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本田PHEV技術詳解

撰文 | 熊宇翔

編輯 | 老司機

在這兩天開幕的東京車展上,日系車企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動作引得各方關注。一般認為,日系品牌對油電混合動力(HEV)愛得深沉,但對使用容量更大電池的插電式混動汽車(PHEV)和純電動汽車(BEV)不太感冒。

現在,他們希望扭轉這種認知。

眾所周知,本田是一家以動力技術聞名的車企。在研發上,頗有些“工科男”氣質的本田,往往也喜歡搞一些黑科技。比如,一直在混動市場挑戰豐田THS技術的i-mmd。

在各種不同的“強混”路線中,i-mmd的節能效率有目共睹。本田將i-mmd技術引入中國生產的Accord“銳”混動車型,曾有一箱油跑出1000公里的續航紀錄。但適配高階車型的定位,以及較高的售價,都讓i-mmd的市場表現與豐田THS相比稍差一截。

另一方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這幾年在中國的新能源車政策、雙積分政策下勢頭見好。跨國車企開始在中國市場加大PHEV投放力度。在各家合資車企基本都有PHEV車型投放到中國市場上時,本田終於也要搭上晚班車。

和往常一樣,本田在選擇向PHEV進發的時候,依然選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本田式道路。

本田式PHEV:無限接近純電動車

在細說本田的PHEV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事實: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插混車型,都是“油是油,電是電”。原理上,它們多是在燃油車的動力系統基礎上,額外加裝一套電池和電機,電量一旦用光只能燒油,且不存在發動機燒油給電池再充電的可能性,大功率電機不會再工作。此外,此類PHEV由於增加了電機與電池額外的重量,在使用發動機驅動時,燃油經濟性反而會下降。

於是,這些PHEV常常獲得如此評價:有電是條龍,沒電是條蟲。

想必以動力安身立命的本田,是斷然不能接受這種評價的。正好,本田擁有的技術可以幫其規避這樣的問題。本田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將i-mmd和插混技術組合,打造使用體驗“無限接近純電動車”的混動車型。這套新的技術,被本田稱為i-mmd e+。

要理解i-mmd e+,首先需要回爐一下關於i-mmd的知識。

i-mmd是一套專屬於本田的“強混”技術,其典型特徵是,取消了傳統燃油車的變速箱,代之以一枚發電用電機、一枚驅動用電機,並配上一塊小容量的電池。

在絕大多數時候,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連線的都是發電電機,依靠發電電機帶動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再帶動車輪轉動。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比如高速巡航,此時發動機處於高效運轉的經濟工況),發動機才會直連車輪輸出動力。

i-mmd最大的優勢是,發動機基本可以無視行車場景的複雜,始終執行在熱效率最高的經濟工況中。同時i-mmd省去了變速箱,有助於整車輕量化。最終帶來的結果是,這套混動技術有優秀的燃油經濟性。

但在全球汽車行業被“零排放”推著走時,光是省油並不夠,還得來點純電續航。本田的i-mmd e+應運而生。

但i-mmd e+的變化並不僅限於電池容量,實際上,它可以被理解為本田i-mmd技術和既有PHEV技術的一次全面升級。

除了續航里程提升,Clarity PHEV車型的最高車速,也從前代AccordPHEV的120公里/時提升至160公里/小時。主要原因是,Clarity上搭載的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從124kW升級到了135kW。

本田把這次技術升級的目的寫得很明白:通過提高電驅功率以及純電續航里程,儘量減少發動機的介入,做到日常行駛近乎純電動化,打造“無限接近EV的PHEV”。

當然,注重駕駛樂趣的本田還是會留一些後手——比如混合驅動模式。當車輛在純電形式模式下需要急加速時,深踩油門使踏板行程快速到達一個臨界點,發動機便會啟動、帶動發電電機轉動,發電電機與電池合力,使驅動電機滿狀態輸出,讓車輛獲得更強的動力。

電池電機升級背後的“技術宅”

簡單總結下本田i-mmd e+的技術特徵,主要有兩個:一是能用電就儘可能用電;二是實在要用發動機時,讓發動機以最高效的形式工作。

換句話說,本田的i-mmd e+技術,在實際使用中的經濟性,相對目前絕大多數PHEV是有優勢的。但這個亮眼的技術,為啥要明年才引入國內?

另外一方面,i-mmd e+本身也是一套新技術,完成研發並正式配置到日本的車型上是2018年的事,適配中國市場還需要額外的一些時間。

在電機部分,儘管Clarity PHEV的電機功率從124kW提升到了135kW,但它的體積反而降低了23%。因為本田將電機生產中原本採用的圓形繞組工藝更新為方形繞組,線圈繞組(其多少直接決定電機功率)在整個電機中的體積佔比從48%提升至60%。

為了照顧電機體積縮小、功率提高帶來的更大的散熱負擔,本田方面為電機配備了水冷散熱,保證電機在長時間運轉中可以正常工作。

為了保證這些電池能夠長時間安全運營,本田還做了以下這些工作:

與之相對,電壓感測器則被用到了每一塊電芯上,能夠在一枚電芯出現異常的時候及時干預或者預警。

3、電池系統的電力分流設計。在一部分電池模組出現問題時,電池管理系統可以將其電流切斷,留下另一部分電池輸出電流工作。

不過,在關於三電系統的交流中,也有一些問題未得到解答。比如,由於Clarity並不會引入中國,本田明年入華的PHEV車型會是哪一款?在引數上是否會作調整?以及,中國消費者額外關注能量密度和更長的續航里程, 本田方面是否會對電池本身進行再次升級?

結語:

顯然,一向不走尋常路的本田,在將PHEV車型引入中國的過程中,註定又要與眾不同。

事實上,本田此前對PHEV、BEV不甚感冒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家追逐內燃機高效能的車企,一直相信車輛全生命週期的節能才是新能源車的存在意義。

眼下,由於大量PHEV在燃油模式下的不省油,已經頗有一些質疑PHEV環保特性的聲音響起。可以想見的是,明年本田的PHEV引入中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這種質疑。

但還有一個問題留給本田:技術雖好,價格也很重要。之前,以高效聞名的i-mmd技術就因為“太貴”,在推廣上落下了進度,近期才在本田的產品譜系中加速鋪開。現在升級的i-mmd e+,在i-mmd的基礎上還加了一塊不便宜的大電池。

本田的PHEV究竟賣多少錢合適?答案要留待明年揭曉了。

—END—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對標特斯拉 日產出新電車 這內飾賓士都服