費心,很多公用充電樁要麼不兼容,要麼壞的,要麼只有慢充,要麼充電費用很高,不確定的因素很多。

保值率方面,前兩年保值率還不錯,5年後,二手車打3折都沒人願意收,這是基於續航、充電基礎設施、電池技術等多方面共同決定的,買純電動汽車一定不要太在意二手車保值率。

電池方面,大部分車主都關心電池壽命的問題,畢竟幾年後電池衰減如果較大,直接影響用車,不得不換電池,那時候才知道,一組電池少則5萬,多則近10萬,相信絕大部分車主不會換電池。當然了,現在廠家三電質保、保險、技術等方面都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不用擔心電池壽命問題。

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根據不同的用車場景、不同的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即可。

最後再說說家用汽車,SUV、轎車、MPV這些車型該怎麼選?

SUV主要優勢在於,外觀看起來顯得大氣、結實,內部乘坐、儲物空間都很不錯,底盤離地比轎車高了很多,日常在國道、省道、鄉間小路、自駕遊等場景下,幾乎不用擔心磕碰底盤的問題。

另外,車輛座椅高,駕駛、乘坐視野都比轎車好,很多人坐轎車會暈車,但坐SUV車型就不會,這是SUV的一大優勢。

SUV雖然優勢多,但是缺點也明顯,同等價位的車型,SUV操控、車輛穩定性方面不如轎車,底盤高,車身重,車輛重心高,跑高速時感受比較明顯,SUV穩定性不如轎車,彎道上、加速超車、緊急避讓等場景下,更容易發生側滑、側翻等危險。

另外車身重油耗也比轎車高一些,駕駛視野好,看得遠,但是車身周圍近距離盲區比較大。相對應而言,轎車操控性、舒適性、穩定性、油耗等方面優勢比較明顯,總之利弊方面該怎麼權衡,全看個人喜好,實際用車場景。

至於MPV,普遍都採用轎車底盤,操控、油耗方面和轎車類似,空間大,舒適性方面略比轎車好,最喜歡它的側滑門,老人、小孩上下車非常方便。標準的6座、7座、8座,非常適合一家幾口出行。

當前階段MPV車型商務用車比較多,其次就是家庭用車,當然了,缺點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覺得開MPV,駕駛員總有種被認為是“專車司機”的感覺,車輛外觀一般,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總而言之,一個家庭兩輛車,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用車場景,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組合:

第一種組合:一輛SUV燃油車,另一輛選純電動轎車或者SUV。

日常在上下班、城市周邊用車基本以純電動汽車為主,如果需要自駕遊、跑長途那就選SUV燃油車。

第二種組合:一輛SUV燃油車,另一輛選迷你型純電動汽車。

這種組合主要是從經濟成本出發,日常城市周邊代步用車,一輛五菱宏光Miniev完全可以搞定,駕駛簡單,停車方便,電費、保養都便宜,一公里幾分錢,關鍵車輛價位便宜,不會有壓力,幾年後也不用管二手車保值率,不用擔心電池壽命。

第三種組合:一輛燃油轎車,一輛MPV.

日常個人出行開轎車,家庭人多出行就開MPV,當然這算是“土豪”家庭了吧。

第四種組合、一輛插電混動SUV車型,一輛純電動轎車。

其實一輛插電混動車型不僅解決了燃油車出行成本高的問題,也解決了純電動汽車續航短的問題,可以說一個家庭無需買第二輛車,一輛插電混動車型全部搞定。

其實,家庭用車,兩輛車的組合搭配就太多了,各有各的優勢與不足,關鍵還看用車的場景、經濟預算、個人喜好等因素。

4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高速限速120,為什麼有些司機只跑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