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在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德國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沃爾克馬爾·鄧納爾表示,經過飛速的發展,中國已然是全球汽車工業的核心。
“中國在過去70年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尤其值得驕傲和慶祝。”鄧納爾回憶道,70年前,中國是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之一。雖然當時沒有官方的統計資料,但可能超過95%的中國人都生活在世界銀行所劃定的極端貧困的環境中。經過這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一躍而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全球最大製造國和出口國。中國成為世界科研投入第二大國。
在鄧納爾看來,中國已然是全球汽車工業的核心:擁有70多個車廠, 新車產量佔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並擁有數億潛在客戶。儘管最近市場增速放緩,但中國仍然領先於歐美,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們相信中國市場還遠未達到飽和。從中長期來看, 博世在中國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鄧納爾如是說道。
2019年是博世進入中國的第110週年。現在,博世在華員工超過6 萬人,成為博世除德國以外擁有員工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德國博世與中國企業不斷合資合作。
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德國博世與山東重工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99年。2003年,雙方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啟共軌發動機的開發及應用。2005年,德國博世與山東重工共同開發符合國五標準的發動機,2010年則開啟符合歐六標準的發動機專案。
目前,針對新能源汽車,山東重工和博世已經共同開發燃料電池及其相關技術。在燃料電池領域,博世具備雄厚的實力,推動技術商業化亦是其優勢之一。“與山東重工的合作更是加強了我們在了這一了領域的佈局。我們將共同承擔發展燃料電池技術的使命,堅定地開拓這一市場。”
擁有110多年曆史的博世中國,已經成為一家根植於中國的本土公司。“我們致力於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在青島建設第二家柴油工廠就是最好的證明。”
鄧納爾表示,中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環境汙染,一些地區的脫貧之路尚未完成。中國政府一直在尋求解決方法,致力於處理環境問題,在2020 年切實消除極端貧困,從而到2035 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德國博世願助力中國實現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