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雖然很不想重複贅述,但不可否認的是,博越L確實擔得起「革新者」這個評價。

對大多數人來說,故事的起源要追溯到8月5日的那場全球首秀,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用“「革新者」就是要把當下最新、最流行、最好用的智能科技都給到用戶”這句話,概括了博越L的市場策略。回過頭去看,這也算是品牌的一種鄭重承諾了。

那麼如何理解「革新者」這三個字呢?我想這裡面至少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產品,二是定位。

先說前者,吉利這幾年一直想要強化智能基因這個標籤,這多少有些客觀環境倒逼的成分,畢竟造車新勢力對這東西可是太熟悉不過了。而掛著傳統車企身份的吉利,某種程度上存在“大象轉身”的難度,想要全面覆蓋智能化,是需要更多時間的。但博越L厲害的地方在於,一次性帶來了五個維度的回答:智能架構、智能混動技術、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座艙平臺以及智能安全。

最值得拿出來探討的,CMA架構絕對有姓名。作為吉利4.0時代的核心之一,CMA架構最大的賣點就是它的唯一性,在自主陣營中,你很難找到能全面與之相抗衡的對手。沃爾沃90年的造車經驗、數據和標準,不是隨便就能追上的。

從這裡就能看出,吉利熱衷於“買買買”的好處,並不是一味“為買而買”而是一種深度學習、互惠互助的合作態度。另外可以肯定,未來吉利會把很大的產品重心都放到CMA架構裡,博越L是誕生於CMA架構下首個的“博”系產品,未來肯定會有更多讓消費者認可的好產品誕生於此。

而關注度很高的NOA車道級自動駕駛領航系統,你可以理解為出行方式的一次優化升級,雖然場景只限定在高速/高架,但能夠把駕駛主體從「人」轉變到「車」,已經是駕駛體驗的飛躍。

至於雷神智擎Hi·X混動平臺、高通8155數字座艙以及吉利獨創的“七層智能安全識別圈”技術,本質上都是在創造另一個層級的場景內容。一方面,用戶能夠獲得燃油/純電/混動的高價值方案;另一方面,更智能的座艙和安全設計,也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博越L的文章裡大家總喜歡提安全、操控、智能等等,如果想要直觀一些去理解,大可以用32000Nm/°這個車身抗扭強度來對比,要知道,這個數字幾乎要追上Giulia的35000Nm/°了。關聯到博越L的兩廂結構,你就知道這成績有多變態。

到了這裡,我們接著談談定位的問題。目前比較主流的一個看法是,大家都把“中國星”當成了吉利價值標準的新開拓者,這當然是對的,可作為當事人,吉利看得比誰的都清楚,博越家族才是品牌基盤的守衛者,只有能走量,品牌才能持續健康地存活下去。

6年前,“好看、好開、好智能”的三好SUV博越把吉利帶上了一個新時代,在如今這個電氣化浪潮下,吉利自然也需要一個破風者。而答案,正是博越L。

換句話來說,博越L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力者,它更像是吉利向上突圍的一個時代註解。橫向來看,未來博越L將會協同星越L築起一道品牌的新城牆;縱向來看,眼下的博越L已經彰顯了吉利在造車技術上的飛躍。

毫無疑問,吉利汽車的歷史勢必在博越L這裡一分為二,接下來市場看到的,將會是一個更強大的「中國智造」。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吉利人最喜歡講的那句話:“打基礎,練內功,保持戰略定力”。其實往遠一點看,博越L代表的也是吉利的戰略定力。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時代,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傳承”兩個字,但凡新車問世,總恨不得給你一個腦洞大開的名字,博越L則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特立獨行。這麼倒推回來,起初FX11沒有用“星”做姓,也在情理之中了。

吉利4.0時代的下一個轉折點,需要絕對走量且具有代際優勢的博越L來開啟。那麼,劇情能按照吉利的設想去走嗎?根據之前的預售成績,答案已經很明顯了。不怕馬後炮地說一句,博越L的內在價值早就註定了它的不平凡,這也是官方會把“15大硬核標配”放在海報C位的重要原因。

攤開來看,抗病毒門把手、APP遠程控制、13.2英寸中控豎屏、10.25英寸數字液晶儀表、航天級7系鋁合金防撞梁、L2級基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吉利銀河OS Air、AEB-P行人碰撞系統、LED數字箭矢貫穿尾燈、178LX數字律動LED大燈、高清全景影像、高通8155數字座艙平臺、賽車級剎車系統、一體式硼鋼熱成型門環以及環繞式情感光幕的組合足夠感人,重點是一律“標配”,放到同級甚至越級市場裡,這都可以稱得上是一份里程碑式的答卷。

所謂「革新者」,博越L幾乎是通體演繹了一遍。但也正是因此,坊間有一種聲音認為:“博越L的誕生本質上是技術平權的體現”。憑心而論,不管是革新還是顛覆,我認為博越L只是水到渠成的產物,吉利4.0時代需要一個能夠攪局的新角色,也需要一個“Make GEELY Great Again”的英雄。不管算不算技術平權,博越L都把“驚喜”兩個字做了一次深度探索,以至於連高通8155芯片這種豪華品牌需要額外付費選裝的配置都出現了。

看得出來,吉利汽車是很認真地在沉澱和向新。上一個世代裡140萬博越用戶積累下來的口碑和價值,博越L理應能夠繼承和發揚下去。這一點,又回到了我們剛剛說的“戰略定力”上。以用戶的角度去評判,博越L這一回確實走出了一條獨有的路線,既沒有被市場牽著鼻子走,也沒有無腦去堆配置。別人都在博取流量,而博越L則是自己創造了流量。

仔細想一想,淦家閱之前說的「價值獲得」,大概率就是這麼個意思。博越L貫徹了吉利血液裡的革新基因,蟄伏之後,市場獲得了一款更高代際的智能汽車,而吉利也藉此完成了新的使命。在故事的最開始,喚醒用戶記憶點的是那句“你好,博越”,到了如今的新章節,吉利把High點匯聚成了“五大智能革新,十五大硬核標配”這句話。接下來的智能化時代,博越L想必已經準備好揮毫潑墨了吧。

江湖車評:

不難預見,吉利品牌戰略的新紀元將會由博越L開始,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博越L的最終目的不只是衝擊同級競品呢?很多時候,我更願意把博越L當做吉利在電氣化時代的一種新嘗試,就風格形態來看,博越L已經站在了吉利衝高的肩膀上。如無意外,革新者博越L將會成為第一陣營裡的新標杆。

8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椰樹掌握“流量密碼”:“土味”直播漲粉30多萬,收入卻不足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