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公元前203年初,漢高祖劉邦臨幸了薄姬一次,之後就很快將她忘記。但這一次同房,就讓薄姬懷孕並給劉邦生下來了第四子劉恆。但劉恆母子卻不受劉邦寵愛,僅被封到了偏遠的代地。沒想到反而因禍得福,讓她們逃過了呂后的毒手。在呂后死後,劉恆更是登基稱帝,而薄姬也被尊為皇太后。薄姬,會稽郡吳縣人,母親魏媼(ǎo)原為前魏國宗室之女。魏國滅亡後,魏媼跟隨家人逃到會稽郡吳縣生活,並跟吳縣人薄氏私通生下了薄姬和弟弟薄昭。父親薄氏早逝,於是母親魏媼就帶著薄姬和弟弟薄昭回到了原魏國故地生活。時值秦末大亂,各地紛紛起兵反秦。魏豹也在魏地起兵,自立為魏王。魏媼孤兒寡母本就生活艱難,在亂世之中更難生存,就想將女兒薄姬送進魏豹宮中作為依靠。魏媼擔心薄姬的姿色無法打動魏豹,就前往當時著名女相士許負處為女兒薄姬卜算命運。結果許負說薄姬會生天子。魏豹知道許負的預言後十分高興,欣然地將薄姬納入後宮。或許是許負的預言給魏豹自信,讓他錯誤地以為自己定能稱王稱霸。原本一直依附劉邦的魏豹,在楚漢之爭處於白熱化的時候,突然背叛劉邦,反過來聯合項羽攻打劉邦。魏豹的背叛讓劉邦非常生氣,他派手下大將韓信、曹參親自出馬征討魏豹,一舉將魏豹俘獲,後被劉邦手下大將周苛殺死。薄姬等一干魏豹的後宮也全都被送進劉邦宮中,成為織布工坊的宮女。在魏豹的後宮中,薄姬和管夫人、趙子兒年齡相仿、脾氣相投,很快成了十分要好的姐妹。三人曾經約定“無論誰先富貴了,都不要忘記其她同伴”。後來管夫人和趙子兒因為容貌秀美很快受到了劉邦的寵幸,但或許是受許負預言的影響,薄姬一直被代行王后職權的戚夫人打壓,始終被留在工坊裡做苦役。管夫人和趙子兒並沒有忘記和薄姬的約定,一直尋找機會幫助薄姬。公元前203年初,管夫人和趙子兒在服侍劉邦期間,趁劉邦高興就開起了薄姬的玩笑。劉邦好奇就問起薄姬是誰。二女就將許負給薄姬預言的事情和三人的約定都告訴了劉邦。劉邦聽說薄姬入宮一年多仍然在織布工坊做苦役,心下憐憫,就帶著管夫人和趙子兒一起前往織布工坊看望薄姬。到了工坊,劉邦看見正在做苦役的薄姬雖然身穿粗布衣服,但是身材、氣質卻十分出眾,心下歡喜,就將薄姬帶回了宮中。當晚侍寢時,薄姬對劉邦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劉邦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 一夜風流後,劉邦很快就將薄姬拋在了腦後。但這一次同房,就讓薄姬懷孕並在十個月後給劉邦生下了第四子劉恆。劉恆的出生並沒有改變薄姬的命運,反而因為有子,引來了戚夫人和剛剛從楚營迴歸的呂雉的嫉妒和打壓。導致薄姬在生下劉恆之後 就很少再見到劉邦。薄姬從小喪父,之後又輾轉魏豹和劉邦宮中,見慣了後宮裡的勾心鬥角,她知道自己出身卑微,沒有家族背景支持,唯有保持低調、隱忍,不爭不搶才能在殘酷的後宮中生存。所以她時刻保持低調,無論呂雉和戚夫人如何打壓,她都不爭不搶,不哭不鬧。在後來,她接觸到秦末流行的黃老之學,更是苦心學習鑽研《道德經》,她堅信“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並將這些知識和觀點都交給了兒子劉恆,而這也成為劉恆成漢文帝之後的治國策略,從而最終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呂雉將劉邦曾經寵幸過的妃子都進行了關押和奴役,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而薄姬因為很少見到劉邦反而因禍得福,被獲准出宮隨兒子劉恆的前往封地代地靜養。代地可不是什麼風水寶地,它在今天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地區,屬於標準的“苦寒之地”。而且代地緊靠匈奴還要時刻面臨匈奴的入侵,前任代王劉喜(劉邦的二哥)就因匈奴入侵而兵敗被降職。但薄姬母子依然沒有任何抱怨和推辭,而是坦然地前往代地就封。剛到代地,年僅8歲的劉恆面對著眼前荒涼的景色,又想到在長安的繁華,總是唉聲嘆氣。薄姬發現後就主動開到他,告訴他“賢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道理,給他將“無為”和“不爭”的智慧。慢慢的劉恆在薄姬的教導下,不再失落,而是塌下心來努力地學習黃老知識和為人處世的智慧。在呂后臨朝稱制的15年裡,薄姬母子一直在代地低調的生活,她們沒有建造一處宮殿、園林,也沒有增加任何的車馬儀仗,低調地甚至讓人感覺不到她們的存在。但也正是這樣的低調讓她們母子躲過了呂后對劉氏諸王的屠殺;也正是這樣的低調,讓誅殺諸呂后的功臣集團放鬆了對劉恆的警惕,認為他只是一個易於操控的傀儡,從而將他捧上了皇位。薄姬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人要學會保持低調,不能一味爭強好勝。就如薄姬母子這樣,低調隱忍不爭不想搶,反而成為皇上和太后富貴一生,安享晚年。反觀戚夫人就不懂這樣的道理,為了貪戀權位而一味幫兒子劉如意爭奪太子之位,結果落得兒子被毒死,自己也被做成人彘的悲慘下場。

6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1024即將到來!技術不易,說一說這些在汽車行業中的過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