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近日,日本三菱電機公司宣佈,將處罰22名牽涉數據造假的現任和前任高管。三菱電機被曝出檢驗數據造價,且持續了長達30多年。根據外部專家小組的調查報告,三菱電機設在日本的22處生產基地中,有17處存在數據數據等不當行為,共涉及197起造假案。這些事件中,112起是蓄意為之,62起涉及管理人員。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造假,這樣的企業我由衷地“敬佩”,這或許就是造假的“工匠精神”吧!
最近幾年來,諸如此類富有“工匠精神”的日本企業年年都有,都快見怪不怪了。根據媒體的報道,神戶制鋼數據造假,造假至少20年;小林化工500種藥品中,80%有造假記錄,已有40年;曙光制動器工業公司,質檢數據造假20年;日立質檢造假30年等。
還有日產汽車讓無資質的質檢員從事汽車出廠終檢;高田氣囊測試數據造假;西鐵城電子公司篡改產品數據;KYB工業株式會社偽造免震裝置和減震裝置性能檢查記錄數據等。
所以有了這麼多年的“豐富經驗”,不出意外的話,富有“躬匠精神”的他們很快就會出來鞠躬道歉,然後就當無事發生,檢討全流程動作可謂輕車熟路。
2000年,三菱就發現了旗下所售的汽車存在安全隱患,但他們沒有召回維修,而是選擇了隱瞞,最終造成了大卡車車輪脫落,導致婦女兒童在內的路人不幸身亡的慘劇。2016年,三菱汽車又被曝出油耗數據造假25年,涉事車輛超200萬輛。2021年被曝出電機造假,現在又是變壓器檢驗數據造假。
這數十年來的造假行動,已經不是某個部門的疏忽造成的,而是企業內環境如此,是一種自上而下、系統性的造假。至於原因,可能在於日本社會企業制度的弊端。日本企業管理中存在很多特殊的制度,比如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這種用人模式,就別提什麼“工匠精神”了,混就完事了。
更深層次來說,在日本經濟近些年來止步不前甚至開始衰敗的情況下,日本產業升級的先發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維持其市場競爭力,便動起歪心思搞造假。
日本是在明治維新後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成功趕上了殖民時代的末班車,成為自由貿易時代完成工業化的“先發國家”。先發優勢帶來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的超額利潤,使得先發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不斷拉大與後發企業的技術差距,進一步鞏固先發優勢。
日本雖然為先發國家,但相對於歐美主要強國依舊是後發的,大多數產業鏈達不到歐美的高度。二戰後至今,越來越多的國家一步步實現了工業化,這些國家的發展崛起,使得日本各產業的競爭優勢更進一步喪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很多企業為了維持先發者“工匠精神”的高技術光環,或主動或被動地用上了造假手段,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依附於先發優勢的“工匠精神”,終會隨著傳統優勢產業的失守徹底崩塌。最後,三菱這屢教不改的造假文化,光鞠一個躬道歉恐怕是不夠的,起碼也得多鞠幾個。不過對其而言,只要能糊弄過去,鞠成彈簧刀或許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